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题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2018-03-29吴春燕
吴春燕,李 坤
(云南农业大学 热带作物学院,普洱 655000)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增速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都较好,因此,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园林规划设计能力是园林、园林工程等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园林规划设计》课是园林、园林工程等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体会以及指导学生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的经验,针对该课程提出了快题设计教学法的课程改革措施,以期为今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园林规划设计参考教材一般包括基础理论篇和设计技能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即完成基础理论篇的学习,然后让学生开展不同类型项目设计实训,即完成设计技能篇(以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版],董晓华主编为例)。这种教学方式重视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点与技能要求脱节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知识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学生结合文字、图片及教师的讲解都能很好地理解,但按照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做实践训练时往往无从下笔。例如,形式美法则这一知识点,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及自学是能够理解其含义的,但在设计构图时不会加以运用。
(二)学生构图能力差
构图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步骤,也是方案设计前期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做方案时没有全局意识,绘图时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场地、道路、绿地界线模糊,学生对园林要素各个部分的认识过于零散,欠缺整体的把握性,不能综合分析各方面要素,合理安排、确定他们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1]。
(三)急于表达,忽略分析过程
记录场地现状、分析场地是绘制概念性方案前的基本准备工作,是设计的依据,可以把场地的相关信息和设计者的思想有效结合[2]。学生在做方案时,一开始往往热情很高,急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而把这一重要过程忽略,导致设计的作品科学性及合理性欠缺,经不起推敲。
(四)方案设计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各类分析图、设计说明等,学生在做方案时重视平面图,轻视其他图纸,这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设计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快题设计的成果表达更概括、更整体,设计意图表达清晰,目标表达明确。
(五)学生工作效率低
传统设计课程,学生通常要用2~3周来完成一个方案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推敲和完善方案。现实是学生总感觉时间很充沛,积极思考,但不付诸笔尖,草图修改时,很多同学没有成果展示,临近作业上交,一部分同学草草了事。这种现象影响教学计划及教学效果。
(六)与技能大赛脱节
技能大赛准备时间短,比赛要求高,以云南省为例,比赛规则是5个小时内完成一个面积为2 000 m2的场地设计。在短时间内,参赛同学要掌握快题设计方法和技巧,要强化训练多种计算机软件,因我院没有单独开设快题设计课程,学生对快题设计没有概念,增加了参赛的难度。
二、快题设计教学法
目前针对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CDIO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这些研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但研究实践课程改革的内容居多,鲜少有学者从理论知识点与技能要求的衔接为出发点来展开研究,且笔者认为各院校的师资、教学条件、学情、课程体系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因此,针对同一门课程,没有什么教学方法是通用的,教师要立足现实,以本校实际情况总结的教学方法为主,以其他学者总结的教学方法为辅开展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总体兼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竺晓军发表的《高山引箭,蓄势待发——建筑设计教学的“快题教学法”》,提出了快慢结合、快速构思、精致表现的思路[3]以及韦维发表的《“快题设计”引入基础课程中的优势》[4]等都说明了快题教学法在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本课程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各个层次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效果[5]。把快题训练内容及快题总体要求融入课程内容,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混合教学及逆向思维等教学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快题训练包括基础素质、方案设计、设计主题、植物配置、图纸效果、应试策略6个模块[6],前5个模块主要在基础理论篇(园林规划设计概述、园林规划设计艺术原理、园林绿地组成要素设计)进行训练,应试策略主要在设计技能篇完成。设计技能篇用一个项目做普通课程设计,二个项目期中考试及期末实作考用快题的形式完成,使学生充分掌握设计方法及各类园林绿地的特点。风景园林快题设计的总体要求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快速,二是准确,三是完整[7],笔者在教学考核体系中加强这三点的评分比重,从而促使学生按要求完成。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的衔接,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应用不同的教学理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避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疲惫无趣,实践训练时无从下手。另一方面,结合快题训练内容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课程重难点。根据课程特点提出“一线贯穿,重点突破”的教学指导思想。
三、教学改革研究
(一)基础理论篇
1.园林规划设计概述部分
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采取自学理论为主、实训为辅的方法开展。自学后,学生需要把自学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把学生放在学习过程的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笔者会布置2~3次实训,如,通过抄绘园林平面图让学生练习绘图基本功的同时加深对园林设计的感性认识。避免为完成作业而抄绘,可让学生进行“游园”,即学生根据图纸内容身临其境地给大家描述该园林;可选取某块园林绿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然后按比例绘制图纸,这对学生的空间感、尺度感及具体环境和抽象图纸的联系感有很大的帮助,为构图训练做铺垫;学生可选取某古典园林进行设计主题和立意构思分析,让学生对设计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方法
