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平等论
2018-03-28李冬俐
李冬俐
摘 要: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强调人类社会实现平等的客观性;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是由于建立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而导致人们共同的贫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重要特征是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平等目标。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平等;生产力;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015-04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而且它以唯物史观为依据,断言人类社会实现平等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为了早日实现平等,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单方面改变生产关系,结果是所建立的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导致人们共同的贫穷。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果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平等目标。
一、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平等。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因此,平等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当然,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并非社会主义首创。恩格斯曾指出,平等的观念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其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纵观人类平等思想史,在古希腊罗马平等思想、基督教平等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基础上,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又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两个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既继承了人类平等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又是人类平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第一次使人类平等思想成为科学的理论。它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强调人类实现平等的客观性,认为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社会关系才能逐渐趋向平等,因此断言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平等的主客体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实现平等需要具备主客体条件。所谓的客体条件或者说客观条件是建立公有制,以实现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主体条件或者说主观条件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私有制是人类社会诸多罪恶的根源,也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资产阶级社会,尽管统治者标榜包括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已经实现,但整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却是两极分化,人们的贫富非常悬殊,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即生产资料不归社会所有,而是归资本家个人所有。一旦私人占有了生产资料,追求私利的冲动促使资本家购买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劳动力,使得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资本家通过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按照价值法则的表面上的平等交换,取得了合法剥削雇佣劳动者的权利,也就是取得了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的权利。当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时候,社会财富就被少数人所拥有,就出现了一边是穷奢极欲的有产者阶级而另一边是穷困潦倒的无产者阶级这样的不平等的社会局面。两极分化是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社会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人们经济地位平等的条件。那么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第一步就是通过剥夺剥夺者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1]因此,建立公有制使得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被消灭了。由于人们平等地占有社会生产资料,也就有可能通过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进而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平等地取得对消费资料的消费权。所以说公有制是人们实现平等的客体条件。但是,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还只是人类社会实现平等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根据唯物史观,劳动力决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劳动能力等同的劳动者之间才能形成平等的社会关系。因此,如果还没有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还没有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力水平,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还存在着差别,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只能实现按劳分配原则,而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按劳分配原则还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权利。马克思曾经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个体现事实平等的分配原则设定了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人们不再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了;二是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三是随着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人们共有的集体财富已经非常巨大。而这三个基本条件都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分工才能消失,劳动才能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劳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才能充分涌流。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而人与人之间劳动能力的趋同不但实现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也为分配原则从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创造了主体条件。因为人们对按需分配的担心(即不同等的劳动却有着同等的消费权会引发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复存在,这时按劳分配本质上也就与按需分配相一致了。当人类社会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过渡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的时候,也就从形式平等阶段过渡到了事实平等的阶段。所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们实现平等的主体条件。
第二,经济平等与政治平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只有首先实现了人们的经济平等,才能真正实现人们的政治平等。恩格斯曾指出,平等不仅仅在国家领域中实行,还应当在经济领域中实行,而且,前者的平等是表面的,后者的平等才是实际的。近代以来,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对人权的首倡,以民主自由为口号,推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资产阶级社会最重要的政治观念,也是体现其政治平等的最耀眼的旗帜。但是,恩格斯深刻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资产阶级的平等,不但继续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普遍对立,而且劳动群众的贫穷和困苦成了社会的生存条件,因此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那么平等的要求就不能仅限于政治权利方面,也应当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不仅要消灭阶级特权,还要消灭阶级差别本身。列宁也曾指出:“但是,民主仅仅意味着形式上的平等。”[2]也就是说,由于在资产阶级社会,少数人占有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而大多数人却一无所有,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那么资产阶级社会仍然是一个贫富不等的社会。而贫富不均的社会,绝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平等的政治平等,一定是形式上的平等,或者说虚伪的平等。因此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要进行经济革命,把生产资料收归社会所有,建立公有制,消灭阶级,在人们经济平等的基础上再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质上已不同于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會主义法律保护的是所有人的共同财产,是为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而资产阶级法律所保护的是一部分人的私人财产,那么,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平等才是真正实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平等。
第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认为,自由是平等的内容,平等是自由的形式。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平等本质上体现的是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个体所拥有的选择自由,或者说,人们的活动范围不再有特殊的被动的限定,人们已经拥有了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劳动部门的自由,已经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憧憬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的理想。也就是说,如果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不但能够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即所有人都有能力进入平等关系的范围,也能够实现人的自由。那么,所谓自由是平等的内容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建立在由于获得了全面发展而每个人已经突破了社会分工的限制,能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劳动方式和劳动部门;而所谓平等是自由的形式是指劳动能力已经趋近的社會成员通过根据志趣从一个劳动部门任意转到另一个劳动部门的方式来展现一个理想社会的自由本质。
二、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实践
