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8-03-28李桂华
李桂华
(四平市地直街学校,吉林 四平 136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1](P85)。开展教育扶贫,特别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是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扶贫的理论探析
在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减贫时,注意到了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教育扶贫思想。在国内,有关学者通过对区域性贫困的分析研究,同样认为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利于改善经济环境,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由此可见,教育扶贫研究,是建立在广泛认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即承认教育的扶贫功能这一基础之上的。
(一)贫困与教育的多维关系分析
1998年,联合国对贫困作出界定——贫困即意味着缺乏有效地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维持温饱、无法享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没有权利、被排斥在群体生活之外。而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较多,比较突出的是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比较普遍的是缺资金、缺技术,比较常见的是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2]因此,教育既是贫困的内容,也是贫困的原因;既是脱贫的目标,也是脱贫的手段。
从经济的视角看,贫困的成因,既有自然资源因素,又有人力资本因素。经济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人,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往往并不是因为物质资源的匮乏,而是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生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力商品化水平,以摆脱贫困。[3]
从政治的视角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旧时代,统治者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依然有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区分。社会制度的缺失,包括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均衡、权利分配不公等人为因素,造成了贫困人口缺乏支配足够食物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乏主要来源于权利的贫困。因此,应当通过教育重建个人能力,扩大贫困人口自由选择的机会,提高收入并摆脱贫困。
从文化的视角看,贫困人口因为贫穷而形成的独特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使得他们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疏离与隔膜,并衍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所谓贫困文化,主要体现为贫困人群的心理定势、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非物质形式。由于贫困文化具有“自己的结构和机理”,因而难以通过一时的物质贫困的消除而根除。所以应通过教育改变贫困人群的“安贫”思想,进而重建贫困人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4]
从社会的视角看,以教育差距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不均等,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并催生了新的贫困群体,亦即导致了贫困的再生产。贫困的世代传递,反映了社会代际之间垂直流动率及流动机制的问题,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贫困将更多受到代际传递影响。而教育作为一种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在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权利均衡,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通过以教治贫,可以有效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5]
(二)教育扶贫的内涵
上个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初衷,就是力图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国民生计问题。同样,现代教育家晏阳初关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的思想,也为当代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1997年,学者林乘东首次提出了教育扶贫论,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斩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
教育扶贫主要是指针对贫困地区致贫的教育因素,切实加大作用于贫困人口的教育资源投入和资助,努力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进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扶贫方式。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事业的扶贫,即扶教育之贫;二是通过教育对其他事业的扶贫,即以教育扶贫。教育扶贫的主体,主要是指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构成的教育大系统,也应当包括有教育扶贫投入的其他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机构。教育扶贫的客体,主要是贫困人群,也包括贫困地区承担教育职能的相关机构。教育扶贫的主要功能,一是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生存生产生活能力,从而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二是可以解决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差、硬件设施缺乏、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三)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透视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关于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P85)发展教育脱贫即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五个重要路径之一。
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根本工作机制。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6]。毋庸置疑,这“六个精准”要求也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扶贫中。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要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加强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保障。相对于过去的粗放型扶贫,精准扶贫更强调根据导致贫困的具体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方法和措施,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这也是保证教育扶贫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根本遵循。
二、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教育扶贫实践是教育扶贫政策的具体落实,这里以四平市铁西区地直街小学教育扶贫活动为案例,在精准扶贫价值理念和精神指引下,分析总结教育扶贫的实践和启示。
(一)教育扶贫的实践案例
