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03-28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多语种语种外语

戴 慧

(长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改革开放给予中国外语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中国多语言教育带来的机会要比改革开放大得多”。随着“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大规模对外投资促使外语人才需求结构产生变化,需求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时代和发展方向及时思考,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战略贡献力量的国际化外语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

一、外语教育转型及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际化外语人才需求不断提升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及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只有构建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才能够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经济全方位开放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区域经济合作及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让语言服务及语言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国际产能合作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国企业开启大踏步走出去新模式。未来更深层、宽领域和高合作效率的对外合作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其次,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中俄蒙”“中巴”“孟中印缅”等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涉及投资8900亿美元,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其三,在出版与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计划的推动下,新闻出版海外分支机构大量设立,政府互译工程等项目正在实施;其四,教育国际化推进速度迅猛,来华留学生呈递增趋势,大学国际化办学走进新的阶段。

在此形势下,高等外语教育及外语人才培养的层次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外语高层次人才需求数量快速增长,中低端外语人才的需求势必越来越少,高端外语人才供不应求;其次,外语教育语种有待进一步扩大,通晓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及东北亚国家语种的人才稀缺,相关国家的语言文化课程亟待开发;其三,亟需“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外语专业只有走与其它学科结合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发展。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并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专门人才成为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面对新情况和新要求,以人才培养为最重要使命及责任的高校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当前外语教学、多语言教学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对外语人才越来越高的需求与我们发展不平衡不饱和之间的矛盾。”自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双一流”高校外国语言学科及相关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项目上为新形势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范例。然而,全国有外语专业并承担外语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数量庞大,层次规模、培养定位各不相同。“双一流”院校与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社会需求方面存在差异,一流院校的有些做法是地方高校难以复制的。许多一般院校外语人才培养体系滞后,教师队伍规模严重不足,因此“应当主动适应变化,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确保外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变。秉承‘开放、融合、多元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融合、以多元质量目标为导向培养新型外语人才。”[1]

(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外语人才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的操作总纲及合作重点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2017年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人才是目前推进“一带一路”急需解决的问题,语言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当前存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结构单一、国际化水平较低、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交流不足等问题,而实现“五通”的关键是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1.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

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之前,亚洲各国累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近8万亿美元,涉及989个交通运输和88个能源跨境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需要大量懂外语的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及经济管理方面人才。

2.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是重点内容和重要支撑

区域性的贸易往来及良好秩序的形成需要大量国际贸易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总量约占全球的1/3。区域国家贸易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2012年各国的外贸依存度为34.5%,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3.9%及6.2%,比全球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6和3.4个百分点。未来十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规模有望提升至1/3左右,这需要大量懂得资本运作、货币流通、贸易规则制定、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

3.政策沟通及民心相通是“五通”中最不易实现的方面

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是“五通”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需要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民心社情的人才去实现。当前“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且不断有国家地区陆续参与进来。多数国家国情复杂,民间需求及广泛民意需要深入全面了解;地区、阶层、宗教派系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误解误判。懂得当地语言,并具有较好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以民间人士、文化使者的身份往来于各国间,成为解决以上问题、达到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径。

随着“五通”建设的不断推进,“语言铺路”和“语言先行”愈发显得客观而紧迫。人才培养,尤其是外语人才的培养仍然是未来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国内“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未能满足全方位需求。解决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及策略方法问题既是对全球化时代的回应,也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2.2.2 改进的粗粒度划分AP聚类 通过利用类内和类间距离来构造样本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使得聚类算法能同时考虑到样本类内的紧密程度和样本类间的离散程度.假定有n个数据,这些数据点构成N×N的相似度矩阵S′,S′(i, j) 即为样本数据点i和j之间的相似度,根据公式(9)可得:

(三)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的其他动因

首先,外语多样化需求增多。不同部门行业需要专业的外语人才,通用外语人才需求逐渐降低。以语言学习为驱动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多语种——尤其英语作为汲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要求增加。以2011年对上海四所大学学生所作英语学习需求调查为例,“56.5%有选修全英语或双语课程需求;69%有用英语读本专业文献和文章的需求;62.9%需要用英语听国外专家的讲座或讲课,58.1%有出国留学或作为联合培养学生出国学习的需要。”[2]

