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信仰文化及现代适应性研究
——以淮河流域为例
2018-03-28陈静
陈 静
(阜阳师范学院,阜阳 236041)
引言
不同地区,由于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不同,即使是同一行业,也存在着不同的信仰文化,对于各地区民间手工艺信仰文化的研究也就是对于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化的研究。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不同地区由于管理力度的不同,民众觉悟的差别等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及其信仰文化的保护传承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各类手工艺及同类手工艺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取长补短,找出借鉴之处。无论是哪个地区,哪种手工艺文化,在面临社会的变革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些地区保护措施实行的早且相对完善,因而影响较小。而个别地方却因此使某些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研究手工艺的信仰文化,目的不仅在于研究,而是在研究的基础上把握手工艺发展的脉搏及走向,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一、淮河流域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信仰文化及现代适应性体现
(一)陶瓷艺术中的信仰文化
1.魅力三彩——界首彩陶:提到淮河流域的陶瓷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国家级非遗文化界首彩陶。界首属于皖北地区,据老艺人回忆,在家家户户都烧陶为生的年代,因为靠天吃饭,所以特别注重烧陶的质量。会在烧窑之前进行祭拜,祈求窑神保佑窑火的旺盛。解放后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烧制模式的改变,不再用土窑进行烧制,用电窑或者气窑代之。遇到阴雨天气,可以用烘炉进行烘烤,不再延续靠天吃饭的模式。因此这种祭拜的仪式有了弱化,但在每年开春的时候烧第一窑前仍然要进行简单的祭拜仪式,挑选一个双头的吉利日子,放鞭炮,摆放贡品祭拜。老艺人介绍说,虽然受到场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再像之前那样每烧必拜,但每次烧窑前都会在心里默默祈祷,所有的信仰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心里,融入了广大烧陶艺人的生命之中。
2.神奇窑变——神垕钧瓷:钧瓷烧制始于唐朝,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宋代的五大名窑中,钧瓷以其特有的色泽与神韵而被世人爱之。它独有的蓝紫色泽在古代被奉为富贵之色,深受达官贵族喜爱。但在元明清时,由于白瓷的发展,各类釉上彩绘盛行而逐渐衰落,20世纪50年代禹县先后创建的几大瓷厂,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经历一段辉煌之后在80年代末相继停产关闭。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在瓷厂老员工与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逐渐寻回了丢失的技术。宋代极盛时期,钧瓷的烧制非常讲究,有一系列统一的规矩与程序。因为钧瓷属于窑变的一种,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钧瓷的色彩也会呈现出千变万化。在烧窑前会进行一系列的祭拜活动,祈祷出窑时的绚丽色彩。也有固定的祭拜场所如窑神庙。坐落于神垕的窑神庙又被称为伯灵翁庙。关于伯灵翁是何方人士,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陶祖,还有的说是一个叫伯灵的晋朝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神垕人都视其为“窑神”。“伯灵翁庙”内不仅供有窑神还供着金火圣母。传说中的金火圣母是古代窑工的女儿,为了烧制钧瓷成功而奉献了自己,最终幻化为神灵。因此一般只有在烧陶的地方才会有伯灵翁庙。据史料记载,这所庙的创建时间应该在唐代以前,在宋代及以后又多次翻修,上面雕刻了精美的狮子,还有神话故事等形象,做工精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它是窑工心灵深处的圣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那里蕴藏着祖先对自然的崇拜,对火的崇拜,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窑工都要带上裱纸、贡品去窑神庙祭奠窑神。
而今天的神垕镇,以钧瓷为名打造了特色小镇,钧瓷不仅被继续发扬光大,还给神垕镇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神垕以高产值被列为了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神垕人在传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非遗的魅力,实现了其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这一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时代进步了,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了,只有转变思路让传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得到最大的传承。今天的钧瓷工作者,还会在特殊的日子里,去窑神庙祭拜,也许在他们的心里,这种祭拜与祖先的祭拜显然有了一定的区别,仪式感更加强烈。但寺庙的存在至少会让他们心有所属。今天的窑神庙也不仅仅只是祭拜的场所,它同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同时也兼具了“旅游圣地”的功能。所以前来的人们也许是为了参观,虽偶尔会在窑神庙前跪拜一下,却永远领悟不到老窑工内心的那份执着与虔诚,这种精神将与钧瓷一起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二)泥塑艺术中的信仰文化
1.祈福灵儿狗——淮阳泥泥狗:泥泥狗是河南省淮阳县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去过这里的人会在大街小巷发现它的存在。是当地众所周知、大众耳熟能详的泥塑艺术之一,类似于原始社会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独特的造型独具魅力。泥泥狗的外形装饰都是来源于生殖符号,其造型也与古代的祭祀行为相关。它的造型都不是随意捏造,而是来源于某个传说或者故事,在太昊陵周边的村子里,上至老人下到孩童,几乎都能顺便捏出几个像样的泥泥狗,这种传统手工艺就这么一代代地传承着,持续了几千年。至今在每年固定的日子里,如二月二至三月三这段时间的庙会上,县城的大街小巷仍然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泥泥狗。来往的游人和香客祭拜之后,往往会带几个回去,以祈求平安和福气。
