APP下载

论如何培养技校生的创新能力

2018-03-29郑晓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技校生创新能力意识

郑晓丽

(金华市技师学院,浙江金华 321000)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校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这是技校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对技校生应该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校就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或创业奠定基础。

1 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含义

1.1 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1.2 创新能力的含义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2 创新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1 创新能力对国家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八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在2014年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式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创新能力已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2.2 创新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勇于创新,坚持创新。企业创新是全方位的,是由多种创新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体系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几方面组成[2]。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企业发展史上,每一次产权制度的变革,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伴随着管理创新,每一次管理创新都表现为知识在管理中更广泛的应用以及管理进一步地科学化和系统化。通过管理创新,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等必然发生改变。

2.3 创新能力对个人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知识性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创新能力可改变一个人的修养、思想以及命运。创新能力也是一个现代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所以,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作为保证,同时善于学习和钻研,这些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3]。

3 技校生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

3.1 技校生缺乏创新的意识

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得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

3.2 技校生缺乏创新的心理

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技校生是一批在中考中失利,在上不了普高的情况下无奈选择了技校,所以从情感上来说,他们心理上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成才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

3.3 技校生缺乏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求知、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动力源泉。培养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技校生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期,辨别是非能力差,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滋生了享乐主义思想,觉得学习是件辛苦的事,所以他们不愿意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更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很多时候都是浑浑噩噩,过完一天是一天,基本上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没有考虑过我现在要做什么,更没有考虑过以后要做什么。他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及时行乐和其他可以获利的事情上。

3.4 技校生缺乏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各种要素结合形成的关系总和,包括有利的国家政策、健全的国家体制、浓厚的社会文化等[4]。创新环境的好坏,会严重影响聚集创新要素、挖掘创新潜能。作为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致力于培养创新者,使其不仅要具备创新意识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并非天才的特质。通过培训,每个人都可以创新,每个时间都可以创新,每个地方也都可以创新。虽然国家非常重视技校生的创新,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技校还不具备这些创新环境,他们给学生提供不了创新所需要的师资和设备。

4 技校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4.1 设立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

技校生一般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投身于他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要从单纯追求全面发展向注重个性发展转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可以在课堂培养。该校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视,对于所有在校的班级都开设了创新指导这门课。此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比较切合实际,同时也很吸引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很多孩子的思维有了很大的改变,如笔者在上课过程中,给每个孩子发五个回形针,让孩子们对回形针进行改造,10min 后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展现在我面前:有雨伞,有小树,有戒指,有眼镜等。从各种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他们逐渐形成了创新意识。教师应该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技校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2 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环境

全社会要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发挥的良好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全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则首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应该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

4.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当代技校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创新,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新的意识,进一步转化为创新能力[6]。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培养技校生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技校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因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校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创造。技校生要在挑战中抓机遇,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才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猜你喜欢

技校生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是一种积极导向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