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8-03-28张永娜
张永娜
摘 要:乡风文明是乡村社会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与城市文明相比,乡风文明在人际交往、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治理模式、传统保留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乡村治理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但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变迁中,乡风文明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方面,社会的乱象、思想的保守、教育的落后等等,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D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078-03
“乡”是我国县以下一级的行政区域,这里应是泛指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地区。“乡风”,就是乡村地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并流行”[1]。乡风文明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特定地域人们的素质以及这种素质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这种素质及具体实践有着明显区别于城市文明的特点,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也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一、乡风文明区别于城市文明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乡村社会在社会文明方面越来越表现出与城市文明不同的特点。这里用“城市文明”来表述并不太准确,因为“城市”对应的应该是“乡村”,而“乡风”并不等同于“乡村”,“乡村”是一个社会综合概念,而“乡风”则是乡村社会一个方面的表现,因此,“乡风文明”包含于“乡村文明”,这里与“乡风文明”相对应的“城市文明”则具体指“城市文明”中关于城市风俗人情的方面。在风俗人情方面,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首先,从人际交往看,城市文明体现在生人交往中,而乡风文明则渗透于熟人关系中。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概念,并指出这是中国乡村社会长期以来的生活模式。在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非常简单,基本只局限于特定区域内,同一地域的人们,共饮一井水,同处一条街道,并且共同参与村中重大活动,拥有共同的生活经验,相似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关系亲密,并且互相帮助。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须承认乡村社会的熟人社会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开始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人们的关系圈不断扩大,人际交往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乡村之内,生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但与城市社会中,由于生活空间不断扩大而导致的生人交往为主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是,乡村社会内部由于乡村自治的政治模式、地域的限制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乡村社会内部的人际关系仍然以家庭、亲戚以及邻里等熟人之间的交往为主。从邢台地区来说,以发展较好的前南峪村为例,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全村人生活比较富裕,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但在乡村社会内部,一方面由于实行集体经济,自然排斥外来人口参与,据了解,前南峪地区男孩儿容易娶妻,但女孩儿多不愿外嫁,因此村庄内部成员流动性极小,另一方面,村民之间仍然拥有相似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以及工作环境等,并且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和乡村治理,因此,彼此之间仍然相互了解和熟悉。这是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另外,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熟人社会的模式更加稳定,人际关系自然也主要是熟人关系。乡风文明正是渗透于这种熟人关系中,村民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帮助,相较于城市文明,乡风文明更多了几分亲情——乡里乡亲[2]。
其次,城市文明重视知识和教育,乡风文明则更加重视劳动和技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传统的农业生产依据的是世代相传的生产经验和艰苦耐劳的毅力,因此传统乡村社会“培植了中国农民‘精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力,以助地力的求是务实的态度”以及“‘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的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3]。而从知识和教育来说,虽然百姓们普遍认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但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在乡村社会经济落后、教育条件欠缺的条件下,知识和教育对于农民来说只是一种“奢侈品”,另一方面,知识和教育是一种长远的投资,短期内并不能看到回报,反而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劳动和技术则是短期内就能得到回报,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眼前的利益更加重要。因此,与城市文明更重视知识和教育不同的是,乡风文明更加重视劳动和技术。
再次,城市文明尊重个性,而乡风文明更强调共性。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发展工商业,因此,更加强调个性和创新,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和灵魂。而乡村社会,一方面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压抑个性的,要求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符合现实政治,符合政治现实所需要的伦理规范,而且“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需要统一协调,只要依据代代相传的生产经验就可以进行生产,根本不需要个性和创新”[4]。另一方面,乡村社会的熟人社会形态也要求强调共性、压抑个性,个性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就好比“鹤立鸡群”,格格不入。因此,乡村社会更加强调共性。
复次,乡风文明具有乡村自治的基因。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自治为主。在中国古代社会,一向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是征收赋税和治理重大治安事件等,而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运作以及乡村秩序的维持等则主要依靠宗族、鄉绅等乡村组织和精英来完成,“统治者并没有具体规定县级以下的管理规则,地方治理基本上依赖的是惯例,或是统治者和地方社会的主动精神”[5]。而乡村士绅则由于在当地“有着不同寻常的声望、地位、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在乡村治理方面他们手里有着丰厚而独立的资源”[6],他们承担着“为民师表,移风易俗”的光荣使命,是维护乡村太平稳定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在地方精英引导下的自我治理,这种治理模式实现了乡村社会长期以来的传承和稳定,是传统乡风文明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乡村社会天然具备的自治基因。
