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8-03-29王亚飞
王亚飞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自2016年开始,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而职业教育是“中国工匠”的摇篮,因此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同时,工匠不仅是技术,也是品质和精神,由此看来,中职德育课教学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弘扬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进而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就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调研,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中职德育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作用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体验为核心,以情境、活动等为媒介,以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为纽带,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感悟为宗旨,以获得认知、升华情感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即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并互动交流,活动中触发学生情感,形成价值判断,产生认知。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以下3方面的作用。
一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是主角,课堂以教师灌输为主;而体验式教学学生是主角,课堂以学生实践和体验为主,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二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因此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是提高了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体验实践中学生的思想得到表达,情感得到交流,人格得到尊重。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心情无疑是愉悦的,容易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促成学生自己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2 中职德育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
2.1 国家为中职德育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给予政策上的导向支持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德育课是中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德育课程教学要“注重体验教育”,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自身实践中内化社会规范,促进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知行统一。由此看出,教育部为中职德育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给予了政策上的导向支持。
2.2 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操作条件
近年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学生教室基本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满足了情境体验式教学需求;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逐步得到改进,讨论式、案例式教学、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堂、翻转课堂等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新教材的内容与中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密切,文字描述更鲜活,而且也不再是纯文字描述,而是图文并茂,阅读起来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增加了中职学生阅读的吸引力。这些条件有力推动着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2.3 体验式教学更符合中职学生特点
依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数或是不爱学习或是学习困难,所以文化课学习基础一般较差,但他们爱动、好奇心强、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要好;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意识,但参与活动激情较高;他们大多不喜欢传统的“要我学”的教学形式,更喜欢自主参与、体验型的“我要学”教学组织形式。因此,中职德育课实施体验式教学更符合中职学生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成长。
3 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
在中职德育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简单说就是学生学习德育课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以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以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强调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需设计和开展的教学形式也不尽相同。
3.1 用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启动体验,唤起学生的内省
情境体验法就是德育课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的,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创设能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情境,学生在特定情景中体验情感、产生认知,达到自我教育和完善个性的过程。因此,创设的情境要适合教学内容,而且要生动直观,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中职德育课中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和《心理健康》大部分内容可以适用情境式体验法,这些教学内容通俗易懂,进行常规灌输势必枯燥乏味,难以收到实效。而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课件、视频或讲述贴近中职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真实体验,唤起学生内省。比如:在讲到“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德”内容时,播放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然后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讨扶不扶的理由。不同学生的价值观不同,选择一定不同,最后通过在师生双方热烈的探讨中不断地感悟和反思,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内省,进而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
3.2 用生活体验法切入问题、激活体验,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中职德育课实施生活体验法不失为使教学更具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生活体验法是从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中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身体验中进行价值判断、产生认知。这样,就会调动中职生学习德育课的愿望和兴趣,不再认为德育课是抽象的说教,而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规范和智慧,这样也就实现了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讲到“家庭美德”内容时,给学生留了如下作业,即写一封家书、为父母做一顿饭或洗一次脚。同时父母要写一份关于孩子的表现和感受的意见,与学生心得一并交给老师,经老师评定计入本门课程成绩。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深刻体会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因自己不懂事而伤害父母的深深愧疚感,同时进一步从心底感受今后该如何孝敬父母。
3.3 用互动体验法交流感悟、升华体验,内化学生的个人品质
从达尔文生物学那里杜威获得一个重要启示:“互动是自然存在的普遍特性”。即在所有的生命活动中,在生命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都离不开互动交流。教育也是如此,脱离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育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中职德育课中的互动体验法就是德育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上的差异提出思辨话题,针对同一话题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经过思维的碰撞、激荡、交融,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人的品质。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角色扮演模拟招聘,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等课程开展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景中,充分表达自己观点,让学生对善恶作出自己的评价,在认知冲突问题上通过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最后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3.4 用实践体验法评价反思、践行体验,实现真正的道德践行
实践体验法是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的主动操作和与自身已有的道德认识进行比较反思,获得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从而把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表现为道德行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实践到体验,再从体验到实践的过程,也是由行到知,再由知到行的过程。社会实践要实现真正的自我道德践行必须走出课堂,进入社会。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周末就近到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做自愿服务,让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同时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培养自己助人为乐的精神和继承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可以逢清明节、七一建党日等重大节日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到塔山革命烈士陵园、辽沈战役纪念馆、辽西第一党支部等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实现对中职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实践洗礼。这样,通过实践中的体验能够把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德育理论知识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可直观感知的甚至是生活化的知识,使学生亲历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所知、有所悟,实现真正的道德践行。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当然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它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期待中职德育课越改越活,在引导中职生健康成长中发挥应有作用,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弘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院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1〕2号[A].
[2]李玉香.体验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3]王仁贵.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上的实践[J].学周刊,2017(22):32-33.
[4]李雪芹.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上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1(2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