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教学改革思考
2018-03-29王尧
王 尧
(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设计色彩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主观色彩认知和初级设计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时代所带来的变革,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设计基础课程仍旧停留在程式化、套路化的传统模式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与行业脱节严重等问题。为此,针对设计色彩课程现存的问题,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情况,并参考行业当前发展状况和趋势,对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地、系统地改革探索。
1 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设计行业新情况都要求我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地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往的想法和思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首要任务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现行的色彩教学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搞清楚其形成的原因,以便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多层次的教学探讨,指向明确的调研以及全面综合的总结,我们发现当前设计色彩课程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1 教学理念脱节
设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训练设计思维能力和培养设计创作能力”的教育,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其主要目的,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审美取向及艺术观点,把过去被动地模仿自然的色彩写生转变到主动地组织色彩进行创作,促使学生创新和创造力的养成。设计色彩研究的是色彩配置规律,强调的是意象表达,训练的是理性思维[1]。设计色彩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控色彩能力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我们现行的教学实践中,还在强调由传统绘画分析法转化来的色彩分析法;还在使用传统的绘画手段来进行设计色彩的练习;还在机械的重复着十几年前的作业主题。这都反映了在我们的教学观念中,更注重学生色彩理论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更多的锻炼学生对于色彩的初步认知,而忽视了设计思维的培养。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过去的确曾经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是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1.2 教学内容陈旧
现行的教学内容过多地关注色彩学习本身,有些学生并不清楚该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老师告诉学生什么是色彩、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色彩对比等理论知识,下一步教授学生分析经典绘画作品的色彩,然后进行色彩总结,最后加入一些色彩搭配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色彩经验,但是学习内容落伍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学习模式死板僵化,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个性特点,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1.3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们设计色彩的主流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评讲”这一模式,一种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模式或许在过以前取得过成功,但是现在的学生都是“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是成长在数字时代,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对于年轻一代的学生还是日益发展的社会,都显得落伍了。
1.4 缺乏行业意识
目前,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站在当前这门课程上思考教学过程,很少会考虑整个专业的课程系统甚至是目前行业的状况,这样会导致学生毕业时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与行业脱节严重。目前,我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都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行业的变化调整和优化教学环节。尤其是现在大力推进产学研项目的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更需要紧跟设计行业风向。
2 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重塑教学理念
设计色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把对色彩的直观认识和初级感受通过个人抽象思维地加工,转化为一种具有形式化和功能性的审美意向,并通过这种审美意向表现出个人运用抽象色彩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内容,更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理念的重点应该是使用适当的手段,着重训练学生在抽象表现形式基础上的色彩认知力、色彩理解力和色彩表现力——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思维地训练才能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使用各种材料、媒介、工具和手段,把自然形态下的色彩转化为抽象形式的色彩,并不仅仅使用绘画的思路,而更多的是使用形式化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表现,重点在于训练抽象思维的方式。在课堂教学地表现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其中每一个教学环节,色彩理论与课堂实践地结合,都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色彩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主观的色彩构思和创意表现。
2.2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方案,考虑到教学重点,在具体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把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自然色彩的再认知。学生在进校前所接触过的色彩练习都是以自然实物为对象,所以我们用自然色彩作为教学起始内容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我们这个教学内容不只是高考培训班那种只关注对象自身的色彩关系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观理解色彩的能力。具体来说,通过改进后的写生类训练,首先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感受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写生色彩的基本规律,掌握对象的基本色彩特征,以此重现对象的自然色彩。其次,通过对于自然色彩的打破与重构来初步培养学生的色彩理解力和表现力,使学生能够萌发主观上对色彩的掌控意识,开始认识到色彩审美的对象不仅只有自然色彩。这一步是对于自然色彩的重构。再次,通过对自然色彩的提炼和概括,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初步把控力。使学生能够总结出对象的主要色彩关系,并进行概括表现,对学生进行初步抽象思维训练。这是设计思维的重要启蒙。
