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语句不是偷换了主语

2018-03-28谢晓燕

关键词:模糊性病句谓语

谢晓燕

【摘要】 某专家在一次小学教学研讨会上谈到病句题,他引用了2011年江西高考的一道病句题,他分析病句辨识题的正确选项A项上阐述很多,钻研很深。他认为这个选项属于专家题,用来学生考试不妥。对这个问题,笔者想与专家商榷。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141-01

0

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病句辨识题的正确选项A项(下称A项)是:

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这个选项确实“迷惑了不少考生,使这道题目成了难题,造成了严重失分”。

专家认为迷惑处在于:这个句子是主语并不相同的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显然不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而应该是“这100万元”;这个句子很容易看成是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成分残缺的病句。

那么这个句子到底是不是病句呢?專家认为不是病句。他的理由是:

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说:“一个复合句的几个分句主语不同,通常是不能省掉的……但是也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的主语已经在上面一个分句里出现,不过不是那个分句的主语,那么,也能借来一用,只要不让人误会……这种生动活泼的句子是应该受欢迎的。”例如鲁迅的《药》中“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一句,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中“船里装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一句,这些句子后一个分句都是承前宾语省略了主语,都“不让人误会”,不能说成是病句,因此A项这个句子也不是病句。

所以专家认为A项“这类句子只能让专家去研究,千万不能用来考学生”。

笔者认为A项这个句子确实不是病句,但专家的解释值得商榷。

我认为A项这个句子是单句中的兼语句。邢福义先生在《现代汉语》中这样解释道:

兼语句是谓语部分用兼语短语的句子,或者是由兼语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兼语的突出特点是:包含有“兼语”成分,“兼语”成分对前边的动词说来是宾语,对后边的词语说来是主语。

他举了一个例子:

党支部派出青壮劳力参加修渠。

A项这个句子的结构与例句一样,只是A项多了一个逗号。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定:如果句子的某个成分较长,可以用逗号隔开。因为A项这个句子兼语后半部分较长,所以也可以用逗号隔开。

鲁迅的《药》中的句子“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句子“船里装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都不是兼语句,只能按照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的观点去解释。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句不是兼语句。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解释兼语句的:

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

他们根据兼语前一动词的语义,把兼语句大致分为三种,其中一种是: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当然,他们又指出,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这就意味着有些兼语句的动词没有使令意义。A项这个句子尽管前一动词没有使令意义,但“拨款”与“用于”联系很紧,“100万元”既作“拨款”的宾语,又作“用于”的主语,它符合兼语句的定义,属于兼语句。

专家举的另外的一个例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启动人脸识别系统,在人们进入会场时,会自动辨析每个人的信息”,为什么不能按照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的观点赖解释呢?也是因为“启动”与“会自动辨析”关联不紧,不能构成兼语句。它可以看成是主语成分残缺的病句,或者前后牵连的病句。

2009年高考重庆卷病句题C项也与2011年高考江西卷病句题A项相似:

昨天,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这个病句错在动宾搭配不当,“通过”应改为“进行”。除此之外,该句没有错误了。“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进行“验收”的是“39名专家”,不是“市文物局”,至少不只是“市文物局”,所以这句话也应该看成是兼语句。

正如有的被动句——如“信写好了”“地扫干净了”——不需要用“被”字,属于常见的语言现象一样,兼语句也属于常见的语言现象,A项这个句子就是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的表达,它不属于“专家题”,用来作高考题又何妨?

另外,语言是具有模糊性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语法的模糊性是产生语言模糊性的重要原因。在汉语中,对于主语和谓语的界定,语法学家们众说纷纭。对于主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语是相对谓语动词而言的。这种观点就同英语中的谓语动词的形态必须跟着主语变化,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一致的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主语是陈述的客观对象。主语是被陈述的,谓语则是对主语加以表述、陈述和说明。这种观点里主、谓语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主语就是主语,主语以外的部分就是谓语。第三种观点认为主语就是句子讨论表达的话题。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句子叙述的起点,都可以当作话题来对待,也就是可以看作是句子的主语。很明显,根据第二种观点,“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这句话,“用于”的主语可以是“100万元”。根据第三种观点,“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又可以视作“句子讨论表达的话题”,做句子的主语。

[ 参 考 文 献 ]

[1]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2011年1月出版).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兰州本”增订三版,2002年7月出版).

[3]岑运强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模糊性病句谓语
怪才
短句—副词+谓语
浅谈修改病句教学的几点思考
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非谓语动词
“病句城”历险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模糊性词语在修辞中的运用
非谓语动词用法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