最后,乡风文明更多更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共识。而从经济的视角看,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依托古代成熟的农业经济而形成的,而古代农业经济的载体是乡村。从这个意义上看,依托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明之根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因此,乡风文明中保留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邢台地区为例,邢臺地区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存,而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多保留在乡村地区,例如内丘神码是民间百姓所用的信仰祭祀用品,至今仍有保留,主要分布在内丘镇南双流村和金店镇魏家屯村及其他村镇。春节时当地居民把贴神灵马看得比贴春联还重要,许多农民特别是老太太,虽然一字不识,却认识神灵马,并讲得头头是道。还有南和传统民俗文化娱乐活动“抬黄杠”,是南和河郭一带流传下来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由南和县城北两个友好村:河郭村和贾宋村举办的,现在已成河北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活动。其他例如庙会文化、姓氏家族文化、武术文化、传统纺织技艺等等在邢台乡村地区都有遗存。
总之,与城市文明相比,乡风文明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乡村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中多次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乡风文明就是农村特点的具体体现,作为具有区别于城市文明的显著特点的乡村社会风俗文明,其在乡村治理中有着凝聚力量、促进和谐、引导自治、推动发展等积极作用,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繁荣。
首先,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凝聚乡村力量的作用。乡风文明根植于传统的熟人社会,习惯于熟人交往,村民之间拥有相似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以及工作环境,共同参与乡村集体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形成乡村共同体意识,这是乡村社会凝聚力的基础。近年来,乡村社会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正是源于乡风文明的这种特性,使村民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邢台地区也出现了很多这样集体致富的村庄,如以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旅游为标识的前南峪村,如打造了全国知名苹果品牌的岗底村,等等,都是在全体村民团结努力下取得的成就。国家在乡村治理中,可以加以适当的引导,通过乡村集体活动以及共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中传递国家的政策和发展农村的意愿,从而有效地将普通村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建设新农村。
其次,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促进乡村和谐的作用。一方面,乡村社会的熟人关系、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等都有利于增进人们的感情交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人们的距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乡村治理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乡风文明强调共性,虽然这种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不利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创新,但从另一方面看,通过加强对共性的合理引导,在乡风文明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价值导向,也有利于培育和谐的乡村社会共识,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再次,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引导乡村自治的作用。当前由于受到各种物质文明的冲击,农村醇厚的民风有解体的风险,各种刑事犯罪、民事纠纷、秩序紊乱现象频发,并呈上升趋势。而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仅仅依靠法律,社会控制成本将大大提高。因此,借助乡风文明的自治能力,通过乡村社会中的地方精英、族长、有威望的长者等乡村权威,充分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可以有效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实现乡村社会的自我调和,这样不但有利于惩戒违法犯罪等不道德行为,更能够“为民师表,移风易俗”,起到有效地净化乡村社会风气、提高村民道德水平的作用,有利于乡村的稳定。邢台市威县孙家寨村就存在这么一位地方精英,他是付宏伟,在几年前放弃百万年薪回村照顾老人,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十五为村里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做孝心饺子宴,来就餐的老人,从最初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一千多人,又称为“千叟宴”,付宏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孝道,也传递着他的孝道,现在付宏伟所在的河北威县孙家寨村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孝心村”,十里八乡的义工都纷纷加入了孝亲的行列,跟着他一起尽孝、行善。这是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
最后,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乡村社会要发展,乡风文明中所包含的绿色生态和传统文化两大优势资源是原生动力。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新农村建设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强调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这些都为当前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就是生产力,尤其是在加强保护传统文化的今天,乡风文明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就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乡风文明中的传统技艺、优秀文化、民风民俗,很多都可以进行商品开发、旅游开发。千姿百态的乡村传统文化为开展丰富的农村文化活动、进行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开发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邢台,南和的“抬黄杠”、隆尧的“尧山庙会”等民俗活动,河北梆子、招子鼓等音乐表演,洪拳、梅花拳等武术文化以及手工织布、根雕、草编等民间技艺,都可以进行开发,形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形象和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乡风文明对乡村治理的消极影响
