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生色彩到设计色彩的转变
2018-03-28陈桂兴
陈桂兴
【摘要】 传统的《色彩》教学,一般以色彩临摹、写生训练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设计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大的弊端和局限性。本文根据中职学校设计专业的特点,提出对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真正做到从写生色彩到设计色彩的转变。
【关键词】 写生色彩 设计色彩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196-01
0
前言
《色彩》是目前中职学校设计专业的先修课程之一。通过对色彩课的学习,以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色彩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为学生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套用普通高中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思路,如:没有结合设计专业特点,课堂色彩训练往往为了“色彩”而“色彩”;只注重色彩技法、技巧的训练,而缺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表达色彩介质上有使用传统颜料的惯性,而不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整合和表现的创新能力。
因此,针对传统色彩教学的体系与模式,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一、以色彩研究为导向、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
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创新型人才。所以,在设计专业开设《色彩》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设计应用能力。我们学习色彩,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种创新思维方式的开发,使色彩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的产品色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加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
因此,作为色彩课的专业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应以色彩研究为导向、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
二、以色彩技法为手段、以培养设计能力为宗旨
在一些职中的色彩课程教学中,将色彩课作为技法课上的现象屡屡存在,熟练的技巧及大量的训练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直觉审美天性。包豪斯学校的色彩教学早就明确提出了“感知的教育”这个课题,它强调一切从零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在传统的色彩教学中,我们过于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多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如三要素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以及视知觉对比(如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等。这些方法虽然有利于明确把握和积累颜料的色彩经验,但往往会使作业显得呆板、程式化,缺乏新意,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助于将精力和时间运用在更广阔的色彩领域,束缚了学生设计能力的自我提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更新,颜料已不是唯一表达色彩的介质!电脑数码色彩、喷画……等新技术的应用,在很多设计领域都已代替了传统的手绘色彩。
因此,我认为:色彩技法训练(如水粉、水彩等)只是一种手段,而培养学生的色彩创造力、设计能力才是我们学习色彩的宗旨。
三、以传统色彩为土壤、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目标
借鉴传统色彩,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理念融会起来,借鉴民族色彩中的精华,有效地运用到现代色彩设计理念中去,丰富中国特色的色彩教育,以服务于现代设计。
1.引导学生观察传统的色彩和那些过去他们曾熟视无睹的色彩搭配,唤起他们对色彩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规律。
中国传统色彩典范(如建筑彩画、宗教壁畫、民间年画、岭南花灯以及中国服饰、京剧脸谱等等)是今天用以当代设计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它给人们以许多的启迪和广泛的内涵。这些典范凝聚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是我们学习民族风格的极好途径。而民族风格仍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课题,可以提升我国现代色彩设计中的精神内涵。
2.表达色彩的介质多元化,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设计人才。
传统的色彩写生绘画重视色彩的再现。如若只使用颜料(如水粉、水彩)这种介质进行设计色彩训练,其手工制作作业费时、耗神,拉长了教学的实验课时,使学生把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做上,忽略了对色彩的研究与探讨,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其结果是“动手不动脑”。
我认为,表达色彩的颜料性能不是我们学习色彩的最重要目的,而是运用介质再现人肉眼所见的光的色彩世界,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新色彩。所以,设计色彩的训练应该回到它的本质轨道上来,也就是对色彩的审美规律的把握和创造性的运用,而不是仅仅对某种介质的掌握。因此,某些色彩练习可以用电脑来取代颜料介质来完成色彩训练。电脑作为现代高科技处理信息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摄取、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功能,为色彩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和巨大的艺术潜能空间。
如在教学:色彩三要素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以及视知觉对比(如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以颜料(水粉)作为介质的色彩练习;当他们初步了解颜料的性能和技法后,可以利用数码色彩教他们使用电脑配色做一些更复杂、更有创意的作品。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设计人才。
所以,我认为中职设计专业的色彩训练应该是形式多样,表达介质也可以是多元化、多样化的。
“物在灵府,不在其目,故得于心、应于手”。①要真正提高色彩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重在用心去理解和思考,不在于技巧的重复和堆砌,否则一旦表达的工具、对象变了,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我觉得,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要真正从传统的写生色彩到设计色彩的转变,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训练手段、训练介质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和深化。
注①:见(唐)符载《江陵陆侍御宅宴集·观张员外昼松石序》
[ 参 考 文 献 ]
[1]李俊峰.《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j].甘肃教育.1997,(z2):91.
[2]吴卫《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反思色彩构成教学改革》中国大学生设计网2006-06-25.
[3]宋建明.《浅论法国色彩学研究领域中的学风及其方法》[j].装饰.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