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风马氏家风、家学与清代桐城文化

2018-03-29于春莉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宋学桐城马氏

于春莉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桐城扶风马氏是桐城历史上五大望族之一,明清两代涌现出众多文化名人,清代的经学家马宗琏、马瑞辰二人成为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据《清史稿》载,马宗琏是姚鼐的外甥,先从其受学,后与乾嘉汉学的中坚人物——阮元、王念孙等人有密切交往[1]。其一生经学著作颇丰,特别是由阮元主编的汇集儒家经学经解之大成的《皇清经解》,收入了马宗琏的《春秋左传补注》,著述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马瑞辰克绍箕裘,继承了父亲的汉学事业,成为清代研治《诗经》的三大家之一,所著《毛诗传笺通释》成为代表清代《诗经》学研究最高成就之一的重要著作,至今仍是学者研究《诗经》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研究发现,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中,桐城扶风马氏家族形成了崇德重学、忠诚爱国的家风和汉宋兼容的家学,且桐城马氏家族的兴盛实与此种家学密切相关,由此可以发见清代桐城文化崇德重道、崇学重教的内在追求和价值取向;豁达开放、兼容并包的学术品格,以及始终与清代学术主潮融合发展的特色。本文将以马瑞辰为考察核心,详细论述清代桐城扶风马氏家族的家风、家学是如何显现出清代桐城文化特色的。

1 崇德重学的家风

家风的核心是价值取向,并以价值为焦点向各个方向辐射,是常态家族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源。桐城扶风马氏家族历经长期的辛勤耕耘和代际传播,自觉接受桐城历史文化的深厚涵养,形成了崇德重学的优良家风。家族中人尊师重道,修身向善,励学精进,讲求仁德正义和忠诚爱国成为他们的核心价值取向。

马泽乃马瑞辰三世祖。《桐城扶风马氏族谱》卷三云:“乾隆丙辰举于乡,授山东阳信知县,勤于政术,劝课农桑,均平调役,莫不躬自教示,曲尽事宜,卓有循吏之颂。调任长清,长清号称繁剧,公倾心化导期年,而讼清政理,卓有治绩。同考山东乡试,公廉有声,后因事解组归里,士庶攀留不得,相率追送遗赂甚多,公皆婉谢却之。家居杜门,不以片牍干当事而慈惠乐施于族戚之中。有丧不能举婚不得遂者,咸为经纪而周给之,而于无告之茕独尤加意拯恤,至于朋友故旧,有无相通,患难相恤,终其身未尝有吝色,乡里胥盛称之”[2]第二册卷首之五。可知,马泽为官则卓有政绩,清正廉洁;居家则乐善好施,品德高洁,在立身行事方面为马氏后人树立了良好榜样。

马嗣绰,马瑞辰祖父,《桐城扶风马氏族谱》称其“少奉训庭,以愿朴著称,友爱笃挚。弟稻溪公早卒,哀恸逾礼,抚侄女如己出。性仁厚,好施予,不屑屑。家人生产有请急者必筹策以应之。负者累累公绝不与较。家素裕,缘是渐绌,公夷然自适也。平生尤敦族,谊周恤,甚至见有过者,辄面折之而退,无后言。识与不识,胥称为长者”[2]第二册卷首之五。知马嗣绰性情温厚,宽以待人,乡邻有求必应,亦是仁德的长者风范。

