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发展历程及适用性分析
2018-03-28张超江苏开放大学
张超 江苏开放大学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2012 年,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国家开放大学组建成立。国家开放大学的管理模式是总部、分部(省校)、学院(市校)、教学点(县校)的四级管理模式,时至今日,发展为由一所国家开放大学、44所分部、1125所学院、3000多教学点的系统办学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五统一”,即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统设必修课使用总部制定的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国家开放大学的管理模式覆盖面广,同时又可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利于集中管理,但各层级横向之间在办学规模、师资投入、管理方式上又有较大差异。一方面是对教务管理过程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技术约束,一方面是对基层教务管理工作提供服务。而教务管理系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办学系统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手段。随着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功能要求的提高,及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国家开放大学主导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也完成了四次更迭,即DOS版、CRTVU、CPS1.0及国家开放大学一体化教务管理系统。
笔者十余年来从事教务管理工作,对这四版教务管理系统都有深度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对系统如何更好满足业务需求,即如何提高适用性有较深的理解。
一、历代教务管理系统简介
(一)DOS版教务管理系统
1995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该系统做为首个教务管理软件在全国省级电大使用。该系统的出现,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务管理首次升级到计算机管理,为教务管理信息化迈出了第一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需要通过学习生涩的DOS指令人员才能操作。
(二)CRTVU教务管理系统
200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各省级电大熟悉教务管理业务,同时具备计算机编程知识的骨干教师,开发了全新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主从式架构,运用Powerbuilder进行开发,在功能到使用效率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当时的业务需要,也成为后继版本的蓝本。
1.该系统主要优点:①窗口化操作,界面友好;②业务模块划分清晰,业务人员可较快熟悉操作;③通过ODBC数据接口完成各种数据的导入导出,数据传送效率高;④可在局域网内多人同时操作,并设计了“独占”模式,防止多人对同一模块进行修改操作而造成了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2.该系统缺点:①系统设计为中央、省、市三级平台管理,各级平台使用各自的数据库,数据同步需要通过出接口逐级导入导出,市级至中央的数据同步要求1月之久,影响工作效率。②在当时具有这些应用知识的人员较少,而且各级办学单位情况又不相同,硬件和软件都无法到位,在一段时间个别市校无法运行该系统,需要派人来省校上机操作各项业务,直到2002年,才使各市校全面使用该系统。③由于是三级平台,县级电大无法得到系统依托,大量的业务操作还需通过纸质方式递交给市校,由市校管理人员在系统中进行操作,系统处理过的信息如学籍信息、考场编排信息、考试成绩、毕业审核数据等,需要市校通过系统打印再转发给各县校,同时县校由于不接触系统,对系统的要求和约束无感性认识,上交的材料多有错误和不规范,进一步给后继工作带来压力。④2003年前后,正是开放教育高速发展的时期,招生数量翻倍增长,每次考试需要对50余万条的报考数据进行考场编排、试卷订单处理,原来的软、硬件架构对这样级别的数据处理无法胜任。
(三)CPS1.0教务管理系统
早在2005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即着手开发新的教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教务管理需求。当时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在2016年底完成了基本开发工作,经过数次全国范围的培训及联调,在2007年首先在十余个省校开始了试用。
1.该系统主要优点
系统架构为B/S模式,各级用户只需通过电脑的网页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基本具备了网络系统的功能。在功能菜单方面,延用了上一代CRTVU的模型,使管理人员能很快地上手操作。
2.该系统主要缺点
①在硬件结构上,分为中央、省校两个平台,每个省校需要搭建服务器组,并设置外来访问端口。省校平台至少需要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报表服务器三个服务器,Web服务器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这对投入费用、技术支持、网络安全等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该系统使用的十年时间里,为解决系统负荷过重、运行缓慢的问题,我省对服务器组进行过三次升级,购置费用近百万。由于开放了外网访问端口,在使用过程上频繁遭遇黑客攻击。