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改变,泥泥狗的外形变得精致了,形态也有了新的发展。并且为了进一步服务社会,也有了精美的包装与品牌,但泥泥狗的创作核心并没有改变,仍然表达了人们对生殖和祖先的崇拜。因此淮阳泥泥狗自身的存在就是人们信仰文化的载体。只要这种手艺不断地传承,它的创作核心不变,这种信仰文化就一直存在。
2.俗中见雅——临沂泥塑:临沂地区文化特色浓厚,地域特征明显。这里主要的泥塑产地有小郭泥塑和褚庄泥塑,褚庄以五丝哨为名,在黑白与红黄蓝三原色的丝线上挂上一枚小小的哨子,再佩戴在孩子的身上,用来消灾祈福。小郭泥塑的造型特征以夸张见真实。它夸张的造型能够从根本上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俗中见雅,雅俗共赏。小郭泥塑在泥泥狗的背面均有留白,也就是特意留出泥土原有的颜色,用来传达原始、质朴的韵味,并且每个造型都有其吉祥的寓意与文化内涵,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褚庄泥塑也是如此。以前捏制泥塑曾经是村里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几乎所有的泥塑形象都给予了美好的愿望与祈求。目前小郭泥塑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个品种,据当地人介绍,主要分神像、动物、戏曲等六类,这些种类中大多都是为了祈福、祈求吉祥平安或者子孙满堂等。因此这些泥塑形象也同淮阳的泥泥狗一样,自身就是信仰文化的载体。只要泥塑手艺得以传承,这种信仰文化常态就一直存在。
(三)编织手工艺中的信仰文化
编织业包括竹编、柳编、草编等多种形式。在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都有盛行。编织业供奉的神灵也很多,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制》记载:“织屦业祀刘备。”民国三十六年《新繁县制》记载:“织履业奉刘备”。可见编织业对于刘备的敬仰。皖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优秀的草编工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阜南柳编和蚌埠草编艺术。安徽阜南的柳编产品,是国家级非遗文化,出口国内外和东南亚地区,花样繁多,深受好评。近年来还有了很多创新的产品。由于大多数开始了公司制度的生产方式,产品形式基本脱离传统的样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由于采用了规模化、手工与机械结合的成型方式,很多传统的习俗也在慢慢消失或减弱。安徽蚌埠的草编业久负盛名,主要用于编制锅蒲、饼篓之类的日常用品,老艺人李文秀的编织技术远近闻名,近年来人们订制她的产品大多并不使用,而是放在家里当艺术品。老艺人说,由于自己年事已高,子孙并不想继承这一技术,所以不知道这项技术还能流传多久。她说乡里准备建民俗馆,让她把作品放到里面展览,以后看她的作品只能在展览馆里了。老艺人朴实的话语透着无奈,也令人反思。
据当地人回忆,在以编织谋生的年代里,主要以编草鞋等生活必需品为主。那时还是有一些祭拜活动的,但当地并没有专门的寺庙供奉编织的神灵。有信仰的人们会在自己家摆放菩萨观音等,每逢过年过节,焚香祭拜时,会把所有的愿望和期盼都融在虔诚的跪拜中。现在的艺人们仍然坚持这一祭拜活动,但由于场地和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起之前要简化许多。现在我们在庙会或者游乐园门口还经常会看到一些用草编各种动物的手艺人,编织的工具仅有一捆草和两把剪刀。因长期编织而枯燥的双手却能在数分钟内造出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动物,比如螳螂或者老鼠。这种为了传承手艺宁愿辛苦赚钱也不忘传统的精神令人感动。虽没有史书明确记载皖北地区信奉的编织神也没有相关的庙宇遗留,但是据《关东山》记载:东北地区的编织艺人与木工一起奉鲁班为祖师,并建有鲁班殿,祭日在六月十四与腊月十四。鲁班是古时候的鲁国人,当时的鲁国都城在曲阜,泰山以南,包括了今天山东南部,河南、江苏、安徽的一小部分,同今天淮河流域的范围大致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当时该地域编织业信奉的神灵是鲁班。
二、传统民间手工艺“信仰文化”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适应性体现
(一)传统民间手工艺信仰神灵的特征性体现
传统民间手工艺行业的信仰文化多为对行业神的崇拜,而行业神有几个主要的基本特征:一是庞杂性,指行业神多而复杂,每一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行业神,不同地区的同一行业也有不同的行业神。二是虚构性,指大多数祖师爷的祖师身份都是虚构出来的,有的是与本行业相关的人物,有的则并无直接关系。三是人文性,指行业神虽然被尊称为神,却有着人的特性,甚至很多行业神本身就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人物。由此也造就了行业神随意性和虚构性的特点。
(二)传统手工艺信仰文化的现代化冲击及对策分析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不再仅仅实行家族传承或者师徒传承;其次,传统手工艺的学习者也不再仅仅是以手工艺为生的单一劳动者,而是各行各业的人才或者具有高层次、高知识水平的现代化人才。因此他们的传承思想与先人自然有很大的区别。现代化的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使用使神灵的力量变得微弱,神灵的庇佑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寄托。各行业的交流与联合更为手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传承道路。如手工艺间的联合生产、材质间的结合创新等,这一切都给以往各行业独立信奉的行业神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那么必须考虑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如何给手工艺的信仰文化一个新的出路。
首先,利用新媒体艺术形式,采访老艺人,记录原有的信仰仪式行为,留存相应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其次采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对各地现存的庙宇等进行保护维修,将各地各手工艺信奉的神灵以塑像的形式体现,作为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进行宣传,增添其文化性与历史性;再次将手工艺的信仰文化作为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载入史册,单独撰写。在将传统手工艺产品推出国门的同时把相关的信仰文化知识作为产品说明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进行同时宣传。
三、结束语
淮河流域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史上一颗绚丽的明珠。对于它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课题。它不仅仅需要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各地的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的参与,需要社会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呼吁社会各界走近传统文化,励志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