马其昶称马瑞辰四世祖马棠臣、三世祖马泽、祖马嗣绰“三世皆喜施,人称德门”[3]370,三世以仁德传美,以节义流誉,为马家成为崇德重义的仁德之家夯实了家风基础。

马瑞辰本人确实堪称有仁义之风的典范。马瑞辰的连襟姚莹曾记述其第二次被贬官之事:“道光二年,仁宗升祔三坛太庙,估修祭器,典至重而名物器数亦极繁。原主估修者,今直隶总督讷公也。估册成已,外擢去。元伯代同官核销,估册一二笔误未及紏举。有以捐纳在工部者求京察,不得,疑元伯沮之,讦工程事,谓有所私。或谓元伯曰:‘此估修之事,君曷诉之,可自脱。’元伯以告,宜人曰:‘不可。’元伯从之。遂与在工承修诸人皆获罪,讷竟无事。大臣颇知之,以是义。元伯暂远戌而卒得赦归。诸在工者多亡于戍所矣。讷公深德元伯,所以报之者良厚”[4]。由姚莹的记述可知,马瑞辰的第二次贬官之前被问责,他本可以向朝廷禀明实情,但出于对朋友的道义却宁愿代替当时主事而后来擢升的纳尔经额受过,他的正直忠义可见一斑。纳尔经额亦因此对马瑞辰深为敬服,与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时人方潜《师友交契纪略并序》称马瑞辰与纳尔经额乃“患难交”[5]234,其机缘所起当是此事。方宗诚作于咸丰五年的文章《记马元伯先生死事》详细记载了马瑞辰在太平军攻陷桐城之时,宁死不屈,慷慨赴死之事[6]738。马其昶为马瑞辰所写墓表云:“屹乎不可移者,君子自立之道也。公之治经笃守家法,义据坚通,人以此为公之锲力于经者深乎。呜呼!自知道者观之,彼其遘危难较然不欺其志意,是乃所为深于经者也”[7]。马其昶评其“遘危难,较然不欺其志意”之事,即指咸丰三年(1853)马瑞辰拒绝与太平军合作而被杀。马瑞辰治经“志存译圣”,在学术上,其以恢复经典的价值与意义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在生活中,他则从维护封建国家利益的角度,以誓死效忠国君践行了自己的信仰。这正是马其昶称颂马瑞辰是“深于经者”的地方。

桐城人方江(1818-1867)在太平军进攻安庆之时,曾亲闻桐城团练活动。其撰写的《家园记》详细地记载了各乡各族由族绅族尊率领,起局团练的情况,马瑞辰父子三人实乃此活动的中坚力量。“绅士起平安局于泮宫,马水部、光方伯为总董。水部仲子仲榆、方伯季弟存之及大姓殷实之马幼白、吴师葛,皆自为四总,职出纳。水部季子三俊及秀才张勋又掖何老四、张观海、张七风子及以浮躁削籍之未入胡同贵入局,皆领勇兵柄。二公老矣,且习不与乡事,名为总董,事皆子弟主之”[8]。可知,咸丰二年年底,为防堵太平军及土匪,乡民们自卫自保,设立了“平安局”。马瑞辰和光律原为总董,马瑞辰次子马星曙为“四总”之一,负责经济事务,三子马三俊则专掌兵权。马氏一家父子相承,合家上阵,与众乡民一同,誓死守卫家乡。咸丰四年(1854)六月二十日,马三俊尊父遗志,率乡勇孤军深入,战死于周瑜城。马三俊于咸丰三年入团练局时曾立志自勉:“不求利禄不计勋名,但愿为国家荡寇平氛,使共睹光天化日。即是圣贤即超仙佛,纵抛此头颅转沟填壑,也权抒热血忠肠”[6]692。可见,马三俊视死如归,忠勇无比。马瑞辰、马星曙、马三俊父子三人均死于太平军之难,朝廷命建专祠,以慰忠魂,奏折盛赞马氏父子壮举云:“父子兄弟,忠肝义胆,无守土之责不随众以播;无剿贼之权,独起兵以策应”[6]677。方潜有诗赞父子殉难义举,云:“一门殉忠孝,四代惨葅醢”(《用十贿全韵送马生康晋应礼部试》)[9]342。马瑞辰的族弟马树华与其一同壮烈殉国于兵难,多年之后,同里学者方潜观马树华的画作,仍感动于马氏家族三人的忠贞爱国、慷慨赴死的义举,赋诗哀悼云:“图中犹有忠臣魂,诗中犹留忠臣血。忠臣孝子出一门,难弟难兄同骂贼……惟有忠孝千古垂”(《题马公实通守玉屏山庄图》)[9]343。马氏一门皆为国尽忠不惜肝脑涂地,而此种精忠报国之家风也是渊源有自,于马瑞辰一代臻于顶峰。

