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

2018-03-28林乔青谢海娟

会计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境会计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

林乔青 谢海娟

【摘 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焦点话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引入和实施环境会计以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企业及时了解并予以改进,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中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面临企业环境会计理念缺失、环境会计法规体系缺失、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缺失和环境会计监管披露缺失的困境。基于此,文章在查阅相关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是政府应该积极培育企业环保意识并给予理论指导,借鉴美日经验健全环境会计法规体系,借鉴FASB制定环境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的建设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05-0007-03

引 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保护与治理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计划的同时,必须引入和实施环境会计以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样不但有利于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环境保护这一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环境会计的框架

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是一个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过程,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环境会计的框架包括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

(一)环境会计的确认

环境会计的确认,是指将企业经济活动和事项中与企业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确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1]。环境会计是传统会计与环境保护的集合,环境会计确认的对象,不仅包括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包括了企业生产和经营之外的一些活动,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以及环境开发等方面的活动。环境会计的确认必须满足一定的确认条件,如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

(二)环境会计的计量

环境会计计量主要分为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货币计量是指对与企业环境有关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的计量[1]。货币计量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地显示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等资金费用,进而有利于企业更加严格地实施环保绩效考察。非货币计量,是指对无法用货币计量予以全面反映的环境保护、开发治理等活动的计量。

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主要有现实市场法、虚拟市场法和比照市场法。现实市场法,就是按照目前市场现实价格对企业环境保护相关费用和成本进行计量。现实市场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即企业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带来的环境收益或损失存在现实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虚拟市场法,是在现实市场不存在现实价格和影子价格的情况下,假想存在一个理想的环境资源市场,并通过假想市场价格对企业环境资源进行计量。虚拟市场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为它的计量环境是人们根据自身经验虚拟出来的,因此精确度不高。比照市场法,是以一种替代品的价格作为参照物进行计量,比照市场法较现实市场法同样存在计量精确性不足的问题。

(三)环境会计的记录

企业环境会计的记录,需要围绕环境会计构成要素展开,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上述构成要素是环境会计记录的主要信息[1]。环境会计记录完成后,通过完整的环境会计程序对各类环境资产类账户进行全面核算,以便企业对环境保护、开发和整治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环境会计的报告

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是指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有关报告主体在环境责任、环境影响和环境业绩方面的信息[1]。目前,企业环境会计报告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实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独立环境信息报告模式。独立环境信息报告模式为独立的披露模式,由企业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环境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组成。二是改良的传统财务报告模式。改良的传统财务报告模式是财务会计报告与环境会计报告结合的模式。企业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基础上,结合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将环境固定资产、环境无形资产以及应收环境款等融入到财务会计报表中,以便能够相对清晰地反映企业环境活动会计信息。三是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报告模式。通过社会责任报告,企业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自身在环境保护、开发和治理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向社会公众和政府披露企业的环境保护信息[1]。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报告属于独立的信息披露机制,可以更为专业地反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同时有利于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困境

(一)企业环境会计理念缺失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是企業存在的主要目标。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企业有权利和义务对环境展开保护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以及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加强环境会计工作非常重要。

然而,目前多数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不强,环境会计理念亦非常欠缺。多数企业在污水废气净化设备的采购和使用上,更多的是以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准,很少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而主动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支出力度。在这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意识下,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企业的社会形象也难以得到有效维持。

(二)环境会计法规体系缺失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环境会计准则及指南,并对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予以了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本国企业环境会计提供了立法方面的支持,促进了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相比于发达国家,国内环境会计立法明显滞后,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现行的国内环境保护体系准则,主要以限制和约束企业污染为主,很少对企业环境开发和治理进行管控。

虽然,目前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企业的环境负债、环境污染等预计负债有所规定,但这些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规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并没有统一、清晰的思路对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进行规范和引导。环境会计法规体系的缺失,导致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建设止步不前,呈现较为滞后的局面。

(三)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缺失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包含了大量内容,如环境会计确认、环境会计计量方法、计量标准以及账户设置等,体系内各项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国内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环境会计,专家和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受特殊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权衡上,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需要进行研究和深入探讨,以探寻真正适合于我国经济现状的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明确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收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四)环境会计监管披露缺失

客观而言,目前国内环境会计监管和披露工作非常不到位,各部门对于企业信息披露问题管理上的缺失,导致企业对于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非常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面前,对国家现行环保法律法规阳奉阴违。而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考虑和权衡,对于地区企业的污染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环境污染行为更是变本加厉。

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披露监管制度,对企业所应披露的信息予以了明确规定,使得企业信息披露结果的真实性和价值性得到了可靠保障,企业环境活动信息也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传达给社会公众。而国内由于缺乏健全的环境会计披露监管制度,导致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非常低,大量企业环保信息无法真实、全面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同时,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付出也是少之又少。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

(一)强化环保意识与理论指导

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企业都采取粗放式的经营发展模式,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地方政府在强调政绩和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对地区企业经营行为的约束和控制,导致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提出,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对经济发展予以清醒的认识,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强化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地方政府在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方面,必须做好理论指导工作,积极培养企业的社会环保意识。由于目前国内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地方政府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认真借鉴国外政府在环境会计发展中的工作经验,在提升自身环保意识的同时,做好企业环保引导和环境会计知识普及工作。企业环境会计理论指导工作必须注重实效,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到企业中,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培训。从企业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地方政府都应做好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企业全员提升自身的环保积极性,为企业环境会计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二)健全环境会计法规体系

健全的环境会计法规体系是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日趋完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资源法》等,上述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环境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然而,涉及到具体的环境会计方面,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比较欠缺。

加强环境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企业环境会计实施,对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政府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即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战略要求,加强对相关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环境活动成本核算和计量工作。在具体的环境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上,政府可以借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经验,如日本的《环境会计指南》中,就对环境会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引导和规范。对此,我国可以予以积极的借鉴和学习,为企业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三)积极借鉴成熟的环境会计核算机制

环境会计核算机制的缺失,对企业环境会计的实施造成了直接影响。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专家和学者开始就环境会计核算机制进行大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其中,大量环境会计核算机制研究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难以满足国内环境会计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此,今后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机制的研究时,应就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予以明确的说明和规定,并充分明确环境会计的要素和账户设置问题。在相关标准的制定上,一方面要加强对发达国家成熟机制的借鉴和学习,如FASB《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号——或有事项会计》第14号解释公告中,就提到了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清理污染成本的资本化、损失值的合理估计等内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2];另一方面,必须深度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以免影响到环境会计核算机制的整体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会计电算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此,在环境会计核算过程中,也应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环境会计核算的精度和效率。在环境会计核算机制当中,也应加强对电算化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对环境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以提升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整体水平。

(四)完善环境会计监管披露机制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只有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才能在保证企业环境活动成本的同时,由社会公众监督环境保护及投资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充分提升企业环境会计实施水平,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负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而社会公众和政府对于企业环境活动的成本、收益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有相应的了解需求。对此,必须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的建设。

首先,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应明确企业的披露形式。目前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体系、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附加环境要素、社会责任人报告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附加环境元素是最为实用的一种方式,因此目前国内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已经拥有相对健全的体系,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融入环境元素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也相对更强。

其次,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中应明确所要披露的信息内容,并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同时紧密结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内容来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如设备采购支出、环境投资成本以及收益等。对于虚构和隐瞒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应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并适当给予资金罚款、停业整顿、限期整改等处罚。

【参考文献】

[1] 刘梅娟,李永强,吴屹菲,等.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1):66-72.

[2] 刘晓华,王华.市場环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信息质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7):111-124.

猜你喜欢

环境会计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