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播剧《延禧攻略》传播模式探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延禧攻略璎珞延禧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 泸州 646100)

自上线以来,《延禧攻略》播放热度居高不下,连续27天霸榜各大数据榜单,截至目前,该剧在爱奇艺平台总播放量已超过150亿,成为2018年当之无愧的爆款大剧,率先拿下“剧王”称号。该剧的海外发行已经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销往亚洲各地。本文将从制作、受众、市场等方面分析《延禧攻略》成功的原因,希望通过探讨给未来的电视剧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制作模式

(一)内容为王,剧情紧凑不拖沓

无论是历经多次重播仍可拿下白天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一的《还珠格格》,还是刻画出复杂人性描绘宫廷女子群像的《金枝欲孽》,又或者是制作精良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甄嬛传》,都证明了宫斗剧是电视剧市场的常青树。在已成熟的类型剧模式中,如何脱颖而出,拍出新意,《延禧攻略》紧凑、精彩的剧情居功至伟。

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蒂将情节模式概括为三十六种,而魏璎珞为姐姐复仇与为皇后复仇的模式都属于其中复仇模式中的“为姐妹被奸污而复仇”和“为朋友被杀或受损害而复仇”。该剧围绕着两次复仇,讲述了魏璎珞从一个为姐姐寻求公道的下层宫女到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剧情上一反宫斗剧的冗长黑暗,女主角从传统的“白莲花”到“黑莲花”,一路“升级打怪”,智商在线、有仇报仇,绝不拖泥带水。这样节奏飞快的“爽剧”模式,让观众投入其中,大呼过瘾。

(二)角色饱满,演技精湛口碑好

剧中人物是否为观众所喜爱,也是衡量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金枝欲孽》中的嘉庆帝还是《甄嬛传》中的雍正帝,都像是背景板,没有太大的存在感。演员聂远两次扮演乾隆,一次是在《天下粮仓》中饰演刚登基的乾隆,青涩稚嫩但拥有君临天下的气势,有大智慧、大才华;另一次就是在《延禧攻略》中扮演30岁的乾隆,毒舌自恋却又勤于治国。同一个人物,却展现了不同的演绎,并且收获了“大猪蹄子”的昵称。

与其他宫斗剧中老谋深算、道貌岸然的皇后不同,剧中富察皇后端庄纯善、温良恭俭,被称为“小天使”。“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剧中富察皇后之死,代表了人性中美好善良的毁灭,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各地观众纷纷伤心不已。有趣的是,皇后的扮演者秦岚上一个广为所知的荧幕形象是《还珠格格》中的“知画”,从被人厌恶的“知画”到深受喜爱的皇后,角色魅力不可谓不大。

除此之外,从恬淡不争到腹黑隐忍,最后彻底黑化的娴妃饰演者佘诗曼,演技被网民称赞“不靠烟熏妆就能黑化”。从嚣张跋扈到可悲可叹的高贵妃,刚开始被网民群嘲,随着剧情发展也成为了人气角色,让观众又恨又爱。

(三)制作精良,传统文化有魅力

评价一部电视剧优秀与否,除了剧情、人物外,还包括服装、化妆、道具等在内的制作水准高低。为了贴合历史风貌,《延禧攻略》剧组对于乾隆年间的场景、人物造型、配饰、器具等一系列道具进行了精雕细琢,将昆曲、刺绣、绒花、缂丝技术、打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剧中,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清代宫廷画卷。剧中人物的服饰非常考究,既为剧情服务,又展现人物性格;剧中色调的灵感多数来自中国国画的绢本设色,体现了深沉厚重的古朴质感。画面和构图以及考究细腻的服饰的确称得上是“精美厚重”。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剧中,唤起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而其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做到了向国外用户输送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内涵的优质内容,真正实现了中国特色文化的海外输出。

二、受众分析

(一)一秒入戏,审美心理做主导

畅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对最广大的目标受众群体的心理与情绪有着精确的把握。宫斗剧的受众往往是女性观众,但《延禧攻略》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还是在于它的受众面广,可以说是全民的狂欢,这一点与20年前的《还珠格格》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观众从痴迷于横冲直撞不守规矩+靠傻白甜收获大boss恩宠的“小燕子”,到喜欢有智谋、有心机,能利用规则却又超越规则,擅长以恶制恶的“魏璎珞”。“不知不觉中把我自己的人格和感情投射到(或转移到)对象当中,与对象融为一体”,本剧的爽文模式,完美契合了现代人高压下对于理想人生的心理需求,直来直去君子报仇一秒不等的情节能让观众“移情”。