受家风熏染,马瑞辰之孙马复震忠心为国,颇具文韬武略,曾深得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位晚清重臣的赏识。左宗棠相当看重马复震的才华,因其虽为武将但深有文略,故亲自上书请求将其改为文职留用。左氏云:“该员家世以文学著称,为桐城望族,瞻识坚定,血性过人,其父亡时年有十六,立志复仇。负其遗书出入锋镝之交,幸未失坠。现年二十八岁。随臣征战已历三年,臣近留置幕中,讲习经史。观其志趣卓然,实堪造就。”认为其乃“忠义后裔,好学知书,堪以文员改用”[10]。李鸿章也甚为欣赏马复震的才能,其在《马复震请恤折》中提及:“曾国藩初见其诗,称其沈雄似杜甫,以其忠勇奋发檄令募兵。”又自称“臣初带兵皖北不称淮勇,淮勇之名自该总兵始。”可见马复震诗才横溢,忠诚勇武,带兵有方。曾、李二人均对其青眼有加。李鸿章又称马复震“研究西国水师兵法,讲求鎗炮测量沙线,博搜冥讨,具有内心”“淮军之兴及海上兵船,该总兵皆为发轫之始”,实乃“文武兼备,义烈忠亮,尤为海防不可多得之材”[11]。可见,马复震不仅善于治兵,李鸿章甚至称其所带之兵为能与曾国藩“湘勇”相媲美的“淮勇”,而且马氏又懂海防事务,又因秉承家学渊源而深通文史,颇具有文才,如若不是因病早卒,实能成为左、李二臣的左膀右臂。马复震系出桐城文化名邦,“生长儒家”[11],崇德重学的家风培育了其忠诚勇武的品性和深厚的经史文采,故其能在日后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马氏家族崇德重学的家风还突出表现在他们对于乡邦文献的整理上。马瑞辰的族弟马树华于此事业最为用力。马其昶《桐城耆旧传》称马树华为“《龙眠识略》十二卷,《桐城选举记》十卷”“辑《马氏诗钞》七十卷,编定《太仆奏略》《怀亭琐记》《翊翊斋遗书》《岭南随笔》《族谱》《家传》共数十卷”[3]423-424。《桐旧集》是迄今桐城人自编桐城文献中保留文人传记最多的一部书,对于研究桐城历史文献与文学史料具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徐墩在《桐旧集·例言》中也曾称述:“此编成书篇卷颇繁,搜辑校订赖同年马君公实之力为多”[12]。徐寅《桐旧集跋》也有文字记述云:“(是书)实吾邑文献攸关,惜仅刊刻三分之一,辛丑春叔遽捐馆舍,事遂寝息。己酉秋弟裕归自吴门,每与寅商榷,思续成其事,弟昆亦邮书问讯。明年夏,谘请方植之、马元伯、光律原、姚石甫、马公实诸丈,为之筹画,蒙慨然资助,遂续剞劂。凡计论雠校,公实丈暨表弟苏厚子之功实多”[12]。徐墩编是书实取资于马树华的《龙眠识略》[13],而且马瑞辰、马树华,尤其后者是《桐旧集》得以最终完成的重要人物。故《桐旧集》的编纂也堪称马氏家学。

经过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桐城马氏家族形成世代延续的崇德重学的优良家风。这与其向来重视家庭教育和鼓励修学密不可分,同时马氏家族成员的言语传播与行为示范对家风的逐渐形成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家族文化得以延续,并对构筑清代桐城崇德重道、崇文重教的文化追求产生重大作用。

2 汉宋兼容的家学

明清两代,桐城一域理学兴盛,文学繁茂,里中学人以学问道德相标榜,以文学行谊相砥砺,文化风气浓郁,马氏一族亦受熏陶。桐城扶风马氏家族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对于个人的气质培养、学业根基的奠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马瑞辰与先辈处所得非少。虽然桐城一域鲜明的地域学风是对宋以来理学的传承,学者们皆宗义理之学而少有纯粹的考证学家,然两世传经的马宗琏和马瑞辰父子二人与里中学派不同,这正凸显了桐城学术文化兼容并蓄,开放豁达的品质。

