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2018-03-28吴思增

关键词:社团传统文化

吴思增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现代化与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特征,人的现代化与多元视野是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异质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传统与现代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变革,总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层反思,对原有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的重新评价。特别是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越来越多的人面对新旧的变迁,充满迷惘、惶惑、浮躁、挣扎。精神层面的需求促使人们到中国传统文化里去寻找慰藉和支持。

中华传统文化,即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以儒家、道家、佛教、法家、墨家思想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体系。其内容包含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诸子百家、传统文学、建筑、宗教哲学以及传统节日、民间工艺、衣冠服饰、琴棋书画、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等民俗内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融入日常生活、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是我国的重要人文精神资源。

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能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它的时效性,我们不能总是功利地问“传统文化到底能带来什么”,而是应该反思“丢了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什么”。

一、当代社会教育现状与需求

不同的时期对教育的需求不同,新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我的观念、认识、习惯和行为,以便能够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教育与社会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等因素影响现代教育;另一方面,现代教育又通过为社会提供科技与文化支撑而直接作用于社会,通过培养人才而间接作用于社会。

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现代教育正以变革的姿态,应对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挑战。人文精神是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人的独立人格、平等精神和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态度等等。大学是人格重要养成之所,而目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构成和状况,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知识的获取偏重实用性,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相对欠缺;价值观念多元,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财富积累不断增多的同时,高校教育分科越来越细化,西方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年轻学人中普遍被了解和认同。在日常生活中,穿耐克、阿迪、用苹果手机、看好莱坞影片、追日韩明星成为流行,认为自己走的是“高端”路线,享受的是品牌文化[1]。部分大学生在对西方文化认同增强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缺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实际上,从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价值观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不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培养核心价值观时都是建立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单一地教导人的价值理性或者培养某种价值观,缺乏作为“价值观教育行为”的“灵魂”的文化意识,会因为缺乏文化根基,而难以持久[2]。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现代社会给予了更多的理性反思,这种反思是有益而且必要的,并通过政令的方式得到固定和推行。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和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部署,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撑。2015年11月,“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在此背景之下,社会媒体、文化机构迅速做出回应,具有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类节目层出。2013年的《汉字英雄》在河南卫视播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扬,引发了受众与学界的广泛好评。同年8月,央视同类型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丰富了观众的收视选择。河北卫视一档文化节目《中华好诗词》,从2013年开播至今,邀请播音泰斗赵忠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作为固定导师,担任“大学士”点评,每一期还会聘请一位在诗词文化界有造诣的明星助阵,并吸引了无数古典文学爱好者们,他们中有学生、各行各业人士,年龄跨度巨大,对传播古典诗词、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丰富人们日常文化生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继十多年前《百家讲坛》的最初探索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走向社会,面向大众,通过电视媒体,以讲座、参与节目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而不只满足于自娱自乐、书斋里的研究,确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所为。因为经典的传播、文化的传承,是社会的需要,对教师职业存有敬畏之心,拥有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教育工作者保持长期热情的法宝。

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探索途径

“文化世界构建价值意识就是通过无数文化场、行为场、文化环境、情境、生活细节,在人的心理机制上不断发生意义、意识、知识的过程。”[3]“大学”对于个人的教育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所大学独特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都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使之自觉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目前,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如何使传统文化经典转化为学生人格成长和道德塑造的营养,是摆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课题。2014年,习近平主席考察北师大时曾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确,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丰富而博大精深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学使人深刻,“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4],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故此,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显突出和必要。

(一)授业方向的改革

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特别是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要,所占课时量充足,而其他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则相对薄弱。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的母语教育是《大学语文》,而由于社会现状的改变、学生知识结构与需求的变化及《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呆板、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大学语文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甚至被称为“高四语文”。另一方面,虽然大学语文在高校的欢迎度减弱,但对中文教育的需求依然迫切。人民大学文学院2009年对几所高校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约8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高校开设母语教育课程是必要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国文教育还有很大的需求。如何让母语课程摆脱中学语文的影子,更加符合学生的期待,就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多所学校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比如,大学语文也曾是北大的必修课,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等名师都曾上过这门课,后由必修改为选修,尤其是2012年前后,大学语文的境况越来越不容乐观。每年选修大学语文课的本科生不超过十分之一。2014年9月开始,北大将大学生的中文教学重点,从作品赏析解读,转为“传统文化”的普及,面对理工科的大一学生开设了“大学国文必修课”。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之路开始得更早。1997年清华大学颁布了《关于试行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的若干规定》,其中列出了《论语》《孟子》《孙中山选集》《四书集注》等20种中国文化名著,还有《古文观止》《鲁迅选集》《红楼梦》《青春之歌》等20种中国文学名著[5],开出大学生必读的人文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文社科书籍。

华理对于高校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起于2001年。从这一年开始,华东理工大学将《中国文化导论》列为公共必修课;2008年,该课程的教学团队推出了“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器物文化”、“中国戏曲概论”、“红楼梦研究”、“唐宋诗词鉴赏”等选修课;2010年,又陆续增加了“夏商周文化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化研究”、“隋唐文化研究”、“明清文化研究”等断代史系列课程,希望通过课程使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纵向、整体的了解,同时“日本文化研究”、“西方文化史”、“美国文化(双语)”、“印度文化研究”等中外比较文化系列课程也相继开设;到2012年,一个以“中国文化导论”公共必修课为轴心、由20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基本建成。按照学校培养方案,该校的每个学生必须修满该系列课程的2.5个学分,即必修课1学分(“中国文化导论”)+公选课1.5学分(20门公选课中任选一门)。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6万名学生在课堂上与孔孟老庄“对话”。