另外,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受众,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跨越阶层,实现逆袭,但魏璎珞可以,这实际上一种自我欲望与缺憾在他人身上的投射,达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所说的“替代性满足”。

(二)时代变迁,观剧方式在变革

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在内地播放时最高收视率达到62.8%,而2017年年度冠军《人民的名义》的最高收视率只有8.10%。这意味着观众主体、观剧方式都随着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代表着,收视率已经不是衡量电视剧的最重要的标准。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观剧”成为了观众的主要选择。

视频网站的不断成熟,尤其是弹幕模式和倍速播放的创新;社交平台的推广效应,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豆瓣,都已经成为每个电视剧制作方宣传的重要阵地。“保洁与保安的爱情” “大猪蹄子” “尔晴客死越南”等弹幕、吐槽,还有播出期间频上微博热搜的剧情相关,以及反派人物的表情包都为《延禧攻略》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助力。

(三)实用主导,职场攻略最畅销

从底层宫女到令皇贵妃,一路开挂的魏璎珞职场晋升攻略,成为广大KOL(关键意见领袖)不断渲染的题材。这给许多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如剧中的女主人公一样通过“斗争”上位的职场白领提供了一条职场之路,例如隐忍、联众等剧中所含心计、权术方面的技巧。

另一方面,制作的用心和精良使得“延禧仿妆” “延禧莫兰迪色调”被美学用户推崇,“绛唇妆” “一耳三钳” “手串材质及身份体现” “后宫官服美学”等通过小红书、美妆达人的精准覆盖,使得延禧式fashion成为全球时下最流行的icon。

目前,《延禧攻略》的微信指数已突破1000万,微指数峰值达279.8万,百度指数峰值也达57万,登上微博热搜榜133次,还是知乎、抖音、小红书、b站热搜榜的常客。

三、市场导向

(一)独立自强,“大女主”带来新诠释

现象级神剧《甄嬛传》撕开了以女性为绝对女主角的口子,至此,各式各样的女主角占领屏幕,逐渐形成了一个井喷期;《武媚娘传奇》《芈月传》《花千骨》《我的前半生》《那年花开月正圆》《楚乔传》等轮番上阵,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缭乱。

但无论是古装、仙侠、奇幻、宫斗,这些电视剧都没有跳出“言情”的窠臼,披着大女主的外衣,本质还是“玛丽苏”,女主角还是依靠众多男性角色的爱慕、帮助才能取得成功。

而在《延禧攻略》中,魏璎珞一开始就是一个“狠人”,前12集中,女主角已经完成了对其他宫嫔的“七杀”。而这些“战绩”基本都是她单枪匹马,下套配挖坑,威逼加恐吓,一个人拼下来的。从绣坊、长春宫、辛者库到延禧宫,魏璎珞的升迁路径,也被网友戏称“干一行爱一行” “行行都是标兵”。剧中展现出来的睿智、独立、自信、自强的女性之美,也成为现代女性解放成就的生动诠释。

(二)思路清晰,低片酬撬动大收益

口碑不错的《天盛长歌》在湖南卫视播放收视遇冷,已跌破卫视近二十年来最低;知名导演张黎的《武动乾坤》,不仅收视不佳,网络播放量也十分平常;从立项之初就备受瞩目的“剧王”《如懿传》上星无望,转为网播后差评如潮,饱受争议。

相比《天盛长歌》《如懿传》等动辄上亿的演员片酬,《延禧攻略》片酬2400万,只占总成本的8%。没有大牌演员、没有大导演、没有大IP,《延禧攻略》专注作品质量、打破“流量”迷信,用精致画面、精彩剧情、精湛演技,完美逆袭,赢得了全面胜利。

四、结语

2018年,多部大剧折戟沉沙,影视剧颓势渐显,这意味着向来被看作朝阳产业的影视剧市场,已步入低潮期。而《延禧攻略》的成功也再次证明了,只有当片酬和制作成本真正回落到合理水平,把更多预算投入制作层面,再重新研究变化的观众群体,才能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延禧攻略璎珞延禧
离婚吧,霍先生
离婚吧,霍先生
璎珞:聚八方珍宝,饰流光仙裳
借力网剧“爆款”《延禧攻略》“火”上荧屏
测你会足《延禧攻略》中的哪个角色
调查
《延禧攻略》爆红背后:进击的“于正成功学”
《延禧攻略》于正要靠“黑莲花”洗白? 还是逃不过下饭剧的命运
《延禧攻略》开播发布会 聂远揭佘诗曼“心机”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