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拔钉子式”教学法的英语课堂效应
2018-03-28屈连胜张慧珍赵英俊姜东霞
屈连胜,张慧珍,赵英俊,姜东霞,何 杰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石家庄 050024)
一、引言
通常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以教材为蓝本,外加PPT辅助,对课文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串讲”。观其效果,虽然教师在台上讲得很辛苦,但台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小差走神儿,互动气氛差,对教师而言,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即使把文本里的生字一一查阅了,也仍对文本的内容懵懵懂懂,究其原因,主要是语篇里的晦涩的语言知识点太多,也即“绊脚石”,加之学生对生活阅历或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均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针对文本所涉及的任何晦涩语言点笔者在此均定义为“钉子”。“钉子”不拔,学生读起来犹如钝刀子割肉。作者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验,找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拔钉子式”授课法,它以“考问”形式出场,戏称“拔钉子”活动,要求学生事前充分预习,在教师的引领下全班产生互动共同拔出晦涩的“钉子”。
“拔钉子式”授课法改变了大学英语传统形式上的文本逐字逐句的“串讲”模式,代之以“拔钉子”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该授课方式生动风趣不显枯燥,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感觉每堂课下来收获颇丰。同时,笔者就如何将“拔钉子式”教学法与松散的课堂教学管理结合起来在此也一并进行了探讨。
二、究竟什么是“钉子”
(一)教师眼中的“钉子”
具体来说,教师眼中的“钉子”是指中国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影响及西方文化知识所限而造成难以理解或掌握的晦涩知识点,也即语言上的“拦路虎”。它们包括中国人易犯的习惯性用法错误、晦涩理解的长难句、中英文化不同导致的逻辑推断错误、字词用法的多样性、听力中易混淆的读音错误、试题中故意设置的“陷阱”、用词的准确性等等,对于习语者来说教师认为这些均是大“钉子”。需要注意的是:
“钉子”五花八门,对那些无足轻重的“钉子”或十分生僻的内容教师可持漠然的态度,因为学生自己就可轻松拔掉,不必在课上浪费时间。该教学法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要求相当严格,教师要事先筛选出举足轻重的“钉子”,不仅要探测文本里的“钉子”,还要善于发现课文导言和课后习题里的“钉子”。教师不仅自己对所授内容熟知,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经验站在中国人学习外国语的心理角度去“吃透”那些自己曾经也拿不准的晦涩语言知识点,甚至需查阅大量资料和语料库,确保“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关注文本之外的“钉子”(non-text nails)。主要是指影响本语篇顺利进行的文本之外任何形式的“拦路虎”。语篇之外的“钉子”主要包含:本课之前所学篇章出现的难点的交叉重叠与联想、早期学生脑海中的难点交叉重叠与联想、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常识、相似难点的联想与比较。这些“钉子”不拔,也会影响学生对整个语篇的理解与掌握。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钉子”需要教师平日悉心观察,才能游刃有余地预测学生在学习及考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地雷”或扎手扎脚的“钉子”。通俗地说,课文之外的“钉子”就是指文化背景知识的延伸与扩充,包括类似中西文化冲突中常出现的“文化震惊”等。如果忽略这类“钉子”的存在,即使教师台上讲得津津乐道,学生也会感到昏昏沉沉。
(二)学生眼中的“钉子”
毋庸置疑,受学识所限,学生眼中的“钉子”与教师眼里的“钉子”肯定会有很大出入,甚至大相径庭。多数情况下,凡是文本里搞不懂的地方他们均认为是“钉子”,往往拿不准什么是真正的“钉子”。就文本而言,能做到“充分预习”算是好学生,能事先把全文“通读”一遍可谓是相当不错了。但在这个 “预习”过程中怎么算是有把握地真正感知“钉子”,恐怕就要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领会力了。
习题试卷里的“钉子”。学生一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期最后考试的分数了,考试时遇到的“钉子”往往是学生心里最犯怵或猝不及防的“钉子”。
(三)如何引导学生对“钉子”进行分类与处理
如前所述,教师眼中的“钉子”和学生眼里的“钉子”既有重叠又有不同,教师如何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和体会,既能站在教师的角度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拔掉那些真正的“钉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为日后学生自主性学习掌握拔“钉子”的技术打下良好基础。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钉子”分类:
难发的读音。声音是语言交际的首要条件,也是为将来语言交际打下良好口语基础的前奏。获得正确的读音往往是学生首当其冲的“钉子”,尤其是国外的人名和地名,拔掉读音方面的“钉子”是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地进入文本学习的第一步。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许多学生害怕遇到文章中的人名和地名,尤其是外籍作者写的原版文章,引用的人名地名比比皆是。要想让学生记住晦涩的字汇,教师不能单一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或在课堂上简单地“领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迎难而上,拔出这些晦涩的人名和地名在读音方面的“钉子”。