该部分内容为基础理论篇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园林艺术构图、园林布局、园林空间及园林造景手法等内容。
以构图能力训练为例,学生构图能力差,或者是没有构图意识,主要原因是学生把设计重心放在了他们所理解的形式美观的“景物”上,如花架、景墙、喷泉等。首先让学生了解功能分区、主配景、游览路线、景观轴线、视线分析等内容;利用图层原理做案例分析,方案按要素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构图的意义,理清设计概念到形式表达的顺序。学生再根据以上概念绘制案例分析图,建立全局意识,为方案的完整性做铺垫;其次,笔者会给学生相应的设计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快速构思,绘出绿地、场地及道路即可,尝试做布局;最后,让学生自学形式美法则,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并在构图训练时有意识地加入该内容。为避免学生设计时图案形式单一,笔者会要求学生练习形象素材解构。
针对园林造景手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讲解效果不佳,学生所在的校区条件有限,体现各种造景手法的真实案例不够典型。留园以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精湛著称,庭院错落相连,层次丰富,园中众多太湖石峰形态各异,引人入胜,其造园手法更是丰富,历来是造景手法研究的案例之一。上课之前,笔者会通过雨课堂推送预习课件,让学生了解造景手法。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介绍留园的视频,分小组讨论在该园中应用了哪些造景手法,通过问题引导把学生引入课堂的中心。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结果分析,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和应用知识点。
3.园林各组成要素设计
以植物种植设计为例,平面图设计时,学生喜欢见缝插针均匀栽植,种植设计方法单一,立面图时缺乏层次感,植物搭配不合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图文并茂讲解,或通过图纸讲述表现方式,但学生仍无法理解,教学效果不佳。笔者由此想到了逆向思维教学,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一种“反其道而为之”的思维方式,用反向探索的思维对现有的问题进行逆向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式。恰当地运用这种教法,能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进而形成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学生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参考案例图纸,结合自己的设计思想进行表现,是一个从图→物→图的过程,这种操作学生无法掌握种植设计的内涵。笔者安排学生测量优秀植物景观绿地,记录所用植物及规格,从较高的位置拍照,观察其鸟瞰效果,然后绘出绿地平面图及立面图,也可在网上搜集优秀的植物设计效果图,结合联想绘制平面及立面图。通过由物到图的转换,学生的植物种植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再表达自己的设计概念,即从物→图→图的过程。学生能亲自参与并体验,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获得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技能篇
用一个项目做普通课程设计,二个项目、期中考试及期末实作考用快题的形式完成。普通课程设计不做赘述,主要介绍快题设计部分。安排两种形式的设计方式主要便于学生体验对比。
1.理论学习
以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笔者先用雨课堂推送理论知识,并把本次实训的任务书下发,学生自学理论,解读任务书。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愿学、善学、会学的能力[9]。
2.调研分析
分小组完成实际调研和案例分析。实际调研是结合校园所在地选取某条路进行调研,了解其设计主题、所用植物、构图等内容,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通过网络查找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对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就有感性认识,然后从设计角度归纳总结出道路绿地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如学生通过探索和思考会总结出:①道路绿地设计中场地较少;②形式美法则中韵律和节奏使用较多;③以绿化为主,加山石小品点缀;④构图以流线型居多;⑤植物种植设计立面较通透;⑥考虑安全性等。这样学生对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就有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小组讨论式学习,不仅可以加强组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可以引发不同思维方式对于问题理解的碰撞,产生新的理论创新点;而组与组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会形成新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10]。
3.快速构思,完整表达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准备,学生结合项目任务书进行快速构思,根据要求完整表达方案。我校可三节课程连排,故会有两个半小时,在项目任务书上笔者会明确标注哪些内容是在课堂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可以在课后完成的,如构思和平面表现是在课堂一定要完成的,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工作效率低的现象。快速构思后在课下对方案进行完善和补充,主要是各种分析图及效果图的绘制,分析图的绘制可以从反向推敲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分析”对于“设计”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方案不完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4.方案点评
方案设计任务结束后,学生把自己的图纸汇总,制成一张电子图片,课堂上利用雨课堂投稿,这样教师可以快速阅览学生作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也可以互相点评作品,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总结
认知程度对思维广度存在影响[11],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笔者的教学设计立足本校,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到实操环环紧扣,真正做到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相贯穿,解决了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了难点和重点。由于笔者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时间有限,故该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