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优美清丽到睿智思辨
——论苏雪林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

2018-03-29周冬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苏雪林小说创作

周冬梅

苏雪林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曾以“绿漪女士”为笔名,创作了许多女性意识浓厚的小说,她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丁玲齐名,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翻译、文艺批评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但由于历史因素和其个人原因,苏雪林在现代文学史上被“淡化”处理,内地读者对她知之甚少,改革开放以后,苏雪林三个字又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本文以她的《棘心》《偷头》和《森林竞技会》等作品为例,探寻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和不同的创作背景下,其小说创作风格、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深度的变化。

一、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苏雪林出生在封建专制极严的官吏家庭,从她的《童年琐忆》《儿时影事》《我的学生时代》《我幼小时的宗教环境》中可以看出她在家庭教育、求学道路上所受到的阻挠。苏雪林聪颖灵慧,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国文系就读期间颇具才名,师从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知名教授、学者,与庐隐、冯沅君同窗,在师友的影响下,她的思想也深受“五四”运动的洗礼。她留学法国,中途遵照母命回国,与从不相识的五金商人的儿子完婚,婚姻只维持了几年便以失败告终。苏雪林在这期间创作出了《鸽儿的通信》《棘心》《小猫》《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等反映婚姻恋爱的小说,后来苏雪林称它们是“美丽的谎”。这些小说共同的特征是:以新知识女性婚恋生活为范围,沉浸在个人情爱家庭的小圈子里;人物形象上,无论是醒秋、碧衿、薇,都是善良、单纯的知识女性,在呼吸着新鲜空气的同时,精神上却没有走出旧思想、旧道德的樊篱。

五四时期不少女性作家为女性文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因为作者自身能够直接地感受到婚姻内部的矛盾、冲突,使其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反映女性问题更加自觉,苏雪林以其清新的笔触,走近了知识女性的情感地带,真实地把握了她们人格和思想的发展。

苏雪林的自传体小说《棘心》,行文烂漫洒脱,风格清丽脱俗。故事中描述了主人公杜醒秋去国离愁、母爱温馨、爱情无助、学业焦虑的一段人生经历,描写了在“五四”时期从旧的封建意识中解脱出来,受到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知识女性。她们在中国政局蜕变、社会动荡的环境中初步觉醒,她们时而迷茫、时而坚定、时而退缩、时而抗争。其实,她也将自己的影子揉进了杜醒秋的故事中。这部作品奠定了其新文学开拓者的地位,在“五四”时期之所以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因为杜醒秋的迷茫不仅代表了她自己,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内心世界的挣扎。

在《光荣的胜仗》中,主人公醒秋表现出了懦弱、固守与无奈。在留学期间,她遇到了疯狂的追求者秦风,她知道自己已经定下婚约中,未来的丈夫是素不相识的,更不可能相知,可她却听从了父母的主张,并以此来做拒绝秦君的挡箭牌。在秦君爱的笼罩下,醒秋曾一度失去意志,不自觉地走向自由,然而礼教却将她从自由的恋爱中拉回到未卜的婚约,把追求新思想的青年拉回到旧观念的樊篱,成了旧式婚姻的牺牲者。在这一部分的结尾,醒秋作了深刻的反省,她看清了优秀的秦君是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的,却没看清自己的退缩,名为“胜仗”,实为“败仗”。后来想修道,不过是借此安慰其苦闷的心情。苏雪林将这种心情一直延续到《鸽儿的通信》中百无聊的赖碧衿以及《小猫》中的薇身上。

《母亲的南归》一文里,作者用大量的回忆介绍了母亲的经历,她操持家务、服侍婆婆、抚养女儿,虽然任劳任怨,但在封建专制家庭中,她却连仆人的地位都不如。即使看到妯娌反抗婆婆取得胜利,也不敢对婆婆有半点不敬,只要婆婆发怒,便长跪谢罪。一方面作者对此持赞扬态度,歌颂了母亲所具有的贤妻良母、孝顺谦恭的美德;一方面作者似乎顺从并认可了这种美德存在的方式,没有挖掘出给母亲造成悲剧的原因,这表现出知识女性对自身的解放和权利等问题的思考还处于迷茫状态。

写作这些作品时,苏雪林刚刚回国不久,正值青春年华,她一边大胆追求新生,做着“银翅蝴蝶的梦”,一边苦闷迷茫,“世界在她是狭窄的”。在小说中,苏雪林有意把这段时光诗化了,描绘得风光旖旎、如梦如幻。

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在强大的男权社会中,在新旧文化的夹缝中,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她们自幼习得“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但五四新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女性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追求独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正是苏雪林在作品里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女性心路历程的真实映画。

二、初步觉醒的女性意识的局限性

早在60多年前,文艺评论家钱杏邨在《绿漪论》中就阐释过:“苏绿漪和中国的新文艺运动,是有着很久的关联的。”在这场运动中,苏雪林向往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竭力争取留学法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这是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苏雪林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和妇女运动,为这些久未呼吸的中国女性打开意识桎梏,自主地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重新建立情爱观、婚姻观。但这只是“觉醒”的表层含义,除了爱情,还要有更深层次的追求,真正的独立的人格,真正的男女平等,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独立的价值。但五四时期刚刚觉醒的知识女性,她们觉醒、抗争,也仅仅是在自己所熟知的园地里。以棘心》里的醒秋为例,她能走多远,是否大胆地追求自由和幸福,完全不考虑母亲、家庭的因素。小说的结尾以“胜仗”结束,她醒了,但没有走多远,甚至回到原地。