②系统原设计为由各省校在线接收、上传各种数据,如学籍信息、报考数据、成绩数据等,但网络优化方面却欠考虑,以我省报考数据为例,一次考试就有40余万条数据,全国有500余万条报考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要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上传,中央服务器完全无法承受这种数据压力。因此,所有大数据量的上传和接收工作,都采用离线方式,即由各省级平台导出离线数据包,再通过特定渠道将数据包传送给中央电管理人员,中央电大再将数据导入中央数据库,这就又带来数据同步滞后的问题。
③使用的“数巨报表(MAX Reports)”报表软件,报表功能单一,维护困难,在使用过程中基本处于无维护状态。
④受当时开发条件制约,通过网页浏览器录入成绩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后使用J2RE插件在浏览器中建立录入成绩窗口来解决该问题。但该插件升级频繁,与各种浏览器的兼容性也没有确定性,使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在操作时颇有怨言。
⑤因数据结构问题,无法合并CRTVU系统的数据,造成两个教务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籍有效期8年)需要并行,这就造成了同一项业务,需要在两个系统中各操作一次,使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翻倍。
(四)国家开放大学一体化教务管理系统
2014年,国家开放大学针对CPS1.0教务系统的不足,开始研发新一代的教务管理系统,即一体化教务管理系统。至2017年,已有7家省校开始了新系统的使用。做为试点单位之一,我省也参与了新系统的试用推广工作。该系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网络环境教务管理系统,虽然与CPS1.0同为B/S系统架构,但只设总部服务器这一级,所有的运行维护都由总部完成。每一级的教务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域名即可登录。该系统有了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可由各级管理员对每一个账号进行细致的权限分配;由于是一级服务器,不再需要上传、下载数据包,数据的呈现都是即时的,从根本上解决了之前数据同步滞后的问题。
二、国家开放大学一体化教务管理系统适用性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务管理系统,在解决了以往系统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而且随着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变化,对系统又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该系统是由电大在线公司开发,新的开发团队,显然对复杂的开放大学教务管理业务比较生疏,虽进行过需求调研和分析,但在功能的呈现上,很多细节欠考虑,如某些查询功能速度很慢,是因为查询结果中的内容过多,对系统资源的消耗太大的原因。同时各模块的设计风格不一致,有时是一级窗口,有时是弹出窗口,给操作者带来困扰。建议开发团队对所有菜单功能进行细致地梳理,可集中部分熟悉教务管理业务的老师进行测试,使系统界面更友好,操作更易上手。
(二)由于开设专业及课程较多,自教务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以来,在教务系统内对不同的课程使用ID号进行管理,以保证课程的唯一性。但ID号的实际作用应该体现在程序设计层面,而不是终端用户需要关心和接触的。对此,需要在系统设计的底层重新考虑,课程ID号只作为判断唯一性的标识被程序调用,而不需对一般用户呈现。
(三)“六网融通”模式是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于2013年在《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一文中提出来的。“六网”即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支持服务、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六网”之间的自动对接,为学生提供学、测、评的一站式服务,这免去在不同终端反复登录操作的麻烦。
(四)作为第一个网络版的教务管理系统,CRTVU版对后继版本在基本业务流程和功能方面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同时也制约了后继版本的创新与灵活性。如功能模块的分割,直到“一体化系统”还在延用CRTVU的模板和思路,但实际上,有一些模块的功能已发生了变化,有的可以作为通用功能供每个模块使用,有的已经弱化而可以考虑取消或合并至相关模块中。这需要开发团队对系统需求做进一步调研和调整。
三、结语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决定了教务管理系统不可能一步到位。通过对历代教务管理系统的总结,发现虽然每一版教务管理系统都存在不如人意的情况,但也欣喜地发现每版教务管理系统在继承了以往版本优点的同时,在功能和适用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工作中,要以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导向,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为开放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