《桐城马氏诗钞》卷末引《县志》云:“马棠臣字荫召,号石屋。少力学,有文誉,以国子监生考,授州同,不乐仕。与方贞观、兄朴臣以古学相砥砺。少孤,事母尽孝,居丧尽哀。性沉静寡言而论事是非不避嫌怨,淡泊自甘而施予不吝……子四:溥、泽、涛、濂”[14]。又,《桐城扶风马氏族谱》称马棠臣“爱慕古人文章”“与当时名流以古学项砥砺”[2]39。由两则材料可知,马瑞辰的四世祖马棠臣少力学,有文誉,雅好古文,则文学功底不弱;又与时人在古学方面有切磋交流,必然对经学有所关注。故马瑞辰研究考证之学的家学传统亦可算是渊源有自,当可以上溯到四世祖马棠臣。

关于马瑞辰的三世祖马泽,《桐城扶风马氏族谱》卷三云:“长清公,讳泽,字根香,号定庵,一号惕堂,赠文林。石屋府君次子。天性淳实,厉己修学,早岁有廉谨笃慎之誉”[2]47-48。说明三世祖马泽早岁修习宋学,个人修养甚深。有《定庵诗存》[14]卷一,文学才华就此展露。可见,由文献记载分析,如若追索家世学问的传授渊源,三世祖马泽传递给马瑞辰的亦是和宋学、文学密切相关的。

马瑞辰的祖母姚太宜人乃姚鼐胞妹。胡承珙赞其系出名门,可谓“胄承右族,兄是左思”“大母含饴之教,故能嗣声绛帐,表异白眉,翔步上乎。金梯蜚英,噪于水部”[15]。马瑞辰考中进士、出仕为官,治《诗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和来自祖母良好的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更重要是,因为祖母姚氏,马瑞辰得以外侄孙的亲属关系,有更多的机会和姚鼐及桐城派人物密切接触,在文学与宋学两大重要方面接受桐城文化的滋养。

据《清史列传》载,马宗琏“少从舅氏姚鼐学古文词所作多沈博绝丽,既而精通古训及地理之学,乡举时以解论语过位、升堂合于古制,大兴朱珪亟拔之。后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游,其学益进。”后来得到大学者朱珪提拔,又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孙星衍、阮元、朱锡庚等乾嘉大学者交游往来,专主考证之学,有《春秋左传补正》三卷、《校经堂诗钞》二卷传世[16]。故马宗琏好友,桐城派的重要学者王灼,有诗赞扬马瑞辰子承父业、以汉学相继:“近代吾乡多朴学,研经如子自垂髫。独怜名父今长夜,重采江蓠赋大招”[17]。传承家学,悉心接受父亲的教导正是马瑞辰自幼接受桐城文化熏陶,继承乾嘉汉学的学术方法撰著《毛诗传笺通释》,在《诗经》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的起点和基础。

马瑞辰与桐城派中坚力量方东树、姚莹、刘开等有着相当密切的交往,又与诸多桐城派文人或习宋学的桐城学者有着密切的接触,故其当能得到桐城学术文化更为直接的影响①。在亲近宋学疏远汉学,总体趋向汉宋兼采的清代桐城区域学术文化的背景之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虽为汉学著作,却显示出浓郁的义理特色。比如其对《诗经》文学性的密切关注和阐释。著作考证“国风”的总论部分,亦有关于具体诗篇题旨的阐释,从中透露出马氏对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诸如主张君王应重视民心,任用贤才,保持勤俭的作风等。显示出从乾嘉时期大盛的古文经学向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的晚清今文经学过渡的表征。

与乃祖马宗琏、父马瑞辰专事汉学的志趣不同,马三俊自幼修习宋学。桐城派后学方宗诚的记述云:“元伯水部瑞辰性温厚,尤下士。里中方召青葆馨、方鲁生士超、张瑞阶秦来皆有志正学。水部并延为塾师教其诸子,每旬必延三君聚讲,为终日之会。令幼子三俊侍侧听讲,故三俊卒能以学问忠节自立。”可知,马瑞辰曾聘请方葆馨、方潜、张泰来等当时的宋学学者做少子马三俊的老师,使其子“卒能以学问忠节自立”[18]。后,马三俊与桐城宋学学者方潜交游,因其究心于性命之学,聪颖善悟,成为方潜的得意弟子,二人有着相当深厚的师徒之谊。故马其昶评价云:“累世皆为经学,君独传先生鲁生性命之学,为经义粹然深纯,督学试文必第一”[3]426。《清史列传》称其“学宗程、朱,兼取陆、王之说,诗古文亦力追秦汉魏晋”[16]。马三俊从方潜修习宋学,谈学论道,深得其心。方潜在其文《书包轩遗编后丙辰》中追述称马三俊为学颇有造诣,两人已然超越一般的“师弟私情”[5]211。检视方潜《纪马生事本末》可知,对于马三俊抗击太平军力战死之举,方潜悲恸至极,称其“以传道之器而遭非命之死”。师徒二人对于“天地之大,鬼神之幽,圣贤之精微,古今之治乱,人情物态之常变,宋明诸儒之异同得失,无不纵谈”[5]207。马三俊有诗文集,其中卷三至卷六为名为“经义”[6]703-738,均是论证儒家思想的文章,体现着鲜明的阐发义理的宋学特征。