其次,中学双语能力建设逼迫本科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作出改革。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新的中学课标,中学需要双语能力建设。日、俄、德、法、西等语种已进入中学教学,中小学外语教育已进入多语言发展阶段,双语能力建设未来将占主导地位。

再次,对新技术和新媒介的理解与把握。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云平台、云计算、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为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带来机遇。学校应当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借助平台实现改革。

二、高校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根据需求及特色定位,实现培养目标分类改革

过去外语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语言知识,侧重以下三类人才为培养目标:高级翻译人才;以语言文学、翻译、经贸为目标的外语专业人才;以公共外语及第二外语为支撑,对非外语专业学生进行外语能力建设的人才。

为了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建设的步伐,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助力中国全面“走出去”,重中之重是对培养目标作出调整。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应以如下五个分类目标为指向:外国语言文学人才(侧重语言文学);复语型人才(侧重语种复合);复合型人才(方向多元,外语+专业);高级研究人才(侧重区域国别研究);其他学科外语能力建设(专业+外语,多语种)。这一分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与语言规划、语言服务产业等相适应和匹配,是接下来制定政策、落实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统领和依据。五种类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如下:(下文中,“通用语种=英语”,“非通用语种=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多语种=精通两门以上语言”,“+”指互通互联)

1.通用语种及非通用语种的语言文学人才

强调培养具有语言和文学知识、国情知识、跨文化知识及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2.复语型人才

3.复合型人才,即“多语种+”人才

这是多语种和跨学科的人才,即“会语言、通国情、精领域”[3]。具体包括:(1)国际金融贸易法律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通用语(非通用语)+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学、管理学等)”;(2)国际组织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多语种+国际政治(金融、贸易、法律),多语种+区域国别知识”;(3)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多语种+新闻传媒;或新闻传媒专业+多语种”;(4)对外汉语教育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多语种+对外汉语专业,或对外汉语专业+多语种”。

4.高级别研究人才

此类人才培养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涉及高端紧缺的语言文学研究人才、跨文化人才、复合型人才及区域国别的研究型人才,遵循“国际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科研项目+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1)语言文学研究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语言文学+区域国别知识”,注重人文素养及批判创新型思维的养成;(2)跨文化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多语种+跨文化知识+文化推介能力”;(3)高端复合型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多语种+专业知识+管理能力”;(4)高端区域国别人才:知识能力要求为“国际政治+多语种+研究能力”,强调国际战略能力及参与全球治理。

适应“一带一路”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总体能力要求为——语言能力、文学与文化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国情研判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用外语讲中国内容。以上能力的实现需要在新的课程教育中融入,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实现,在学生跨专业多选择的权利中提升。外语人才知识能力的素质要求为高校外语专业在各自办学特点及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规划培养路径、建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二)对接新的国家标准,革新多样化培养路径

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应当遵循“多元化”“多层次”及“多方位”的实施路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阶段性特征。“多元化”体现为培养方式平台多元;“多层次”要兼顾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国家需求与地方需求、精英卓越人才与优质人才的差异性;“多方位”体现为广开渠道,发挥政府、社会资源的全方位参与及支撑作用。如以建设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为目标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了“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外语卓越人才、国际公务员人才、卓越涉外法学人才、多语种新闻人才、媒介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等培养模式改革”[3],架构起立体多元的学生成才通道。201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卓越人才基地成立,至今共开设19个非通用外语专业与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全面打造国家级非通用语发展战略基地,增设国别及地区语种14个。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中欧语系和非通用语学院。由此可见,“双一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探索及创新性尝试方面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为一般院校提供了改革思路。与部属及重点院校相比,地方及一般高校数量众多,占比超过全国高校总数的95%,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由于区位、资源及政策等原因,地方高校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多层次多元化探索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突出特色

应设置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群,突出特色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

首先,合理规划学科教育与技能训练比例。以英语专业为例,现行教学大纲中强调语言技能训练,而对专业知识及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相对较低。这种做法虽然对一般院校英语专业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对于中学已经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学科专业学习的能力。因而应当增加文学文化、思辨创新及国情研判的专业知识性课程。