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史,本质上就是一部追求平等的历史。由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就不断单方面改变生产关系的现状,结果是建立在生产力没有长足发展基础上的平等,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普遍贫穷也只能是形式平等。今天,随着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倾倒,总结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就成为社会主义者的紧迫任务。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在用既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却试图不断单方面提高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而是胜利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特点:一是以既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二是开展工业化运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主要包括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其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结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制度基础,或者说生产关系基础。列宁曾指出,公有制建立后,由无产阶级和它所领导的农民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普遍的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也是社会主义胜利的保障,而且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同时,由列宁开启的工业化运动成为后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标志。列宁甚至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工业化运动确实创造了把小农经济基础变成大工业经济基础的条件,而且创造了实施社会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即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急于从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在生产力水平短时期内难以有较快提升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就不断提高生产关系的水平,开始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到中国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体现的都是人们期待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强烈愿望。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那么,现实的生产关系就不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与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冷战与较量,社会主义阵营遭遇了重大挫折。这样,不但平等理想没有实现,而且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了低谷。
第二,既实行按劳分配,又不安于按劳分配,期待早日实行按需分配,最终却建立了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尽管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社会主义者都知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分配制度进行过明确的论述,即这个阶段的分配原则只能是按劳分配,但在实践中他们却时刻想突破按劳分配制度,早日建立体现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按需分配制度。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候,就主张当把工厂收归国有后,全体居民要加入消费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同时又是产品销售合作社),并且由国家垄断粮食和其他必需品的贸易,苏维埃政府因此颁布了消费合作社的法令,而且一度让社会成员免费使用水、电、气等消费品。这种试图把社会成员的消费全部由政府包下来的政策,体现的是消灭商品与货币、人们平等消费的基本精神。而且,列宁还曾高度评价了星期六共产主义义务劳动,称之为共产主义的开端。斯大林所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其分配制度的基本精神类似于列宁的观点,甚至比列宁走得更远。斯大林尽管提出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他的重点不在“按劳分配”,而在于“各尽所能”,因为以他的观点,只要人们都尽其所能地劳动了,就可以平均地消费生活必需品了。因此斯大林与列宁一样,都在试图淡化按劳分配,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类似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含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平等理想就充分体现在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1958年开始他就一再强调按劳分配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法权,因此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缩小工资的等级差别,最好以供给制替代具有等级的工资体系。而人民公社所倡导的“共同劳动、平均消费”,才是社会主义。沿着这个思路,中国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不论是城市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还是农村公社的农民,其收入都保持在很低且大体一致的水平上,而且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往往高于脑力劳动者的收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证明,低水平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根本不可能建立理想中的按需分配制度,而所建立的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不但不可能实现平等,而且也不能有效调动起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长期缓慢发展,而且普遍的贫穷又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部分倾倒。
第三,长期的意识形态教育,人们接受了共同的贫穷就是社会主义平等的观念。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追求曾经深入人心,人们都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而自豪于社会主义的平等理想。但由于长期的强大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尽管普遍的贫穷只能导致形式上的平等,人们却不再反思这种所谓的“平等”的价值与意义,反而逐渐接受了共同的贫穷就是社会主义平等的观念。而这种强大的观念惯性,又阻碍了人们对现实社会制度与体制的深刻思考,直到苏联东欧发生了巨变,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邓小平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历史意义,才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价值,才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这就又回归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写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那么,它既不完全相同于经典社会主义所确定的实践标准,也不完全相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道路,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试图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通过计划经济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再是计划经济,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的观点,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就是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曾否定以商品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既造成了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也造成了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社会的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也是一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的社会结局。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避免社会的两极分化,这是因为它有个特点:通过其竞争机制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促劣变优,借助于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以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进而形成人们平等的劳动能力与社会地位。而且,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创造着人们劳动能力普遍发展的社会条件的同时,新科技革命正在创造着人们劳动能力普遍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现在正在经历着信息革命。在新科技革命时代,随着人类脑力的增强,人们的劳动方式从以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而知识或信息这种特殊的产品具有天然的共产主义性质,已不同于传统的物质生产资料和商品。知识的生产更易于社会化,而知识的享有也更易于均等化。因此,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更易于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随着人们的能力的趋同,最终按劳分配也就能够等同于按需分配,最终建立社会主义者所梦寐以求的体现事实平等的分配制度。当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平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劳动力决定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那么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就具备了实现的条件。
第二,试图通过平等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平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新科技革命时代,尽管资本主义社会也很重视对劳动者的教育,但其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因此其教育具有被动性,也是不可能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的优势在于,由于实行公有制,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属于全体社会成员,那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为了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就有条件实现平等教育,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认为教育是非生产活动,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错失了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要把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动用一切社会力量办好社会主义教育,办好小学、中学、大学,而且力争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都成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习近平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3]因此平等教育不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最终将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
第三,试图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传统意识形态所坚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延续。社会主义的初心是解放全人类,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因此,社會主义主张消灭私有制,社会财富归社会所有,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就要大力宣传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在青年人中树立为全人类平等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因此,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要认真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些重大问题。既然“革命理想高于天”,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平等理想,永远不忘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努力建成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每个人的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0.
[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