马瑞辰之孙、马三俊之子马复震亦从方潜修习宋学。马瑞辰与马三俊父子殉于太平军之难后,方潜对于父子二人之义举万分敬仰,深感身担托孤之遗命,责任重大,故尽心教导马复震并寄予厚望,希望其能继承乃父潜心于宋学的遗志,作诗鞭策云:“忠孝捐躯恸命奇,藐孤相托又相离。好探真传继父志,从前吾说总悠悠”(《寄心锴》)[9]352。马复震曾请字于老师方潜,方氏特作《心锴字说》云:“马生复震,年十七,痛其父抱希圣希天之志而杀身以成仁,思继其志”[9]352。而马复震确实未让老师失望,方潜称其“颇能继父志”[5]207。

从马氏家族对于汉学与宋学兼相修习,以及马瑞辰本人的治学经历来看,可见出清代桐城学术文化的兼容特色。清代初期,程朱理学是官方学术,但因其固有的空疏拘执而遭到排斥,发展到乾嘉时期汉学压倒理学,汉学成为清代的学术主潮。而桐城派能够跳出狭隘的门户观念,尚能顺应汉宋兼采的学术大势,正体现了清代桐城学术文化的兼容开放的特性。能够大胆突破门户壁垒,兼容并包诸家学说,正是是清代桐城学术文化不断创新、不断丰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清初,桐城著名学者方以智提出“藏理学于经学”的理念,其云“太枯不能,太滥不切,使人虚掠高玄,岂若大泯于薪火?”[19]显然认为经学、理学各有所长,当兼取其精华。这与清代考证之学开山人物顾炎武所提出的“经学即理学”一致,均有打破汉宋学术壁垒之要义。而且清代桐城学者研究汉学其实是成就斐然的。清初的方以智、钱澄之实开汉学风气之先。而自方苞、姚鼐、刘大櫆奠定基础的桐城派虽以文名世,但在经学研究方面亦有可观的成就。开山祖师方苞经学方面专著有《周官集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等。刘大櫆作为经师也较有名。姚鼐治经较方、刘成就更高,所著有《九经说》《三传补注》等。

家风培育与家学建设相辅相成,这是桐城马氏治家的成功之处。将修习程朱理学和汉学经典作为家学建设的重点,塑造族人敦品修学、励志笃行的核心内涵,与家风培育相滋相生。从马氏家族家风、家学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桐城学术文化重理学不仅表现在里中学人学必所及,更表现这种崇德砺行的理学精神早已融入了他们对自己以及子孙后代人格塑造之中,立身行事更重修身养性、敦品立节。马氏家风、家学的生成与发展正反映了清代桐城文化崇德重学的价值取向;学术的发展始终与清代学术主潮的发展相一致,又具有自己兼容开放、豁达通脱的鲜明特色。

注释:

①马瑞辰与桐城学者交游,深受清代桐城学术文化影响,详细情况参见拙文《清代桐城学术文化与马瑞辰<诗经>学研究》,《学术界》,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宋学桐城马氏
青岛市老年大学书画作品展示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区域CGCS2000坐标获取的欧拉矢量法
基于钽酸锂薄膜衬底的声表面波谐振器
Polish空间上的折扣马氏过程量子化策略的渐近优化
一类时间变换的强马氏过程
有环的可逆马氏链的统计确认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关于树指标非齐次马氏链的广义熵遍历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