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竞造星:传统娱乐的“盗猎者”

2018-03-28董晓燚

电子竞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造星明星俱乐部

董晓燚

《偶像练习生》火了,这部从100个练习生中选出9人出道的综艺节目,再次掀起了“造星”的热潮,铺天盖地的热搜席卷了整个社交网络,粉丝们拉票的狂热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超级女声》。

即使电竞文化对新一代的青少年而言更有归属感,但是脱胎于传统体育项目就难免被之前的框架束缚,少年成名的电竞明星所背负的,并非只聚光灯和摄像机这么简单。

特殊性

素人摇身变成了娱乐圈新人,这是选秀节目一概的造星方式,依靠姣好的外貌和体态特征,训练以歌曲、舞蹈等多种综合实力,依托粉丝和媒体双重曝光,节目流量为这些选秀新人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让他们迅速发展了起来。“外形塑造+专业技能”是造星的标准配置,如果再有相关的话题人物,自然可以迅速得到认可。

资本市场的大量涌入给电竞圈带来了新的曙光,选手明星包装后带来的粉丝流量等价交换到了赞助商的广告费用和代言费用。俱乐部也乐于对选手进行包装,一方面可以留住大批量的粉丝,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收益。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撮合这件事情怎么样来看对于俱乐部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电竞选手由于本身具有的体育属性,对于“颜值”这件事情在造星中所占的比重自然淡化了许多,而更多的是依靠精湛的操作和成绩增加知名度。当电竞圈的商业模式成熟之后,新人选手们在刚一出道就具有了本身的商业价值。而这对于一部分的“硬核粉丝”而言缺少了最初他们认为源于体育精神的“纯粹感”。而本身更依赖于团队合作的电竞比赛除了需要考验选手个人水平之外,团队配合意识也同样不容忽略。

EDG的新人打野选手Haro在这一赛季接替了明星打野Clearlove的位置成为首发,但是一直以来成绩平平;RNG的新人ADC选手Able去年也曾因为犀利的走位被粉丝们给予厚望,在Uzi因伤缺赛的情况下作为首发出战春季赛,却也难再现当年在韩服“走A怪”的犀利操作。

缺乏相应的大赛经验,团队磨合时间过短等等问题成为了电竞新选手成长路上最大的阻碍,而前辈选手们在粉丝心中至高的地位也成为他们难以翻越的险峰。拿不出比明星选手更好的成绩,收获具有黏性极强的粉丝群体也就变的非常困难。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相比起明星而言较短,更新换代也就更快,所以一旦造星不及时,可能最终被浪潮淹没。

新奇感

“粉丝”这个词最早是在半开玩笑的语境中使用出来的,源于拉丁语的“fans”其本意就是疯狂。从19世纪末体育新闻媒体描述专业体育队的追随者开始,这个词很快就广泛的应用于任何体育活动和商业娱乐中,直至今日依然作为流量的代名词,粉丝数量直接衡量了明星的火热程度,成为了造星力量的中流砥柱。

71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分享过一个故事:EHOME在队伍有了成绩之后,特意请到了一个专业的包装团队给队员包装,拍摄一些高清的写真照片,作为EHOME的的形象对外宣传,而这一套写真照片,也最终奠定克820的粉丝地位,坐拥了令人垂涎的女粉丝数量。

這是最早的电竞造星,现在看来饱含着浓浓的年代感的这组写真在当时的电竞圈内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也是第一次将电竞选手明星化的尝试,耳目一新的形式让粉丝甚是买账。

但是在那个电竞市场冷淡的年代,造星运动其实影响的更多的是俱乐部的曝光度和人气,选手成为明星对于自身影响也并不会很多,没有资本市场愿意给粉丝经济买单,人气和流量无法转变成为细软。

在S7开始前,LPL的三支出征队伍联手《YOHO!GIRL》拍摄了一组写真,配合当时大火的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选手们脱掉了一成不变的队服,换上契合当下潮流的嘻哈穿着,在镜头前摆出各种造型。照片一经发出,立刻引燃了电竞粉丝们的激情,成功为S7做了预热。

依托既有的造星经验,电竞圈内长相俊朗的男生也在近几年凭借一流的操作水平收获了大批的女性粉丝,成为了俱乐部吸引粉丝的首要人选。除了拍摄相应的品牌赞助商的广告,俱乐部也配合经纪公司积极参与到各种优质的视频节目当中。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知名视频IP配合良好的视频内容以及各个直播平台在内的多档资源让为明星选手的孵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好感度

粉丝团体建立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并以其维持发展;粉丝团体的期望和种种约定俗成,也形塑着对内容意义的理解,同时塑造着粉丝自己的创造形式。这些写真照片被再次赋予了新的形式,手绘卡通形象、相关同人题材的周边产品以及海报的产生其实是在迎合粉丝自己内心的意志。

但是相比较于传统娱乐明星专辑、演唱会和写真等等丰富的周边产出,电竞明星可供发展的方向甚少,粉丝团体的数量自然也难以相提并论。所以为了收获到各个社会阶层的关注,俱乐部也在积极的配合产出一些出离赛事的二次内容,主动担任起了原生的粉丝团体该做的事情。

于是俱乐部开设相应的社交平台账号,甚至细分内部的每一个电竞项目,精准对位到不同的粉丝受众,产出包括比赛花絮、幕后故事和日常训练等娱乐性极强的内容,淡化专业比赛在日常报道中的权重,这成为了现阶段各个俱乐部对于内容产出默契的决定。

除此之外,俱乐部开设相关的周边商城,产出跟战队或队员强相关的周边产品,例如雨伞、背包、电脑外设等等日常生活用品来加固粉丝的依附性,提升在赛事之外的知名度。

不仅要“造星”,还要“固星”,当选手们拥有的粉丝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俱乐部就不需要再费尽心机去给选手“招纳”新的粉丝,粉丝们会产生一种自发性的趋势,主动去呈现给公众选手们更好的一面,而这个时候俱乐部只需要去积极配合粉丝们的需求,为选手们提供更多的可供曝光的途径,最大化的确保造星举措的最终成效。

猜你喜欢

造星明星俱乐部
“造星”有道(二)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女记者“造星”之死:哥是保安不是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