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理论素养的价值分析

2018-03-28孙迪亮朱丹丹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硕士生专业学位

孙迪亮,朱丹丹

(1.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2.诸城市实验初中 政治教研室,山东诸城 26220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对象。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日益深化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日益重视,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一是知识素养,表现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程度(包括广度与深度);二是能力素养,表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三是情意素养,表现为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厚情愫和坚定信仰。长期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轻理论素养全面提升的问题,再加上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潜心研读的信心,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有学历学位,但缺理论素养”,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实难恭维。正如学者梅荣政所言:“有的博士快毕业了还说不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甚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个还是有多个,如果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为什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说法?缺乏清晰的认识。”[1]这样的现实状况,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在此情势之下,多维分析和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价值所在,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尤其是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确立为一级学科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研究。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军,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之强弱,无疑会体现出人才培养质量之高低。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适应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期待。

(一)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人才基础

学科建设最核心的产品是学科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不仅是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重要条件和手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诸多成就,特别是在物质投入、研究队伍、研究成果的广度与数量等方面发展迅速,但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张澎军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研究要后继有人,关键是能不能凝聚一批人,培养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3]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急需人才的支撑。这里所谓的“人才”,无疑也包括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要后备人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此处所指的硕士生不仅应具有研究生学历、顺利获取硕士学位,更应该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所需人才队伍中的合格成员。反之,一个不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以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情意的硕士生,是难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后备人才和支撑力量的。

(二)有利于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社会氛围

党和国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度重视,既是由它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定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鉴于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而且更应显示出其应有的学理性、社会导向性。目前,学界和政界所热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导航计划”,无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社会导向性的现实回应。通过这种学理性和社会导向性的充分展示,才能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无疑能为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舆论环境与社会氛围,因此,必须把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应该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重要标识。首先,这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潜心学术研究,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创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定了其日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能力基础,无疑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准备了基础条件。其次,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建设的人才需求,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这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否则,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低下甚或缺失,势必贬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甚至会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负面评价和发展障碍。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内涵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2个。若从数量规模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学位点最多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在此情况下,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内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引一个专业学位点发展方向的“北斗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建设的相关文件中,无论是一级学科学位点还是二级学科学位点,无论是博士生的培养还是硕士生的培养,都提出了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等对人才质量的明确要求。显然,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硬性要求,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必备素养。

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应具有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等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通常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一目标设定,显然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理论素养,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从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之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高超、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内涵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建设由数量多到质量高的跃迁

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学位点的数量日渐增多,但很多学位点的建设往往只注重数量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甚至导致有些学位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数量上“繁荣昌盛”、质量上“凋敝败落”。针对此现状,国家开始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提升质量上来,强调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推进学位授权体系调整优化,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数量规模如今已经相当可观,但也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突出问题。因此,为适应国家关于学位点内涵建设的总要求,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也必须实现由数量多到质量高的跃迁,确保“又好又多”“保质保量”地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上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内涵建设,人才是关键因素:一方面是由学科带头人和硕士生导师所组成的学术梯队,另一方面是作为后备人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鉴于目前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以硕士生为主,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对于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的内涵发展尤为重要。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低,无疑是衡量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位点内涵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需求

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作为一个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很强的专业,理应承担起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光辉使命。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5]154。高校有责任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2007年10月,共青团中央发布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就目前来看,青年大学生是“青马工程”的主要培养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属性,决定了他们本身就应该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将更加有助于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实施“青马工程”的成功标杆。

此外,“青马工程”的具体实施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参与。高校实施“青马工程”,“应依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工作,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融入高校办学的科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以及育人实践中去”[6]。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作为“青马工程”的重要依托,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标准自然也应随之更高、更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低,更是展现“青马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必须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唯有如此,才能为其他大学生提供仿效的对象,成为助推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的现实力量。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对象,其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提高,本身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表现。不仅如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原因在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前者能够为后者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撑、理论支撑和人才队伍的支撑。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硕士生,能够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队伍中去,承担起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实效。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自我价值,也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实践价值。

(三)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

高校作为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集散地,历来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马克思主义必须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从而确保其承担起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大使命。在完成这一使命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自然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它所培养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低,自然也成为确保本专业能够担此重任的重要验证标准和现实条件。首先,有利于在学生中发挥群体效应,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生之间的日常交往,相互影响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以及马克思主义“三观”的确立。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在学生的群体交往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变同龄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态度,为身边人、同龄人树立好榜样,从而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其次,能够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人才支持。从现实来看,有相当数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毕业后进入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之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硕士生在进入高校工作后,能够时时处处显示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爱与维护,能够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性原则的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增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无疑能够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顺利就业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此前,硕士生作为学历较高的专业人才,在就业竞争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随着近些年来硕士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其就业优势日渐丧失,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愈加重视所录用人才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即时利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不是能够迅即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性专业,这就导致社会上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认可度不高、期望值较低,甚至出现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无用论”和“过时论”,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在此情况下,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就成为保障其顺利就业的应然条件。

(一)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就业竞争力

消除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偏见和误解,改善外部就业环境,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顺利就业固然重要,但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要想从根本上缓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主要还是应该从其自身出发,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一个被社会和用人单位看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不应仅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及较好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将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就业竞争力。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生就业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5]404对于一个专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生而言,如果连起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都不具备,必然有“不务正业”之嫌,很难想像他会得到社会认可并顺利就业。

(二)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就业门路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才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人们的就业渠道更加宽泛,就业形式日趋多元化。所谓就业形式多元化,是指劳动者打破传统就业制度下僵化的就业方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主要包括流动性就业、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等[7]。适应就业形式的这种总体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也不可能偏安一方,其就业形式也会趋于多元化,不可能再仅仅局限于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科研院所,而是必然渗入到企事业单位、自由职业等领域。他们不仅要成为一名有竞争力的谋职者,还要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业者。而无论是做一名谋职者还是创业者,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决定其作为谋职者的“砝码重”,即可以力克群雄,成为众多谋职者中的佼佼者;作为创业者的“路子稳”,即可以准确把握创业先机,合理谋划创业方案。易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他们谋职或创业均有益处,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开拓创新意识、提升对社会的适应性,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硕士生专业学位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浅析油田基层班子建设的重要性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理论宣讲员要注重理论素养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