第二部分为抽象思维练习。经过上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意识到的色彩审美的是多种多样的,开始抛弃美术高考的色彩认识模式,这时可以逐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练习,为将来寻找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做好准备。这一部分也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进行经典绘画作品和设计作品的分析、解读与重构,训练学生使用概括的思维方法来重新认知经典作品,从而锻炼学生更加主观地认知色彩和表达色彩。第二步,让学生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媒介和手法来进行抽象色彩表现,使学生认识色彩表达的更多可能,以及色彩语言、材料语言、机理语言等形式在视觉传达中不同作用。第三步,让学生走出课堂,使用相机、手机等进行拍照,在主观上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的抽象画面,锻炼学生主动以抽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并通过个人审美思考,把画面呈现出来。——如何呈现抽象的美,这是设计思维前期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后一个部分为色彩的初步应用。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媒介(通常为各类常见生活用品)上,使用适当的工具、材料和手法,把抽象的色彩进行初步的应用,体验色彩结合实际物品的对比冲击,以及体会色彩在传达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设计思维前期训练的总结和归纳——抽象的色彩如何传达信息,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设计思维建立的基本方法。
2.3 改进教学方法
2.3.1 课堂实践方式的改革 课堂实践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二者的功能和意义都不同。课内实践更注重学生对于课堂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课外实践更注重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扩展与思考。课内作业训练的重点,更偏向学生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表达,鼓励学生进行主观化的色彩练习。在表现手法上,应该抛弃传统的以绘画手段为主的练习方法,改为更多样化的表现手段,甚至可以是数字化的形式。同时可以增加课堂快题训练,使学生尽量抛开美术基础的思维模式,锻炼个人直观的审美意象。课外作业设置的重点则应该是更加开放、多元的,以开阔学生眼界和思维为主,不应该设定某一具体目标,甚至可以不是以色彩为主题的,而是一种导向式的,让学生自行探索。在课外作业中,内容是应与设计是相关的,但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的兴趣,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训练的质量。在色彩表现方面,鼓励学生不必拘泥客观色彩,可以根据主题和情感的需要,主观设色。但必须注意画面的色调,无论是灰调、艳调、暖调、冷调,都要符合色彩的形式美法则,如对比、节奏、层次以及色面积的均衡等。同时,也要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不要再现客观,而是要用写意或意象的手法去表达情感和主题[2]。
2.3.2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培养方案,设计色彩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应该改变以往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使用多元化,更灵活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结果进行陈述表达,并让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互相学习、互助进步;可以翻转课堂,选定合适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材料,以学生的认知来讲述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讲作业,以同学的眼光来审视个人的色彩理解和表达,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有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慢慢探索和实践。
2.3.3 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设计色彩课程考核包括两大部分——平时成绩和考查成绩,二者比重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考查成绩只包括最终结课作业的分数,这显然不能反映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阶段的全部情况。
成绩考核包括基础技法、创作热情、创新精神、画展效果等多方面的考核。新的评价方法应该把创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也加入成绩考核,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地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而且更明确地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创新意识得到了强化和鼓励,体现的是更开放、公平、自由的学术氛围。学生可以先设定一个理想分数,然后进行创作过程阐述及创作成果展示、学生评分组打分、教师把关组打分,最后记录该生的综合成绩[3]。
2.4 在教学中增加“应用型”内容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基础课程,它对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各种设计门类与色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各种设计门类中色彩的协调与正确运用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保证。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应用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直接进入设计用色,与专业相结合进行色彩设计[4]。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以前,应该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有一个细致深入的了解。知道作为基础课程,应该为以后的课程做好什么样的准备,并以此来制定教学的具体环节。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行业的情况,把设计行业最新的动态和潮流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比如视觉传达行业最近流行的“扁平化”“像素化”设计风格和“荧光色系”用色方法,都可以结合设计色彩的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和行业的流行步伐接轨。而且,在学生的作业设置中,也应该适当加入一些应用性的练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色彩的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进入专项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3 结语
设计色彩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控色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由运用色彩进行情感传达,最终建立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创新的教学体系将会对设计色彩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地、科学地、系统地改革,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色彩抽象性和多元化观念的培养,更符合现代设计行业发展要求,同时对于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也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