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模式”在应用型高校的课堂实践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2018-11-15李奕华洪为宝
李奕华,洪为宝
(池州学院a.外国语学院;b.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对分课堂”(PAD)是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于2013年正式提出的中国原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希望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样,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1]。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讨论、实践、传授给他人都属于主动学习,学习内容留存率达到50%以上;而听讲、阅读、视听、演示都属于被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不到30%。但当堂讨论,不符合人类学习的心理学原理[2],老师讲完,立刻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对所讲内容吸收不足、未能理解,没有时间思考,很难展开有效的讨论。对分课堂试图从根本层面上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形成更适合中国文化的课堂模式[1]。由于中国学生较害羞,对教师的讲授不敢挑战更不敢质疑,同学之间缺少讨论,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敢提出。而对分模式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内化吸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再提出问题,课堂采用3-4人的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机会也较充分,容易克服面对全班说话的畏惧心理。
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1]。其中,讲授和讨论在课堂中进行,而内化吸收在课后完成,其模式可用图1表示(第一周和最后一周略有不同)。
图1 对分课堂简易模式
1 “对分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实践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大三的必修课,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辨能力一直是笔者苦苦思索、潜心追求的目标,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一问题仍未解决,直到2014-2015学年,笔者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聆听了张学新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员做的有关“对分课堂”的精彩报告,并以学生身份亲自实践了对分模式教学,顿时感受到“对分课堂”的魅力。2015年秋季和2016年秋,笔者分别任教2013级英语(商务)2个班和2014英语(商务)2个班“跨文化交际”课程,尝试使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该门课程每周一次,每次2个学时,教学周数16周共32个学时,班级人数为30到33人不等。
1.1 作业布置
每个单元布置一次作业,共计8次作业,每次作业评分包括个人作业分(最高4分)和小组作业分(1分)两部分。个人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课后复习,保证理解基本内容,为小组内深入、有意义的讨论做铺垫;小组作业的目的是锻炼合作能力,为全班更广泛的交流做准备。
1.1.1 个人作业 学生独立学习教师讲解的内容,观看教师指定的视频(如有),阅读教师指定的材料,完成个人作业,并自行解决课后复习思考题。个人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在下周讨论课前一天晚上10点前提交,迟交0分。个人作业每位同学至少要交4次,多交不限。
个人作业由三部分组成部分:(1)亮闪闪(读书笔记):学生在学习、理解相关内容过程中的笔记和知识点,或是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等。鼓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写出独特的分析、思考和体会。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用文字、图表等任何形式,目的是鼓励学生总结思考,利于记忆,方便理解。(2)考考你(提出问题):列出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来挑战别人,至少2个,更多不限,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信心。(3)帮帮我(找出问题):列出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不懂的问题,讨论时求助别人,至少2个,更多不限,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1.1.2 小组作业 小组作业由小组内每位同学轮流记录,每个小组只需提交一份小组作业,小组作业需要完成个人作业的(2)(3)两部分内容,但小组作业不是简单的个人作业之和,而是反映小组讨论的成果,是讨论后的集体智慧结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分析综合能力。小组作业上需要写上参加讨论的同学姓名,作业在讨论当日晚上10点前提交,迟交0分。
所有作业都在“对分易(www.duifene.com)”教学平台上提交,教师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在线评阅也可下载后批阅,并适时反馈。作业提交情况如图2。教师对学生作业提交期限可以控制,也可轻松查看延迟提交或未提交的人。
图2 学生作业提交情况
1.2 讨论要求
1.2.1 小组划分 小组的划分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确定,并固定编号A,B,C,D。座位表见表1。如全班37人划分为10个小组,每组3-4人。小组固定后,让每个同学做一个桌签,这样对于学生的出席或讨论情况教师会一目了然。
1.2.2 讨论方法 根据个人作业三个部分(即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读书笔记,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再相互挑战,展示个性,锻炼合作;同时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英语表达、锻炼交流沟通能力。
