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思考

2018-03-28丁赛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矛盾物质时代

丁赛男,翟 岩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转化,即由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生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判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根据中国现实国情的变化所作出的科学论断。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方面,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达到小康;政治方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各项监督机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层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大批惠民政策措施得以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文化建设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理论创新,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治理力度明显加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全方位成就,这些成就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中国在取得飞跃式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污染。自然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社会环境污染,主要包括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腐败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0.3暴涨到2016年的0.465,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收入分配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如果不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以有效遏制,必将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

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相应的是,社会腐败问题十分突出。在党的十八大以前,我国腐败交易活动呈逐步上升之势,半数以上为多次重复交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深得人心。”[1]社会腐败,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腐败,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通过各种措施严厉打击腐败,坚持以零容忍态度重拳反腐,取得了重大成绩,重新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虽然出现了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取得的成绩还是主要的,解决了十几亿人温饱问题,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需求已经从物质文化领域向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扩展和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同时把握时代矛盾特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作出的科学论断。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背景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系统、专门地论述矛盾问题,但他们的很多著作中内蕴着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看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矛盾始终贯穿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矛盾的思想,完整地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概念。他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因为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320。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方位建设。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也没有变,所以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并不意味着我国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它与旧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相比,是其自身在层次、水平上的提升。毛泽东指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2]323在新时代以前,人们也有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但那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最主要、最突出的需求就是物质文化需求,所以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在基本得到物质文化满足的同时,开始更多地期盼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生活需求的范围更广泛、层次更高,逐渐取代物质文化需求而成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但这绝不意味着物质需求消失了,其只是退到了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正如毛泽东所说,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次要矛盾逐步发展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转化为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继承发扬毛泽东思想,基于现实国情,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了最新判断。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是我国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背景之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激励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国内各行业百废待兴,人民的需求更多集中在物质和安全方面,也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在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更加期盼优美的生活环境,渴望公平正义,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这时需求就上升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总量不足、生产力落后,有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但有些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严重滞后,这体现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容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心。解决好主要矛盾,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

从改革开放直至今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人均GDP从1978年的1027.5元增长到596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7年的36396元。通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我国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开始追求和憧憬更加美好的生活。物质文化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基础需求,随着需求层次日趋高端化、多样化,人们期盼社会更加公平、自由和正义,开始思考生命价值,从而推动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

(二)由落后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党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邓小平曾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3]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把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表述为“落后的社会生产”便与实际不符。但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很多企业走的是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益的生产道路,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区域发展、领域发展等方面。经济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重工业上,很多企业产能过剩,而服务业相对落后;区域不平衡主要指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集中表现在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信息、交通等方面;领域不平衡主要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创新动力不足,就业质量和机会不够充分,文化教育程度、医疗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只有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才能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价值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进行及时准确的把握与概括,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需求也随之变化。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要求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当我国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温饱问题之后,人们的需求向精神文化、社会尊重等高层次需求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多变化。以前,我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高,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这种生产方式被称为“黑色生产”。新时代以来,我们由“黑色生产”转向“绿色生产”,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人们生活方式上的变化表现为两种:一种是由为了生存而生活转化为追求生命的意义,另一种是由盲目追求高消费转化为追求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思维方式上,过去人们习惯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现在人们开始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辨证综合地思考问题。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要清醒认识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做好统筹谋划,在实践中坚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论断,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在民生领域打好脱贫攻坚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全盘矛盾的前提。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是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的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一个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奋斗目标的政党,应该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长期努力的结果。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表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备了充分条件。只有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5.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0.

[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2.

猜你喜欢

矛盾物质时代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