乡风文明区别于城市文明的特点,一方面对乡村治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由于乡村社会发展的落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等原因,当前的乡风文明并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因此,给乡村社会的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不利于乡村社会的发展。
首先,当前的乡风文明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不利于乡村社会的治安与稳定。笔者曾就邢台地区各乡镇做过一项关于乡风文明的问卷调查,从宗教信仰、娱乐活动、家风教育等方面随机抽取了50个乡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乡村中盲目信教活动普遍存在。在调查中,81%的乡镇表示乡村存在盲目信教活动,并且现象普遍,这些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乡村信教者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宗教认识模糊,思想混乱,容易受到不法宗教分子蛊惑,甚至不同宗教派别互相排斥、对立,也会严重影响民众团结与乡村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第二,乡村娱乐活动单调且低俗。调查显示,村民主要的娱乐活动是打牌、看电视以及喝酒,有82.5%的乡镇表示看电视、打牌是村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其中尤其是打牌活动最为普遍,并且存在赌博行为,不仅存在于中老年村民中,在年轻人中也普遍存在,部分年轻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另外,村内打架斗殴等行为也是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都给乡村治安造成很大影响,不利于乡村社会的治理与稳定。
其次,乡村社会的保守与封建思想不利于新时期乡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稳则天下安”,乡村社会向来是强调保守与稳定的,由于乡村社会的封闭与落后,以及传统社会中一贯的自治模式,使乡村社会的保守思想非常濃厚,而且乡村社会在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残留了许多的封建思想,在当前信息高速发达、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保守或封建的思想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中央下达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都要求农民的思想观念也要发生深刻的变化,保守与封建的思想已经严重阻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引导其树立与现代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时代观念。
再次,乡村社会落后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影响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型农民的培育,新型农民一方面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观念,具备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这些都离不开知识和教育。但在当前乡风文明现状中,大部分农民仍然不重视知识和教育,虽然客观上他们认同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乡村教育的落后以及教育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造成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问题。在笔者的调查中,35%的乡镇表示大部分村民不能完成高中教育,49.5%的乡镇表示大部分村民能够完成高中教育,但大学生在乡村仍然是凤毛麟角。另外,乡村隔代教育现象普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依然严峻。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繁荣,教育问题不解决,乡村社会结构无法调整,新型农民无从培育,乡村社会发展后继无力。
四、结语
乡风文明是乡村社会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与城市文明相比,其在人际交往、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治理模式、传统保留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凝聚、和谐、自治与发展,但另一方面,在文明的冲突中,乡风文明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方面,社会的乱象、思想的保守、教育的落后,等等,都不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当前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风文明建设更迫在眉睫。政府在乡村治理中要注意引导乡风文明的建设,利用乡村社会的熟人关系,引导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乡村社会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乡村共识。同时,要重视乡村教育,习总书记曾说过:“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乡村的教育也要适应乡村的需要,注重基本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的教育,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农民。另外,乡村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但又要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这就要求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的同时,把乡村中传统文化的因素利用到乡村社会的发展中来,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总之,乡风文明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乡村社会要发展,乡风文明也要相应调整,乡风文明的发展必须从当前社会主义乡村的现实生活环境出发,保留有利于乡村治理的优秀传统,摒弃不利于乡村治理的不良因素,建设既保留优秀传统,又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当代中国乡风文明。
参考文献:
[1]董欢.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J].兰州学刊,2007(3).
[2]张祥晶.文明“冲突”:城市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
[3]高长江.乡村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设[J].中国乡村观察,1995(4).
[4]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晴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刘琼,张铭.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问题再认识[J].东岳论丛,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