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意义
——以京津冀传统木版画为例
2018-03-29付萌李坤
文/付萌 李坤
从根本上来讲,木版年画呈现的是特定时期独有的画风与民间美术样式,因此其构成了民间美术中很重要的瑰宝。进入新时期后,市场化趋势给京津冀区域长期累积的传统木版画工艺增添了新挑战,因此亟待创新当前现有的木版画风格以及内容。针对各种类型的年画作品如果能够全面渗透现实题材,那么将会有助于突显全方位的美术产业创新趋向,上述举措同时也构成了民间版画产业得以传承的良好路径。
一、京津冀区域的传统木版画
从当前现状来看,京津冀地区总共拥有三种不同风格的传统著名木版画,其分别为天津杨柳青、北京荣宝斋以及河北武强的三类传统美术作品。具体而言,传统的京津冀木版年画包含如下类型:
第一类为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早在崇祯年间,杨柳青木版画就已经诞生。从画风的角度看,杨柳青年画建立于明代版画的前提下,其密切结合了手工彩绘以及木版套印,进而全面突显了木版画自身具备的丰富、清新、细腻以及明丽的效果。与其他类型的木版画相比,杨柳青年画富于多样化的色彩与画面,因此尤其适用于描述人物表情与动作。民间艺人通过运用手工描绘的方式来勾画自然与细腻的木版画线条,其中涉及到较大的年画尺幅与细致的作品刻印风格。
第二类为木版水印的荣宝斋年画。在1896年,北京琉璃厂首创了荣宝斋木版画,对其也可以称之为荣宝斋帖套作。具体而言,荣宝斋年画兼具水印年画以及木版画的基本特征,其中包含信笺与诗笺的刻印。经过长期以来的演变以及传承,荣宝斋套印木版画逐渐衍生成为木板水印的顶级作品,其能够复制手工水印的各种类型年画作品。相比而言,荣宝斋木版画突显的特征就在于墨色渲染的宣纸水墨画效果,因此其构成了水印复制的典型美术作品。
第三类为武强木版画。目前学术界通常认为,武强木版画发源于明代,截止到康乾时代其达到了最为鼎盛的状态。到了光绪年间,民间总共设立了可供查证的一百多家武强木版画字号。迄今为止,对于此类木版画已经很难收集与之有关的确切画风以及木版画内容,而与之相应的作品刻印风格也倾向于灭绝。在当前现有的近代木版画中,关于武强木版画多数设计为色彩浓厚、线条分明以及强烈对比的画风,其中蕴含了厚重的民间习俗。
二、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融入木版年画
面对全新的时代趋势,传统木版年画也逐渐拥有了新颖的样式、画风与内容。到了2006年,有关部门在非物质遗产名录中纳入了京津冀地区的三类典型传统木版画,此项举措有助于传承木版年画的优秀民间美术工艺。随着时代演进,很多传统木版画也逐渐增添了全新的内涵,现代印刷业针对某些经典的年画图样都进行了全面翻新。
传统木版年画在具备现实主义价值的前提下,应当能够产生更高层次的吸引力以及艺术感染力,对于民众带来了更为显著的视觉冲击。近些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某些院校以及当地有关部门正在着眼于创作全新的木版年画,上述部分作品已经被纳入社科基金等特殊项目中。对于传统与古典木版画不断进行翻新,有利于延续木版年画具备的生命力。
因此经过分析可知,如果能够在传统的京津冀木版画中渗透现实元素,那么将会衍生为具备现实主义价值的优良年画作品,同时也增添了木版画拥有的全新画风。因此可见,上述创新思路在根本上构成了版画艺术得以长期延续的新路径。对于木版年画应当更多着眼于全面创新,而并非停留于单纯的继承。但是在目前状态下,创作传统木版画的民间艺人以及专业人员尚未达到其应有的创作水准,其仍然停留于翻刻古老的画风。在未来实践中,有关部门仍需着眼于培育具备高水准艺术素养的优良人才,京津冀当地院校也应当紧密结合艺术创作与日常教学。
三、结束语
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传统木版画蕴藏了厚重的当地传统文明,针对此类民间美术文化有必要予以全方位的保护与传承。然而不应当忽视,民间木版画如果单纯停留于传统题材,那么将会缺失深层次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全面改进现状,京津冀地区及其有关部门还需更多着眼于木版年画的全面创新,在发掘时代题材的前提下创新木版画的整体画风以及年画内容,在此前提下紧密结合当地独有的审美习俗来提升木版画具备的现实主义价值。
[1]吕青.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与大学版画专业教学的对接研究——以佛山木版年画为例[J].艺术教育,2017(13):120-121.
[2]侯杰,王凤.视觉文化·妈祖信仰·社会性别——以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16(02):249-255.
[3]林宇新.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意义及思考——以京津冀传统木版画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3):131-132.
[4]马丽云,李榆,赵轶等.木版年画与胶印年画的抗衡——朱仙镇木版年画创新发展现状的个案调查[J].文化遗产,2012(01):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