晦涩的字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字汇里拔出的“钉子”往往会烂熟于心,刻骨铭心。对付这样的“钉子”,教师必须把它们放在文章段落里去解决,而非简单地翻译一下。学生十分头疼字汇方面的“钉子”,尤其是字汇的词性和词义的多样化。例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第四册综合教程第三单元Job Interview第十七自然段里有这样一个句子:
Athletes had been trying to do it for hundreds of years and finally decided it was physically impossible for humans.Our bone structure was all wrong,our lung power inadequate.该句里划线的字汇学生大都学过,但在此处就是个“钉子”,因为它不太容易被理解,感觉字义晦涩,也不好翻译成恰当的中文,这就是“钉子”。
长难句。长难语句会让学生懵懵懂懂成为最大的“拦路虎”。由于中英表达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句子不是单靠查阅字词就能解决的。长难句“钉子”不拔会导致学生对句子的错误理解或一知半解,乃至对整篇文章的颠覆。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四册读写教程第二单元Charlie Chaplin第八自然段里就有这样一个句子:
In Oona O’Neill Chaplin,he found a partner whose stability and affection spanned the 37 years 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which had seemed so threatening,that when the official who was marrying them in 1942 turned to the beautiful girl of 17 who’d given notice of their wedding date,he said,“And where is the young man?”
该句字汇不算难,但如果一个中国学生缺乏从句结构知识或对长难句犯怵,初看到此句会懵懂,抓不住要害。此句就是个典型的长难句式的复杂“钉子”。该句的主句结构很简单,即In Oona O’Neill Chaplin,he found a partner.若想抓住这句话的实质,就必须先拔出主句这颗“钉子”,再层层剥皮找出各个从句和主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了。
非谓语动词形式。据笔者观察,“非谓语动词”形式恐怕是中国学生最难拔的“钉子”。有的学生虽然学习英文多年,但对“非谓语动词”形式仍是一头雾水,而外籍人士在写文章时非常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太多的中国学生见到“非谓语动词”往往感觉似“雾中看花”,更谈不上正确使用,所以“非谓语动词”形式往往是“钉子”里最不好拔的“钉子”。 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四册读写教程第六单元Bribery and Business Ethics第三自然段里就有这样一句话:Some time ago a British car manufacturer was accused of operating a fund to pay bribes,and of other questionable practices such as paying agents and purchasers an exaggerated commission,offering additional discounts,and making payments to numbered bank accounts in Switzerland.划线词语属典型的“非谓语动词”形式,把这几颗“钉子”拔掉,该句话的理解自然也就到位了。
文化背景。如前述,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即使把文本里的字汇搞懂了,也仍对文本的内容存在似懂非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阅历或文化背景知识造成的。这样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延伸补充缺失的东西,故这方面的“钉子”也是非拔不可。
作业与试题。其实这类“钉子”在平日的语篇文本里也能找到它们的影子,但不凸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告诫学生悉心观察并积累这类“钉子”,因为它们在作业和试题里已经初见端倪。教师平日授课时应诱导学生多多比较考试与文本里常常出现的“隐形钉子”。
三、怎样展开“拔钉子”活动
(一)课上指导与操作
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一起“拔钉子”的积极互动性,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亮相,让“观众”多多表现,而不是自己在台上唱“独角戏”,从而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基调,也即互动性。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进入文本讲解时,笔者让学生朗读课文,查出读音里面的“钉子”。采取的方法是即兴点名,一学生一段落,谁朗读谁负责,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朗读过程中不打断,之后就该段落读错的语音进行有意识的提问,对地名人名也不放过。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习惯,就会重视读音,不敷衍不马虎。对朗读优秀认真的学生教师当堂给予表扬并计入课堂测评成绩,渐渐地其他同学也会跟风效仿。