这一点在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伤逝》中的子君,她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勇敢、果断,然而她的幸福没有延续到婚姻里。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主人公莎菲觉醒了,遗憾的是这种觉醒止步于爱恋中。在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化中,女性争取独立人格的道路是漫长的,是要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懈地斗争,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园地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使得“五四”知识女性尚未完成由家庭的女性到社会的女性的转变,她们轰轰烈烈地爱恋之后,在婚姻现实面前又屈从了封建礼教,选择了妥协。醒秋也在自欺欺人的“胜仗”里遵从母意,重新走回老路。棘心》编织了美丽温情的谎言,留下矛盾的隐忧,苏雪林在自己不幸的婚姻中也得到了答案,她创作的“清丽时代”很快就结束了。

三、“仁爱”的思想不是救世良方

苏雪林在1921年至1925年赴法留学,皈依天主教,主张用纯洁高尚的思想——“仁爱”改造中国社会,她的目光所及不再是下层人生的悲苦,而是沉醉于用高尚的“仁爱”思想解救中国。在温暖的母爱呵护下、在幸福的家庭里成长的女作家为社会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仁爱”的力量去感化迷茫的青年。冰心的小说超人》中就有这样一个形象,排斥一切的青年何彬,拒绝交际,后来在禄儿感化下,改变了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可见“仁爱”使青年走出了迷茫。在《棘心》中,作者也大力歌颂了母女之爱和男女之情,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以及人性的芬芳”。正如阿英所总结的那样:她们“第一,生活在母爱的抚育里;第二,生活在自然的陶醉里,第三,生活在狂热的爱恋里”,所以她的作品中常出现的是被美化了的生活,而回避了现实的矛盾。虽然用温暖柔情的笔调,给迷茫者以满怀爱心的期望,但精神上的麻醉是不能解决现实的痛苦的,在“爱的哲学”里很难开出解决“为人生”的良方。

四、以思辨、睿智的目光转向关注社会

在新文学运动后期,受胡适“整理国故”的影响,苏雪林把兴趣转移到学术研究上,在查阅历史典籍的同时进行了历史小说的创作。40年代初期的《蝉蜕集》就是依据历史故事而创作的传记小说,主题为抵御倭寇。在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颠沛流离的生活开拓了她的艺术视野,她的目光从关注自我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在创作风格上也不再是柔情似水,而是含有更多的学者的批判,语言辛辣严厉,思想深刻成熟,体现出高视角的睿智观察。

首先,她的写作对象在范围上扩大了。小说不仅描绘了贪官、劣徒、无为者,还有聪明机智、见义勇为、富于民族血性的民间草莽英雄,更有神话中代表善恶美丑的神仙,形象更加丰富,对于时局与国民的关注也更加严肃,相比于《棘心》等作品,女性的气息明显减少。例如《丁魁楚》中,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窥视了丁魁楚自私自利的灵魂,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在《蝉蜕》中又以巧妙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冯都司卖国求荣、奴颜媚骨的卑劣行径。另一方面她又用饱蘸激情的笔触刻画了一批大义凛然、行侠仗义的英雄,如《偷头》中的王二。

其次,文笔有意识地回归中国旧小说文体,在遣词造句上简单明了,体现出了质朴的风格。1946年的作品《森林竞技会》采用了神话的形式,对欧洲众神故事进行改写,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黑暗势力的反动统治。在这部小说中,苏雪林在奇妙瑰丽的历史神话里,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了她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想象力和思想深度。其中美丽的精灵、残暴的盘恩、太阳神阿坡罗等都富有极强的寓意。他们向往光明,在艰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自由。这是以前作者所没有关注到的。此时期小说作者的关注点不再是柔弱的女性,不再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侠客,而是最广大的、最疾苦的国民。虽然小说中的竞技会上,日神阿坡罗没有打败盘恩,正义输给了狡诈、光明输给了黑暗,但文章结尾却给人希望和力量,但是阿坡罗虽为太阳之神,也拥有‘牧神’和猎神’的名号,当然光明最后还是战胜黑暗的。”作者采用神话的形式,更能表达强烈的爱憎,使情感与思想自由宣泄。在写法上,从《偷头》到《森林竞技会》,苏雪林先是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一改“五四”小说流行的白话文,有意识地回归中国旧小说文体,遣词造句简单明了,直接了当地表意,体现出了质朴的风格。

苏雪林小说风格的变化,既有文学运动、政治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的价值取向的原因。她在新文学运动前期与后期的创作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到台湾后又撰文卫道,风格数度变化,学界研究有时刻意遮蔽忽略,但其在新文学开拓上的贡献及其早期文学作品的价值还是要充分肯定的。

这位堪称典范的女性作家,曾经浥欧风,沐美雨,曾创作了一批清丽的女性文学作品,展示了“五四”新姿。她也曾回归至善至美的文言,为我们留下颇具学者气的社会问题小说。应研究她的小说风格变化,找到其中的迥异的原因并进行历史性地、客观地评价。苏雪林的文学创作是有一定价值的,在文学史上应该有属于她的一片天地。

猜你喜欢

苏雪林小说创作
苏雪林:爱或不爱都是错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苏雪林:维系婚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一墙之隔》创作谈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论苏雪林早期的文学批评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强迫性重复、自居作用与盲目的自我——苏雪林反对鲁迅的精神分析阐释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