华东理工大学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得益于前校长钱旭红的大力支持和现任曲校长的首肯:“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其核心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人文精神及科学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所有知识上升到最高境界都是哲学。”[6]其团队负责人陈荣杰教授也认为,大学实行通识教育,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课程,是历史的必然,教学团队正是禀承于这样的理念,致力于将人文通识课聚焦传统文化,走出一条适合华理情况、具有华理特色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之路。在这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华东理工大学引领莘莘学子回溯文化传统,从古代圣哲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向前、至善的力量。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传播功能

“社团”也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途径。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学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领域、增加交友范围的重要形式,对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作用。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先生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寄望于‘以友辅仁’,二三同志,以志趣相交结,分其趣与同道,示其志以躬行,是为社团。”[7]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汉服社超过160个,昆曲社、京剧社团几十个,每个学期至少承办一次专场演出,平常进行基本功训练、排练专场演出节目等等。每年都会举行高校京剧研讨会,各个社团会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其中,国学教育、中文教育实力强大的高校,在比赛中显示了超强的优势。如2014年国庆期间,由全国高校京剧委员会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比赛上,复旦大学获得了两金三银的好成绩,复旦“余音社”荣获优秀大学生京剧社团奖。除了全国性的研讨会以外,区域性的高校联合活动则体现了组织形式的灵活性。2016年5月,上海高校京剧社团京剧演唱会成功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七所高校的京剧社团参加了演出。演唱会对国粹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加入到队伍中来,同时通过交流演出也进一步增进了七校京剧社团成员的感情。

通过生动有趣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实践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为文化的传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仅是理论认知体系的建立,更是文化体系的实践过程,只有通过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才能完善个人的价值认同,才能将价值理念“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力,并让他行动起来”[8]。

高校社团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在沪的留学生总量近5.6万名,他们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老外”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扩大“国学”在外国留学生中的影响力,是各高校社团的工作之一。华东理工大学的“龙舟赛”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从2008年开始,上海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每年都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通海湖上举行龙舟比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加相互友谊,参赛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29所高校的千余名外国留学生参加了比赛。“龙舟赛”已成为上海高校国际化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赛事和经典活动。在活动中,华理学生社团通过摆设传统艺术展台的方式,向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展示了汉服、书法、剪纸、京剧等国粹,同时也送上了艾草、香囊等端午礼品,传授了龙舟文化的精髓。中外学生相聚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欢度传统端午佳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增添了多元的光彩。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民间性、趣味性、丰富性而更益于被接受。因此,传统节日的民俗体验式活动,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不失为很好的传统文化传播手段。2015年中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特意自制月饼送恩师,同时,一场主题为“仲秋追月——汉服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在华理举行。2017年中秋,奉贤校区召开了“中秋月、华理情”2017级新生中秋座谈会,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就大学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这些新鲜、多样的中秋创意活动让学生体味到不一样的节日气氛。

《纲要》中说:“大学生社团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具备弘扬民族文化不可估量的优势。”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传统文化类社团,最为重要和久远的功能,就是发挥文化类社团的精神引领作用,积淀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格调。高校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既是学校独特的文化标识,也是开展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浸染,学生的人文情怀将得到塑造,校园的人文氛围将得到凝聚,学校的人文精神也将日积月累。

三、课堂教法应对——以“传道”为目标,中文不只是工具

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提出了教师的职责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教师履职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9]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对学生的熏陶,而儒家所讲的伦理道德,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人与人的关系,古今相似,稍有变化。因此儒学并非仅仅是口耳之学,乃身心之学。儒家的中心思想是济世安民,以今日观之,仍具有时代意义。此时此地学儒家思想,不是抱残守缺,而是为恢复民族自信心,建立和谐的伦理观念。因此华理《中国文化导论》的基本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体认中国文化的精博,培养其淑世爱国的精神,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实践做起,把经典中的文化精神传播到社会生活中去,把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本着学以致用、躬行实践的原则,《中国文化导论》授课教师在讲读时,也常常配合历史故事与日常生活事件,阐发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以期学生能透彻领悟,达到培养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进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有助于个人的立身处世。“春运”与“农耕社会”、与“孝”的渊源关系,“道家无为思想在当今管理、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讲孝道?”“谈谈忠恕之道的现代价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出发,这一个个题目,都是“中国文化导论”课上所讨论的内容。

教师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经验的结合,阅读原典之后的“论析”,是每堂课的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伦理意识。每一篇原典后,都有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如阅读《论语》,使学生明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社会是众人的集合体,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和不同的生活观点。所以对人对事,言人人殊,这是正常的现象。因此,不能奢望他人一定要赞同自己,更不能强迫别人一定服从自己的意见,民主社会即是如此,人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彼此容忍,互相尊重”,这种“雅量”正是民主时代该有的修养,更是多元社会应具有的品德。

“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老子主张‘少私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这些问题都会促使学生在反省现代社会时获得生活的智慧。

礼仪教育方面,从现代社会能够接受的“传统礼仪”入手,培养学生“群”的能力,人际交往需要和睦相处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孩子社交礼仪、孝亲尊长、善友乐群等方面的教育,也非常重要。

四、传统文化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文化是软实力,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当代社会,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如何在民主化、多元化中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脉搏,是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在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中,“读经班”、“私塾化”格外引人瞩目。其实,这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实质才是关键。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亦应与时代同行。人文素养、人文关怀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但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又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主发展的权利,传统文化教育还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总之,传统文化会在也应该在年青一代心中种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并对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社团传统文化
缤纷社团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