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2018-03-28侯勇威
侯勇威
[摘要]高校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中,应坚持整体目标与人员需求相统一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以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综合技能构建出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 激励机制 原则 路径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原则
(一)整体目标与人员需求相统一原则
高校行政管理目标需要员工去完成,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目标的完成情况,而基于员工需求的激励机制是决定其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的关键。激励机制要实现基本的激励功能,使员工对工作的承诺最大化,构建中必需找到员工感兴趣或是与员工利益密切相关的节点,以人员需求为导向,坚持整体目標与人员需求相统一原则,实现整体目标实现程度与员工需求满足程度的协调统一。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开是指激励的目的、方式以及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其中激励的目的、方式应能使员工清晰认识到任务要求与对应回报,而激励的执行过程则要求所有激励信息的公开透明,以确保整个执行过程受到全体员工的监督,有利于激励机制形成一定的公信力。公平公正是激励机制产生激励效应的根本要求,并直接决定着员工对激励机制的认可程度,而员工的认可程度又直接决定着激励机制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程度。因此高校在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形成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激励机制。
(三)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
通过情感、荣誉、行为等层面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能够在无形之中对员工产生激励效应,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有利于激发员工创造性。通过奖金、奖品等形式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是对员工取得业绩的肯定,能有效激发员go go 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是员工产生某种动机并产生对应行为的主要来源,精神激励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而物质激励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神内涵,只有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在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中,应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四)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原则
人类某种动机的产生通常是短暂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作为高校行政管理领导层来讲,把握好激励机制作用的时机非常关键。激励机制作用的及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而一旦错失最佳激励时机,对员工的触动与激励便大打折扣,因此在激励机制构建中,可采取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短期激励在第一时间对员工进行精神或物质激励,通过长期激励实现员工对个人价值的自我肯定,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路径
(一)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引入目标管理,强化绩效考核,通过完善薪酬制度,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同步发展。首先是引入目标管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目标应该与整体目标相统一,通过将目标管理融入激励机制,使高校行政管理整体目标得以细化分解到个人,让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责任,从而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同时要加强目标的过程管理,而非简单地进行年终考核,细化分解后分配到个人的小目标,是整体目标实现的基础,目标管理中应重视过程管理,通过定期考核实时掌握员工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员工遇到的问题。其次是完善薪酬制度,薪酬激励是激励机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应打破职务决定薪酬的分配制度,适当增加绩效工资占比,使员工认识到绩效工资的重要性,真正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尽力做到薪酬标准与员工工作水平相统一,并逐步改善绩效工资形式化的不良现象。另外,各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员工需求与爱好,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薪酬制度。
(二)重视行政管理人员发展
人员个人成长一方面源于自身的业余学习,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高校定期组织的培训,通过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能够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激发其学习与进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技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与服务能力才会增强。为提升员工职业技能与素养,高校行政管理领导层应首先确定出基于高校实际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重点对员工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提升,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意识进行培养,培训模式可采取简单培训与定期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并注重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从而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另外,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晋升通道单一的情况,需要管理层拓宽员工成长空间,通过多元化晋升渠道,使员工能够凭自身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有利于员工随高校发展而成长,可见大空间、多通道的晋升管理机制同样是激励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