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养殖技术方法
2018-03-28占二新
占二新
锯缘青蟹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蟹,其养殖方法对青蟹的产品质量与存活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场地的选择、准备工作、饲养技术、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
锯缘青蟹俗称蟳、青蟹、膏蟹,属甲壳纲,梭子蟹科,青蟹属。其肉味甘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有滋补强身之功效,是我国著名的一种食用蟹,为广大养殖户喜爱的养殖品种。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场地的选择
蟹池应选择水陆交通位置方便,潮差大,海水自净力强,水质清新,无工农业废水污染的中高潮区,有一定量的淡水源作为养殖养殖场地,其养殖池塘面积以5~7亩、池深在1.5米为宜,堤坝四周设网片、水泥板等防逃设施,池底可放陶罐、瓦片等利于青蟹栖息、活动。
2 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2.1 池與消毒
青蟹放养前,应将蟹池池水排干,清除过多的淤泥及有机沉积物,然后将池底翻耕,暴晒氧化。约一个月后,再进行清塘消毒,全池泼洒生石灰30ppm-50ppm7天或者用漂白粉(有效氯≥28%)40ppm-50ppm全池泼洒7天,也可用茶籽饼粉碎加水,每立方米水体15克~20克的用量进行全池泼洒。注意要泼洒均匀,最高水位下的地方都要泼洒到。
2.2 肥水
待消毒的药物毒性消失后,使用40目~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60cm左右,然后施氮肥20ppm和磷5ppm或发酵过的有机肥150ppm,将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5cm~35cm之间。
2.3 苗种的放养
蟹苗的天然苗种为主,应挑选体格强壮、躯体健全、规格整齐、反应灵敏、III期以上的稚蟹,夏苗的放养密度为1000~1500只/亩,秋苗的放养密度控制在1500~2000只/亩。
3 饲养管理
3.1 水质管理
青蟹在养殖期间,应该严格管理和控制水质,水温要控制在22℃~27℃,PH值在7.7~8.5之间,海水比重在1.010~1.020之间,溶解氧在5mg/l以上,氨态氮0.5mg/l以下,硫化氢0.1mg/l以下,亚硝酸盐在0.5mg/l以下,养殖前期,肥水为主,水体颜色以黄绿色或黄褐色为宜,透明度以30cm左右为佳。每5天换水一次,每次约1/5;在中后期,应多换水,每2天换水一次,每次1/3~1/2;如遇高温或低温季节,应提高水位,遇赤潮应禁止多换水等。同时,应视情况,不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全池泼洒光合细菌5~10ppm,以改良蟹池的生态环境。
3.2 投饵技术
青蟹以肉食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肉食性饵料可投偏顶蛤、红肉蓝蛤、牡蛎、淡水河蛤、淡水螺等小型低值贝类与小杂鱼、杂虾、杂蟹等。植物性饵料可投海藻、海草类等,平时也应投放人工合成饵料,以弥补天然饲料营养的不足。因青蟹的习性为昼伏夜出,每日早晚各投饵一次,早上投饵量为全天投饵量的40%,晚上为60%,每次投饵量要充足,投饵地点选在蟹池四周,或投饵台,以便检查饵料的摄食情况及残饵量,并及时清除残饵。饵料的投放应以放养密度、生长阶段、季节、天气的变化,潮夕、水温、水质和病害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性考虑。
3.3 病害防治
青蟹的病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从增强青蟹的免疫力入手,以减少减轻病害的发生。
3.3.1 蜕壳不遂症
成蟹易发此病,一般多发于秋季,死亡率可达30%~80%,平时应保持良好的水质,可用生石灰20ppm和漂白粉(含有效氯28%以上)2ppm,每7天交替,全池泼洒。并在饲料中添加钙质、甲壳素和脱壳素,发病后前3天使用溴氯海因0.8ppm或二氧海因0.3ppm全池泼洒。同时投喂药饵,如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进行投喂,连续投喂7天。
3.3.2 黄斑病
一般多发于幼蟹或成蟹阶段,发病病程长,死亡率高。平时应定期用生石灰25ppm或用漂白粉(含有效氯28%以上)2ppm全池泼洒进行消毒,发病时用二溴海因0.3ppm与碘制剂0.3ppm交替泼洒全池,连续泼洒3天,同时使用药饵,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复方环丙沙量5g、病毒灵100g、VC30g,连续投喂7天。
3.3.3 黄水病
该病多发于春夏之交和秋季,死亡率比较高,达30%~80%。平时应用生石灰25ppm或溴氯海因0.5ppm进行全池泼洒,同时投喂药饵,在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30g,连续投喂3天,如发此病应用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3天,并投喂药饵,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50g,连续投喂5~7天。
3.3.4 纤毛虫病
此病易发在高温季节,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换水,调节水质,保持水体清洁。如发现水质超标,应立即换水,用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发病后,可使用纤虫净1ppm全池泼洒,5天后再泼洒一次,然后再用碘制剂0.2~0.3ppm全池泼洒一次,如果纤毛虫很多,可用络合铜1.2ppm全池泼洒。
(作者单位:362132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