1.精准定向。地直街小学的教育扶贫是全方位的,既扶“贫困”生,也扶“学困”生——学习上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既扶困难学生,也扶困难教师(包括退休教师);既扶校内困难学生,也扶校外困难学生——与双辽实验小学结成了帮扶联谊学校。教育扶贫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基本做到应扶尽扶。在帮扶“学困”生方面,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放弃。大多数班主任都能够利用休息时间或假期为“学困”生辅导功课,实实在在为“学困”的孩子解决问题。
2.精准识别。每个新学年的开学初,学校都会在近三千名学生中精准筛查,找出有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双困”生,并了解他们“双困”的原因。对于筛查后经过核实、家庭确有贫困的学生,实行跟踪帮扶、精准帮扶。从2016年起,学校开始建立贫困生和“学困”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案”。后来,在贫困生档案中又加入了本人照片和社会救助及学校帮扶人的具体资助情况,贫困学生档案更加精准细化。同时,参照校内的精准识别方式,对结对帮扶的双辽实验小学贫困学生也建立了帮扶档案。
3.精准对接。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精准确定帮扶方式。有“一对一”帮扶,学校每名党员教师都帮扶一名贫困学生;有“一对二”帮扶,每名学校领导在帮扶一名本校贫困学生的同时,还帮扶一名双辽实验小学的贫困学生;有“二对一”帮扶,每一名特困学生都由两名党员教师帮扶;有“三对一”帮扶,对于“双困”生,采取了领导、班主任和班干部三位一体的帮扶形式:领导负责经济上、学习上的全方位帮扶,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帮扶,班干部负责了解“双困”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跟“双困”生做好朋友,提高被帮扶学生的自信,发现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素马上跟班主任联系,让校领导和班主任及时进行教育、关爱和帮助,大大增强了帮扶效果。与此同时,及时对接结对帮扶联谊学校双辽实验小学,除了对其教学设施、薄弱学科进行帮扶外,还共同开展一些党务、教师和少先队活动,促进两校共同成长。
4.精准施策。在机制建设上,学校党支部负责扶贫方案的制定、扶贫资金流向和扶贫工作具体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会负责困难教师帮扶,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困难学生帮扶,形成了学校党支部负总责、工会和少先队大队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在载体建设上,在学校领导班子中开展了“关注成长、奉献爱心”活动。2017年,17名中层以上校领导捐助物品合计金额8000余元。在全体党员教师中开展了“党员教师送温暖、精准扶贫暖人心”活动和“爱心助学、梦想起航”主题党日党员教师扶贫现场对接活动。在平台建设上,成立了地直街小学爱心基金会,统一管理捐助的资金,并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贫困学生购买书籍或者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同时,加强扶贫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学期初教师向爱心基金会捐款后,学校要公布具体金额。期末帮扶工作结束后,每笔支出款项要向全体教师公示。
5.精准推介。全校教师在对学生献出关爱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热情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助。通过学校和教师的沟通联系,共建单位某部队七名官兵为一名贫困学生的家庭送去了面粉、豆油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四平市“好人公益协会”会长为一名贫困学生捐款;迎宾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为10名贫困学生送来了学习用品;若水爱心协会十余人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为每名学生购买了衣服、帽子、手套、书包等生活学习用品。
(二)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通过考察地直街小学的教育扶贫实践,加之对其他学校以及帮扶联谊学校有关情况的了解,总结当前教育扶贫成效,笔者认为教育扶贫的实践中大致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贫困家庭自身问题。一些贫困家庭的家长随遇而安,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不鼓励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二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学校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城区相比差距较大,留不住人,特别是音、体、美、英语等薄弱学科专任教师相对短缺。三是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贫困地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义务教育存在城镇挤、农村空的现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教育扶贫政策实施问题。扶贫政策“一刀切”,致使有些特困家庭的子女享受平均的扶贫政策,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五是教育扶贫合作机制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教育扶贫与其他领域、方式扶贫的关系,进而形成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教育扶贫的实践启示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教育扶贫,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持续发力、协同推进,坚决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努力在更好发挥教育服务和支撑脱贫攻坚作用的同时,实现教育自身加快发展。二要聚焦重点任务。继续对各级各类教育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及时补充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优先满足贫困地区需求。三要强化推进措施。推动各地结合户籍、学籍等系统数据,对本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进行动态精准跟踪管理,不让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确保政策扶持不落一人、项目支持不少一校、工作任务不落一项。四要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发展基础教育、推进教育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落实重点任务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强化督导督查。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树立推广典型,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结语
教育扶贫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实践能够丰富发展理论。从地直街小学的教育扶贫实践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个集体的力量、哪怕是一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学校,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具体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措施,就一定能够按时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刘永富.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N].人民日报,2016-01-11(07).
[3]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下的生计脆弱——基于武陵山区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4]吴理财.论贫困文化[J].社会,2001(8).
[5]单丽卿.教育差距与权利贫困——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困境的讨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3).
[6]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