其次,解决课程横向宽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及人文素养提升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本质所在。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其他类院校若当前存在学科结构限制,应当多引进通识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第三,强化母语教育,坚持文化自信。新时期下的外语人才如果没有良好的母语基础和人文素养,就无法谈及跨文化交往的能力和自信,称不上是合格的外语人才。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同时,强化母语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实现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2.强化思维训练,改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强调学生思辨及思维能力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实验。通过增加互动实践、启发引导、课内外结合及拓展活动等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强调“思辨能力”是学生核心能力之一及检验外语教学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教师不断学习思辨教学策略,结合自身课堂实际进行尝试,以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3.实现学科发展的交叉融合,推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相关学科分布广泛,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和融合。应打破现有的学科布局,探索以外语为基座的多学科“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路径;招收不同专业学生攻读多学科研究生学位;学生与导师整合于“一带一路”研究院,实施多学科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实行“多语种课程+专业”或“专业+多语种课程”模式,例如精通俄语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可由以下两条路径实现:在外语学院的俄语专业框架下设置国际政治方向,或在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政治专业框架下设置俄语方向。课程设置中除了增加通识课程外,海外学习、实习或者研修经历是各类别人才都应具备的,这是扩展学术领域、增强国际视野及跨文化能力的必须条件。

(三)适应新技术,优化学习环境,提高信息素养

新技术新媒介有利于增加人才培养的硬实力。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进入“4.0时代”[4],信息化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不可缺少的成分。统一教学/学习信息空间是人才培养重要支撑和呼应体系,因此应在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络两个维度上拓展统一信息空间建设。校园网络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学习平台,包括多媒体课件系统,实时辅导系统、非实时讨论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在线测试系统。(2)教学/学习资源平台,包括各类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试题库。(3)教学/学习管理平台,包括多媒体课件系统、实时辅导系统及非实时讨论系统等。在各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尤为重要。各个层次的网络精品视频资源课程、外语慕课平台可以让短时间没有师资的学校从有课程资源的学校引进课程,解决学科建设的紧迫问题。开放、互动及共享的信息化新型教学/学习模式的形成,能够促进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四)增强服务意识,设置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践环境,实现学、研、产、用一体化

增加校企合作,校内外国内外联合,实现资源整合,精准对接多层次人才培养。突破学校教育的单一人才培养机制,让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人才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必要时实施企业“订单式”培养;与沿线国家实行国际教育合作,产业与院校对接,科技工程项目与语言文化等软硬结合;探索建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加强与国际机构及海外大企业的联系,增加实习及合作的机会。通过暑期实习等各类实习项目让学生可以较早了解国际机构及海外企业间的运作方式及文化汲取和推广方式,提高学生国际多元环境适应力、国际活动能力及未来海外就业的优势。

(五)以常态机制方式加强与同类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思路,探寻对策及出路

国内知名高校的做法已见显著成效。上海外国语大学建设了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师生为核心”的国际化办学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多语种为基础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与世界知名高校合作建设教学及科研机构,设计多层次、多种类的外国专家项目,打造校内国际学术共同体,鼓励外国专家及高水平研究生参与学校各类科研活动。大连外国语大学积极实施开放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世界87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建设展开各项工作。在师资培养方面,北外加大非通用语种的师资培养规模和力度,为语种及学科的布局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为小语种特需人才师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小语种教师到对象国家访学、考察及培训,给予小语种教师在教材编写、课程改革方面更多空间,促进了教法的升级优化。

三、结语

当前高校外语教育处在转型期,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唯有深入研究、分析现状,才能找出努力方向,提出适宜的对策。新形势下,高校外语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服务国家发展是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为国家战略做好人才储备并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绍杰.践行开放性、融合性和多元观的外语人才培养理念[J].现代外语,2015(1).

[2]蔡基刚.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9).

[3]赵阳.一带一路背景下多语种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85-86.

[4]许海玉.培养一带一路需要的国际化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5-12-16.

猜你喜欢

多语种语种外语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浅谈小语种的学习方法和就业方向
多语种《中级军事汉语》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指导思想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
从英语硕士到法国博士——我的留学规划和多语种学习之路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