第二步,就本段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对象也许是朗读者本人,也许是全班任何一位同学。考问的“钉子”内容五花八门,比如,该段的主题句是什么、把最难理解的句子找出来、该段与上段和下段有什么联系、介绍本段涉及到的名人生平、说出本段的最关键词、把该段所有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和从句找出来并进行分析、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漂亮的句子找出来、把该段最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子找出来、将最不好理解的原句翻译成汉语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如果多个学生单独回答不上来则展开小组讨论或鼓励全班展开讨论,或留在课下QQ群里讨论。“拔钉子”前提是让学生以教材为文本,辅以教师的延伸与补充,课堂上充分展示每个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答对的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表扬,增加他们的自信力;对答错或根本回答不上来的也没有关系,激励他们重在参与。
最后以PPT总结和展示。为便于课后讨论“钉子”和PPT的制作,教师根据文本篇数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男女生及学习强弱者合理混搭,每讲完一课,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言人,根据课上教师对文本的讲解和全班处理“钉子”的结果进行PPT总结和展示,该活动相当于全班对所学文本进行了一次总结和复习。代言人讲解过程中若出现知识性错误,教师立即给予纠正。之后教师对该组PPT进行全方位点评,比如“钉子”处理是否正确,包括PPT技术制作的效果等等。小组修改后上传至QQ群作为文本复习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多媒体:QQ群与PPT的使用
为使“拔钉子”授课法发挥最大效益,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优势。
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展开课外教学活动,全班建立QQ群,实名制,在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讨论“钉子”问题。
根据课文篇章数量分成相对等的讨论小组,各组选出小组长,给拔“钉子”提供线下平台。这样可增强各小组的责任感,各行其责,责任到位,同时各组之间也有了竞争意识。
每课之后由小组推选出代表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讨论过的“钉子”做成PPT进行展示。结合课文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整理并做成PPT,看看哪些“钉子”拔干净了,哪些“钉子”还没有完全拔出来。学生代表讲解过程中,对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要立即纠正。PPT做完之后,教师要进行最后的点评并给出小组综合分值。
对于存疑的“钉子”由教师做最后的定夺。针对教师授课内容,把在小组里经过讨论后仍拔不下来的“钉子”也展示出来,课上由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拔下最后遗存的“钉子”。
四、如何将“拔钉子”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管理相结合
如何将“拔钉子”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也一直是笔者多年探索的问题。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笔者已经有机地将“拔钉子”式授课法与课堂教学管理结合起来,发现往往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与管理目标,可谓“捆绑式”管理,一箭双雕。具体操作如下:
随机点名与出勤相结合。课堂随机点名以“考问”形式让学生试图解答教师认为是“钉子”的问题,从而检查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课前必须做好充分预习,预测教师对“钉子”的考问,共同参与到“拔钉子”的教学活动中。如果点名没有人应答,即作缺勤记录。如果无故没有请假缺席,即意味着出勤成绩受到影响;
课上“拔钉子”表现与期末考核测评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记录(包括出勤记录、课堂回答问题表现及小组PPT展示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性测评记录,算作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时教师根据试卷成绩结合学生平日成绩给出总成绩,总测评记入学分作为最终考试成绩。具体测评分值包括:(1)个人单项努力获得的分数,也即由“捆绑式管理”所获得的分数,包括出勤与课堂表现(Attendance and Class Performance,占平时成绩的20%)。教师根据课上学生“拔钉子”的表现,给出测评分值记录。 (2)集体智慧获得的分数,包括小组PPT展示(占平时成绩的10%)。全班观看各小组制作的PPT效果,展示完毕教师即刻做现场点评,根据展示内容和效果给出评价记录。
五、学生反馈
“拔钉子”式教学法已探索多年,学生反映强烈。根据每届学生对该教学法的效果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归纳如下:
课上不走神。随机点名使学生务必集中精力,学生问卷里说:“以前课上瞌睡走神玩手机的现象现在没有了,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让你去‘拔钉子’,所以必须全神贯注。”
培养了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为避免提问时遭遇尴尬,学生必须事先做充分的预习才能应对课上“拔钉子”式的挑战,以前就是等着教师讲解,事先不用太预习和查阅资料,但现在这种方法就不得不事先充分预测“钉子”。
极大提升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拔钉子”式教学法能够极大地刺激和鼓励学生去预测研究“钉子”,“钉子”拔出来了,难题解决了,成就感也就出来了。为在课堂上好好表现自己,多数学生都释放出极大的兴趣。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杜绝了“夹生饭”。通过“拔钉子”活动,学生加深了对“钉子”的印象。
提高了PPT制作技术。由于教师要求各小组最后以PPT形式进行总结和展示,各小组必须认真准备PPT,因而也就锻炼了PPT制作技术。
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与沟通。因各小组之间有竞争,小组组员之间有互动,调动了集体“拔钉子”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共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