1.2.3 全班讨论 教师从不同小组抽取一名同学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疑问或挑战,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提问或解答,最后由教师总结答疑。
1.3 成绩考核
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各占50%)的方式。平时成绩由考勤(10分)、作业(20分)、课堂讨论(20分)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由笔试(25分)和口试(25分)两个部分组成。
(1)考勤分。每次缺席扣5分(即:缺席二次或以上,考勤分为0分)。
(2)作业分。本课程共8个主题,每个主题一次作业,共8次作业,记四次最高成绩,但事先不告知学生。每次作业最高5分,其中个人作业最高4分,小组作业1分。
(3)讨论分。根据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上学生的发言频率及观点陈述进行给分。
1.4 操作流程
教师在第一周第一节课对该门课程教学模式,包括作业要求、讨论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将教学大纲的安排展示给学生。
第一周第二节课讲解教材第一章概述,只讲解基本理论框架和重点、难点,第二周第一节课小组按照作业的“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三部分进行讨论。讨论结束,教师从小组中抽取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自由提问或解答,教师总结答疑。第二节课教师讲解下一章内容,每个主题讨论一次,依此类推。讲授时间和讨论时间根据章节的内容的难易有所不同,最后一周第一节课小组讨论分享、展示交流经验,第二节课教师进行课程总结。
1.5 初步效果
从课堂讲授、课后自主学习、课堂讨论三个核心环节看,学生总体上对于对分课堂的目标认同度和完成效果评价很高。学期末,笔者对任教的两个班学生(61人)做了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作业形式、课业负担的认同感、讨论方法、讨论时间分配的认同感以及对考试的焦虑感等问题和建议。
反馈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对自己在“对分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84.3%认为作业形式新颖、内容灵活;67.2%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比较合适;68.8%的学生认为讨论方法较好,时间合适;90%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考试没有焦虑感;另外,在开放式问题中,很多学生写道,“对分课堂能培养我的思辨能力”“在对分课堂上,我更愿意表达自己观点”。这些基于学生自我报告的结果表明,对分课堂在保持适度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2 今后构想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线上的“对分易”(www.duifene.com)教学平台,构建保留传统教学精华而又吸纳网络时代进展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讨论要求上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强线上讨论内容和师生交流机会,在操作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1 对分方法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并把讲授和交互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但是,针对该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如何分割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和学生在课外学的内容以及针对不同课程,时间上如何分割更为合适,如何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网络资源增加课外的师生互动交流,并得到学生更为深入全面的讨论,值得进一步探索。
2.2 讨论形式
在“对分课堂”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课堂中的多边多重互动。从互动的模式上有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和班级互动。从互动的形式上有行为互动(例如,表情、眼神等的交流)、思维互动(对问题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互动(合作,批判和关心等)。互动范围是涉及每个学生的互动,但对于善于思考但性格内向,表现欲望不高的学生,课堂讨论时间仍然相对较少,也许增加线上交流机会可以弥补。因此,如何增加线上讨论内容,如何分享线上优秀讨论成果,将值得我们探讨。
3 总结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为核心模块,以“考核评估、自主学习”为辅助模块的外语课程“对分课堂”实践系统,其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课程教学基本体系
通过建立上述教学体系,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分模式”使教师摆脱了其不应有的“表演者”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协助者”。这种角色转换,使教师获得更多自由去设计课堂,更为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反馈和指导。
第二,增强讨论式学习的主动参与感。“对分模式”促进信息过载时代的探究性学习,实现从简单“接受知识为导向”的被动学习转向“以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为导向”的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式学习中,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思辨能力的同时,获得个人成长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第三,促进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认同感。“对分课堂”以隔堂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以促使师生、生生之间开展评价互动、答疑互动、作业互动等多维对话和交流,让教师有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观点和创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从而在多主体互动中形成良好的群体认同感,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