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

2018-03-28张力

商情 2018年7期
关键词:承租人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张力

[摘要]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将融资与融物结为一体,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然而,由于存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不规范,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行业发展成熟度不够以及缺乏专业的相关人才等问题;目前融资租赁企业面临较高的承租人信用风险问题,为融资租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关键词]融资租赁 承租人 信用风险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行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行业发展不成熟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融资租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遭受信用风险的困扰。承租人抵押甚至变卖租赁标的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某些经营状况差的承租人隐瞒自身财务状况,恶意寻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情况的产生都会使出租人遭受巨大的损失。承租人信用风险的不断产生已经严重影响了融资租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做好承租人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理论以及现实意义的。

一、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在交易过程中,融资租赁企业通常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承租人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各种财务、项目的真实信息;而融资租赁企业却只能通过承租人提供的有限的资料来对承租人的具体营运、财务状况、高层管理者的状况等进行有限的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通常会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承租人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隐瞒欺骗融资租赁公司,擅自违反合同约定对设备进行拆卸、改造,甚至由于对合同不了解而将租赁标的物进行抵押甚至卖给第三方公司;致使融资租赁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而当前国内融资租赁物件登记系统的不完善、不健全又为这种行为提供了极大可能性。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工作人员操作的不规范,对项目合规控制不够而导致的风险。融资租赁企业的操作风险来源于合规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合规风险产生于融资租赁企业自身可能急于扩展业务、盲目寻求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对于承租人提供的申请审批材料未作严格审查以及甄别。管理层盲目听信承租人一面之词,没有保持足够理性,被急于扩大企业规模寻求行业竞争优势的诉求冲昏了头脑。在提供自身企业证明材料时,承租人企业通常趋向于夸大自身的优点,而隐藏自身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通常是风险防范与控制的要点所在。因此,倘若融资租赁企业作为出租人没有严格把控好合规度,为了拓展业务,急于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提高企业市场地位,而没有对承租人企业进行详细的了解;那么将很容易产生合规风险进而到企业自身的生存。

(三)市场风险

融资租赁企业的市场风险指的是企业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如今,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融资租赁企业进行银行渠道方面的融资时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利率风险。在现实生产中,许多融资租赁企业自身缺乏有资金,为了业务的开展不得不向银行进行融资;而某些主营杠杆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将比普通的融资租赁企业承受更为严重的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指的是国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租赁业务拓展时可能因发生双边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例如,有些融资租赁企业将设备租赁给国外的企业,而国外企业则定期将租金以美元支付给该融资租赁企业。该融资租赁企业收到租金之后必然要在国内进行汇兑,倘若此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么该企业收到的租金兑换成人民币后将比升值前有所减少。

二、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租前阶段的信用风险防控

(1)对融资租赁合同进行合理地设计。融资租赁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权利以及义务的保障,对出租人自身权益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设计的融资租赁合同可以在承租人出现违约时对出租人的权益进行很好的保护,起到信用风险防范作用。出租人应该针对现实中承租人可能出现的不同侵权行为订立各式条款。例如,出租人应该在融资租赁合同中与承租人协商订立租赁标的物的所有权条款、使用权条款、出租人的管辖权条款、风险转移条款、抵押担保条款、承租人偿付租金的期限安排条款以及承租人出现违约现象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的条款等等。

(2)备齐各种资料。在业务审批阶段出租人应该要求承租人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包括近5年的各式财务报表,即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以及提供承租人的营业执照、相关产品经营许可证、法人身份证明文件、近半年的银行流水等。融资租赁公司应妥善保管这些资料,在承租人出现违约需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利时,才能使己方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3)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风险转移。融资租赁业作为高风险的行业,出租人在业务进行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承受较高的承租人信用风险。因此,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提供相关的风险补偿措施,例如提供抵押、质押物、第三方的担保等,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增加抵押、质押条款以及担保条款;利用这些抵押物、质押物以及第三方的担保措施有效地分散风险,在出现承租人违约时可以通过获得抵押物、质押物的所有权以及担保机构的补偿款,从而有效地降低损失率;这是要求承租人方面提供的风险转移措施。此外,出租人还可以针对租赁标的物可能出现的损坏以及灭失情况与保险机构订立保险合同,通过保险机构将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转移。

(二)租中阶段的信用风险防控

融资租赁企业将租赁物租给承租人之后,虽然拥有租赁标的物的所有权,但却丧失了租赁标的物的使用权。租赁设备在承租人企业的使用中,出租人无法完全了解租赁标的物的实时状况,也无法完全掌握承租人的动态。因此,租中阶段成为承租人信用风险最容易爆发的阶段,出租人应该十分重视此阶段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不断进行租中检查。

(1)了解承租人的经营状况。融资租赁企业应该在租赁业务持续期间,不断关注承租人的实际经营状况,通过与承租人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员工进行交谈,了解该企业近期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盈利情况、是否出现新的负债、是否出现管理层跑路现象等等。由于融资租赁企业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能够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因此,融资租赁企业的风控人员可以通过不定期走访、暗访的形式,对承租人企业进行调查,对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2)了解租賃物的状况。在融资租赁业务进行过程中,租赁标的物的实时状况始终成为整个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同了解承租人的经营状况相同,融资租赁企业更应该不时地向承租人调查了解租赁标的物的使用状况,是否有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是否有别拆卸改装、是否有二次抵押甚至变卖的迹象以及出现故障之后承租人是否有进行维修等等;进而掌握租赁标的物的实时动态,消除业务进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劣势,这样才能确保在信用风险产生的时候还能收回较完整的租赁物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采取合理的租金收取方式。融资租赁公司应该十分重视租金回收环节,并且采取合适的租金收取方式。对逾期的款项才用有效的催款方式可以减少坏账的损失。对资信状况良好的企业适当采取必要的商业折扣以及现金折扣条件可以有效增加租金的回收程度,也有利于拓展业务。对于那些经营情况不佳、暂时无法还款但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其财务状况会有所改善并且能够还款的承租人,可以采取展期的方式,给予该企业比较宽裕的还款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收回租金。

(三)租后阶段的信用风险防控

根据信用风险的管理流程,事后应该进入反馈阶段。企业融资租赁在租赁业务完结时,应该进行的信用风险防范举措有四点。一是总结租金催收的经验。在融资租赁业务进行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承租人租金逾期的现象。因此,企业的风控部门应该掌握不同的催收技巧,积累各种催收经验。在每个融资租赁业务完结时将有效的催收技巧进行总结,形成范本,为后续的风控人员培训提供有用教材。二是积累承租人违约的数据。融资租赁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应该着手建立承租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利用数据库为日后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因此,企业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过程中应该不断积累各个承租人的违约数据。三是总结租赁标的物的使用情况。融资租赁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应该不断了解租赁物件的质量情况,列出发生质量问题的设备生产厂家、型号等,在下次租赁业务中拒绝购买该设备。在生产实际中,承租人可能会因为租赁设备质量差、经常发生故障而不愿偿还租金,从而发生违约。因此,融资租赁企业应该尽可能避免购买质量有问题的租赁设备。

猜你喜欢

承租人融资租赁信用风险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租赁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损害赔偿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次承租人对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试论房屋租赁中次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