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论析
2018-03-28庞玉清
庞玉清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吉林 长春 130032)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一个永恒的鲜明主题。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牢记宗旨、不忘初心,不断走向成熟、永葆青春活力,依靠的就是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法宝,这也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角度来看,党的建设与中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1](P4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实事求是地面对党自身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执政风险和挑战,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党的建设,力度空前,成效卓著,全党焕发出蓬勃朝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2]。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鲜明主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昭示了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重大意义。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已经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2]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是党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深化,是党和国家建设的现实依据,同时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以往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4]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键,是党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内在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过硬的素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1](P43)新时代赋予了党新的历史任务,同时也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也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革建设的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环境和任务,这些任务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日趋紧迫,这种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时代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5]新时代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个目标,改革的任务异常繁重,而且时间紧迫,这也凸显了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急迫性。二是党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在诸多方面,党员领导干部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P3)。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成为党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三是新时代党执政环境的深刻变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的迅速进步,党的执政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执政环境。总之,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出色地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取决于他们是否素质过硬。目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与新时代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通过系统建设来加以提升,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奠定和巩固的,是历史选择、人民选择的结果,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难以稳固,甚至会失去执政地位,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教训极其惨痛。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党面临着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7]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1](P63)。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直接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成为影响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风险性因素。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规范,存在着宽松软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2]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主体,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基本构成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前提是要明确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内容,即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既包括党员的基本素质,又要从干部身份角色、新时代面临的任务等多方面来加以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进行了高度概括,“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6](P41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建设的基本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2]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也应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深入思考,紧紧围绕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进一步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首位,凸显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政治素质是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政治素质是否过硬也是评价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政治特质。”[8]衡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最根本的就是看他是否能够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1](P34,35)。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对于党及全体党员的重要意义,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6](P15)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次,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是一个不容许有任何含糊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就是党员领导干部为谁服务、听谁领导这一个根本问题,政治立场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工作方向和战斗力。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在政治上必须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带头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核心至关重要,维护核心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政治。”[9]坚决维护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
(二)深厚的理论功底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10]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理论水平决定了其认识水平、思想境界、领导水平以及把握大局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系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6](P153,15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习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更好地尽职履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高超的领导艺术
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党员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表现就是他们发挥着领导作用。领导水平对党员领导干部尽职履责至关重要,高超的领导艺术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其赢得群众认同的基本条件。可以说,领导艺术直接决定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效果,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发展,领导是决定因素。领导艺术既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大局观、格局观,又表现为他们处理复杂局面和问题的能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治修为和政治能力。党员领导干部高超的领导艺术具体体现为在工作中能够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破解难题、团结带领同志。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领导理论与领导方法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领导风格,树立领导威信,提升领导力和组织力。
(四)精深的专业能力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各个专业领域,建设一支专业化、复合型领导干部队伍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能力。”[2]精深的专业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专业能力薄弱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障碍,党员领导干部应成为自身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外行领导内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领导威信也难以确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从领导工作的职能看,党员领导干部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法律素养,这是提升领导能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对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大家都得掌握、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11]因此,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应朝着专家型、复合型领导的方向努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五)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尚的道德情操彰显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1](P45)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情怀和清正廉洁的本色。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和事业发展,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12]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情操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1]这一重要论断从党性修养、职业精神和廉洁自律三个方面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向。
(六)坚定的法治信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精神和法治素质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成为依法治国的表率。坚定的法治信仰就是领导干部要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时刻牢记党纪国法,坚守法律底线,自觉依宪执政、依法执政。党员领导干部能否依宪执政、依法执政也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13]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尽快提升法律素质。
(七)强烈的创新精神
一个没有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需要创新精神作为支撑,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革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员领导干部的创新精神主要是要打破思维定式,运用创新思维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既是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开展工作的基本素质。党员领导干部是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实践者,没有创新,改革就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彻底。首先,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破解改革难题除了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还要有创造性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创新,新技术不断涌现,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创新精神成为应对全球创新发展挑战的必然要求。
(八)务实的工作作风
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其工作态度、工作风格和思想境界的重要体现,是其价值观的外在行为体现,是党的形象在群众中的直接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务实的工作作风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境界,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踏实工作,担起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14]“功成不必在我”是党员领导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宽广的胸怀、务实的品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
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常态化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手段来加以建设,既要继承党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有效方法,又要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基础
简单来说,制度就是组织的运行和人的行为的规则、规范,制度是各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强化制度建设,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也应遵循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逻辑,将制度建设摆在首位,实现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使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够得到稳步提升。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严格执行党内学习制度。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还应结合实际进行制度创新,结合党员领导干部的实际情况、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教育培训制度,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上的短板。当前,各级党组织应将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习教育是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常态化途径
讲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改革时期,党始终高度重视学习,并将学习教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常态化途径,学习教育也被实践证明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6](P401)学习教育在统一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领导水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学习教育,才能使党员领导干部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6](P40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方法,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阔视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战略任务等多个维度,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深刻领会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真正做到学深弄懂吃透用好,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
(三)实践锻炼是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 “知行合一”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观都深刻地阐释了实践的重要价值。实践锻炼是人成长的必由之路,人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历练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升,才能练就真功夫、硬功夫。中国共产党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一直非常注重实践锻炼的重要作用,将实践锻炼作为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经历过丰富的实践锻炼,各方面素质才能得到根本的提升,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实践与素质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6](P417)。
(四)加强监督是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监督既是一种规范权力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监督本身也是一种教育,遵章守纪本身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监督考核能够使党员领导干部时刻检讨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主动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形成自我成长的外在压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与责任观,及时弥补自身在能力素质上的不足。加强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成为一种常态,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推动了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实现了对国家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将进一步规范,也必将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稳步提升。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环境保障
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人的思想、行为往往都具有其所处环境的烙印,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环境的产物。一般来说,广义上的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环境,狭义上的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家公职人员的从政环境,政治生态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样态,同时政治生态又对国家公职人员和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导向和塑造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其作为廉政建设和腐败治理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政治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出:“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11]。政治生态建设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大力倡导执政为民的政绩观。确立好干部的标准,规范选人用人的原则和程序,为优秀干部创造谋事干事的条件,从而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旦形成,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也就有了环境上的可靠保障,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也会不断提升。
总之,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是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必由之路。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4]尚庆飞.“新的历史特点论”:党中央治国理政科学体系的历史基座[J].中国社会科学,2017(4).
[5]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30/c_1111389288.htm.
[8]侯惠勤.从重大理论认知上向党中央看齐[J].红旗文稿,2016(22).
[9]曲青山.坚持高举旗帜 坚决维护核心[J].中国纪检监察,2017(22).
[10]秋石.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J].求是,2016(18).
[11]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赵乐际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11.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J].党建,2016(11).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14]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