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虚拟现实对新媒体艺术表达的影响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2期
关键词:观者艺术作品虚拟现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虚拟现实的概念最早是美国VPL公司创始人杰伦·拉尼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当时他们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利用了计算机图形系统,需要穿上用于数据收集的衣服和手套,以及戴上含有显示设备的眼镜,以此让用户获得一种沉浸在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世界中的体验。在命名时,因为这项技术是利用了计算机再造一个模拟现实的人造虚拟世界,于是杰伦·拉尼尔把virtual这个词加在了reality的前面,这便有了Virtual Reality,简称VR,中文名:虚拟现实。虚拟现实的技术目的是由计算机模拟生成一个三维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一些专业传感设备,感触和融入该虚拟环境,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户看到的视觉环境是三维的、听到的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互是自然的。该技术改变了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地交互现状。早在十九世纪中期人们就发明的立体眼镜,通过立体镜观看合成为立体影像。这种效果已经达到了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感,今天的VR影像也是利用这个视差原理,只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增加了影像与人体的交互反馈。由此可见,在艺术创作中融入虚拟现实从很早就开始了。

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种类型,所谓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新的媒体形态的总称。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广泛性的状态,也决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广泛包容性。而且新媒体艺术以巨大的包容吸收效应,把各种最新的技术融入新媒体的艺术创作中。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技术领域的影响,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和形态的演变与技术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入,新媒体艺术的表达有了更新的体验方式和展示手段,让新媒体的艺术创作表达有了质的改变。不断地在刷新人们的认知方式,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不断地创造着新的艺术表达样式。其中沉浸感和交互性这两个特征,被认为是虚拟现实最重要的特征。

一、沉浸式体验给新媒体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新方式

沉浸式的体验,是虚拟现实表达的特色,沉浸可以是大脑的刺激过程,是一种精神上的全神贯注,是从一种精神状态到另一种精神状态的发展、变化和过渡的过程。其特点是通过减少与被展示体的审视距离,而增加观众对当前事件的情感投入。沉浸式体验是虚拟现实中常采用的方式,沉浸式体验让观者与外部视觉完全隔离,将真实空间的视角扩展到虚拟空间,利用非直线光效果营造一个整体的影像空间,努力的让观众在整个观看视野上置身于360度幻觉和沉浸空间之中,另外通过感知的介入,以及通过组织和构建感知的方式来进整体化的表达。这种体验方式是以往不常见到的,是利用虚拟现实图像和仿真技术,通过对现实主义的强化,通过沉浸式效果,通过多感官的合成,旨在为观者提供一种影像上可能存在的最真实的印象。这种体验方式给新媒体艺术的表达提供了新方式。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转化一直都在进行中,从以前的超写实绘画,到现在的摄影艺术作品。都是在追求艺术表达上的视觉真实感。但是受限于传统媒介的限制。都无法冲破人的视觉的限制。直到虚拟现实技术出现以后,原来画布、纸张、屏幕等有形的界限被冲破了,创造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全新的体验环境。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观者可以无阻碍地与视觉环境进行交互。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通过感知模拟等相关技术,让观者的感知到的这种体验去感觉现实的世界。这就是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的最大特色。这种体验方式也是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成果。这种体验对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非常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都是基于沉浸式体验方式基础上的创作,VR沉浸式的体验已经成为现代新媒体艺术表达的重要表现方式。

二、让观者的感知成为了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著名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了“媒介既是讯息”的理论观点,在其著作中,作者把电子媒介的这种感知,比喻为新时代下下像人的神经中枢一样的延伸。让观众成为了沟通虚拟和现实的重要媒介。虚拟现实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感官上的分裂,它可以通过技术调动观者全身的器官,形成统一的全方位的一种感知。这也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表达,如何在创作中全方位地调动观众的感知因素,成为了虚拟现实新媒体艺术创作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在虚拟现实新媒体作品中,这种感知性已经不是单纯以展示性为目的,而且这种感知性还可能转变为一种触发的机制,通过接触和互动,让艺术表达与观众融为一体,完成艺术呈现。这样,观众的感知过程,也成为了艺术作品表达的一部分。

三、互动性让“用户体验”变得尤为重要

虚拟现实艺术在感知方式上的重要变革,也把观众感受和用户体验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用语,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我们这里用来借喻在新媒体艺术作品表达中的观者感受。这与虚拟现实的另一个特性“互动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动性让观众不再只是观众,他们现在成了用户。观众变为作品的“感受者”,让人与虚拟现实的表达产生了关系,人变为了沟通“虚拟”和“现实”艺术表现的一个中间媒介。如果观众的用户体验很差,则这个艺术作品的表达也就失败了。在传统的艺术创作表达中,人很难同时存在于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但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这种限制,比如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感受虚拟世界。还有最新的混合现实技术,更是把虚拟和现实世界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这也对新媒体艺术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观众作为一种媒介,这个媒介也就是讯息,也就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了。因此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表达中,不再是仅仅是技术应用,还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和满足观者的用户体验感受,这将成为了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虚拟现实中互动性是典型的特征,这种互动性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体验和感知艺术作品,而且互动性带来的反馈机制,可以让艺术效果的表现实时呈现,这个特点也增加了用户对作品的感知。

四、虚拟现实在新媒体艺术表达中的局限性

虚拟现实对新媒体艺术表达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讲,虚拟现实是利用各种技术去最大化地模拟身临其境感的那种临场的真实感,但这种“真实感”在艺术表达上,是存在局限性的。这种真实从另一个侧面上,影响了人们想象性的发挥。这种模拟环境的真实,会影响观众更深层的认知。这就是虚拟现实的真实感与想象性的本质矛盾。也是虚拟现实技术本身对艺术表达的局限性。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讲,目前也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交互过程中如何能让体验者在虚拟世界中。与目标进行毫无障碍地互动是一大技术挑战。在硬件方面,设备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问题仍然突出。许多头戴虚拟现实设备只是对用户的头部进行跟踪,但是并不能追踪身体。部分用户在进行VR体验的时候会出现眩晕的感觉。很多的VR艺术作品只能停留在短时间体验这个层次上。相信这些技术不足都只是现阶段短暂存在的,这些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得到解决。

五、结语

在新媒体艺术的表达中,VR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它吸引着艺术家和设计师,虚拟现实体现了艺术思维与科技工具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所产生的全新的认知体验是虚拟现实的特色,其所带来的感知体验的革命,人机交互对话形式,以及沉浸式感受是VR艺术的最大优势。尽管就目前来讲,虚拟现实技术还存在了诸多的技术不足,但他对新媒体艺术创作和表达的影响是深远的,创作者要努力取其长而避其短,这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观者艺术作品虚拟现实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端午节观龙舟赛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