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诗尊李杜,点笔动云烟”
——论钱孟钿诗宗唐贤的旨趣

2018-03-28曹海月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杜甫李白诗歌

曹海月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关于钱孟钿的诗学主张,董达章《钱孟钿诗钞题辞三首》其二云:“五言继陶谢,乐府追青莲。百体悉浑成,三昧多唐贤。”[1]229赵怀玉《崔恭人钱氏权厝志》记述:“为诗品诣超隽,力宗唐贤。”[2]可知,钱孟钿的诗学创作师宗唐贤,且主要是学“李杜”。她自己在《浣青诗草》卷三诗《代书三十韵寄弟妇循之》中明确表示:“学诗尊李杜,点笔动云烟。”[1]273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其号浣青者,欲兼浣花、青莲而一之也。”[3]钱孟钿从小喜爱文学,诗多由父母口授,其父亲钱维城的诗学旨趣是以“李杜”为宗,因此,钱孟钿诗学师宗“李杜”是受其父亲的影响。

一、受李白诗风的影响

李白一生主要生活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他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其思想性格的形成和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很重要的关系。唐玄宗开元间是唐代最繁荣强盛的时期,社会环境相对轻松开明,持有建功立业的幻想,极具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心胸豁达、性情豪爽,甚至放荡不羁,是当时众多文人的共同特点,而李白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他理想最高,傲岸不羁的精神最为典型,当时一些诗人所带有的饮酒纵乐、行侠使气、寻仙访道等习性他都具备。从钱孟钿的《浣青诗草》及续草诗集来看,李白对其诗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乐府歌行体诗具有豪放宏阔的气势

王世贞曾这样评价李白:“五言古、选体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4]李白的乐府歌行之所以显得气势雄贯,主要是因为他在表达感情上从来都是直接的,心中的想法几乎都是在第一时间付诸笔端。这一点是钱孟钿学习李白最明显的地方。钱孟钿有几首乐府歌行,表情达意非常直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使用雄放的意象及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诗歌充满着一股豪迈气势。如《浣青诗草》卷五《行路难三首》,其一诗云:

扶苏城边朔风烈,阿房宫中月如雪。万钱乞葬骊山隈,白刃相看眼流血。出门意何适?驱车上太行。崔嵬九折坂,回驭心惶惶。高峰巉岩与天接,下视河流百川吸。十年击剑不得意,空向朱门耻弹铗。一朝脱颖惊王侯,箭下聊城去如叶。乘车戴笠彼何人?马上相逢不相揖。车喧阗,马蝶躞,过眼浮云鸟飞捷。[1]311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的七言乐府诗。第1至4句,为下文奠定了阴郁惨淡的氛围。第5至6句,作者在看到惨淡景象之后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于是决定乘车上太行山。第7至10句,写太行山地势险峻,曲折至极。这些险阻,好像人生中的各种艰辛与磨难。第11至12句,抒发了一个有志之士久久无法获骋的苦闷与彷徨之情。第13至16句,叙述了终有一日得以重用之后的骄傲与自信。与上文局势形成强烈的反差,即由失意走向得意。在马上遇见志同道合之士,也无须弯腰问候,表现了一身傲骨。第17至19句,感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全诗语言雄浑有力,语意的转折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与细微复杂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失意,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顽强、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力图从失望中寻求希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积蓄着深厚、强烈的感情,一遇外界契机触动,发而为诗,如山洪暴发,喷涌而出,一气直下。作者虽为女性,其性情却不乏男子的直率豪情。钱孟钿这类诗的风格有学李白的痕迹。李白个性豪放率真,其笔下诗歌的抒情方式也往往是直率奔进的。如其诗歌《将进酒》《蜀道难》《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钱孟钿的七言歌行体,写得遒劲有力,感情豪放热烈。如《浣青诗草》卷三《放歌行》:

黄河西来入渭滨,一洗明月无纤尘。天空远籁落清影,众星历历罗秋旻。荆山良玉不得售,淡然去之若浮云。黄鹄一举可万里,芙蓉不羡桃李春。丰城剑气飒秋雨,鱼目混珠徒尔许。丈夫磊落凌风霜,富贵于我亦泥土。沧浪之水清且涟,乘舟直向天边去。[1]281

全诗语言奔放,透露出万丈豪情。首先,作者描写了天地间辽阔壮观的自然景象。其次,用一系列典故传说甚至用夸张的手法来驰骋自己心中的诗情,重在表现万事万物皆有志向。最后,诗末尾4句流露出淡泊洒脱的心境,将功名利禄视为泥土。这是一种达观的心态,更是一种淡荡之豪情。诗歌从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转向与世无争的隐士情愫,情感起伏较大,气势畅达。此类诗歌,还有《燕燕吟》《北风行》等。显然,这种豪放飘逸的文风与李白的豪放诗歌有吻合之迹。为了酣畅淋漓地抒情写意,李白常用七言歌行体来纵横驰骋自己奔放热烈的思想感情,塑造雄伟壮阔的艺术形象。如其诗歌《江上吟》《北风行》《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此外,当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时,其诗歌往往脱去笔墨蹊径,不受常规限制,将七言与杂言合用,以增强诗歌的气场,让语言具有错综变化之美。如其诗歌《行路难三首》《蜀道难》《江夏赠韦南陵冰》《远别离》等。钱孟钿作品中亦可见这类诗歌,如《浣青诗草》卷三《放歌行》:

咸阳二月啼早鸦,东风吹开杨柳花。明眸皓齿费白日,清樽象管酣流霞。人生百年贵适意,焉能低眉俯首徒咨嗟。明珠尺璧,雨暗尘蒙;会须拂拭,光与月同。鱼日复累累,燕石笑琼玖。不见若耶人,安知无盐丑?只须击缶歌皇华,岂有初衣羡刍狗。凤鸟虚传尺素书,浮云富贵吾何有。岁月如转毂,去者鸟过目。蓬莱几扬尘,麻姑鬓改绿。尊前何必涕沾衣,处处天涯莺自啼。且掷黄金赊月色,东风昨夜到关西。[1]273

该诗首先描写了二月咸阳之地的美景,认为适合饮酒作诗。其次,展开议论,认为“人生百年贵适意,焉能低眉俯首徒咨嗟”。接着,使用了一系列典故来论证追求富贵利禄不仅伤神,而且还浪费时间。最后,又将话题转向开头句渲染的美景和饮酒的场景,认为人生太短暂,不如及时行乐。全诗语言具有豪迈大气与阳刚之风。此类诗,还有《通天台铜人歌》《燕燕吟》《北风行》《拟鞠歌行》《响泉砚歌为竹初叔父作》《拟怀仙曲》等。

(二)古体诗诗风刚劲豪迈

如《浣青诗草》卷六《五丁关》,这是一首五言纪游古诗。诗曰:

侵晓渡宽川,晨光散林簏。野竹媚幽姿,山花丽空谷。崎岖上急坂,曲径马蹄跼。白盘历巅顶,十步九旋缩。怪石蹲类虎,纷拏势相扑。长松裂云根,群峰抱日足。浮烟净列岫,乱雪喷飞瀑。顿忘尘世情,但觉天一握。伟哉五丁力,辟此西南轴。恃险徒尔为,跃马壮巴蜀。[1]328

诗的前面14句描写了五丁关地区各种雄伟壮观的景象。其中,第1至4句诗中的“渡”“散”“媚”“丽”,都是动词,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第5至8句,写五丁关地势极为崎岖,狭窄不平,突出了险峻与陡峭的特点。第9、10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格,将怪石的样子比作虎,突出了石头之“怪”。“纷拏势相扑”,体现了怪石之多之密。第11、12句,使用了夸张手法,“长松裂云根”主要凸显了松树之坚韧不拔。“群峰抱日足”,突出了山峰面积之广阔与密集。第13、14句,描写烟雾缭绕于排列的山峰中,构成一幅横向的画面;雪与瀑布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纵向的画面。景物错杂相交,横纵相交,颇有一种绝妙的意境。第15、16句,抒发了作者向往之情。显然,作者已被五丁关的美景所吸引并陶醉其中无法自拔,于是便有“顿忘尘世情”之感。“但觉天一握”,从侧面力显五丁关之雄伟。第17、18句,“五丁”是传说中天为秦蜀王生五丁力士,其可以献山。作者使用神话传说,为五丁关增添了一层神秘感。第19、20句,“恃险徒尔为,跃马壮巴蜀”,是作者再一次的感叹,感叹五丁关的雄伟与奇险。全诗描写的景物处处奇险壮观,处处令人惊心动魄。诗歌的语言遒劲有力,气势雄浑豪迈。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表现她所追求的境界和情感时,她更多地从神话和传说中汲取素材。她不屑于对客观事物作具体细致的描写,而是擅长借助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等表现手法来宣泄情感、凸显形象,取得一种特殊的艺术美感。

诸如此类的诗,如五言古诗《晓度凤岭》《始皇冢》《古意两首》《拟古诗三首》,七言古诗《述旧书怀漫成长句二十二韵即送虚庵表兄入都》《春雪用东坡聚星堂韵》等。这种塑造形象的方式显然是承接李白的诗歌风格。

(三)七言绝句具有明丽、自然、清新的特点

如《浣青诗草》卷六《柳枝词和韵四首》,这是4首七言绝句咏柳诗。诗短小精悍,具有明丽轻快、清新飘逸之风格。4首诗,并没有提到“柳”字,却处处在咏柳,咏柳之中又寄寓作者无限的情思。即春天来临,柳树发新枝,描写了一片青色活力的景象,同时给漂泊他乡的旅客以惆怅之感。这惆怅源于思念故乡与感伤别离之苦,这便是咏物抒情。这首诗写新柳,其实是在抒发远离他乡之客心中积郁的旧愁。全文语虽浅,情感却较深厚,意韵无穷,气势畅达。诗曰:

渭城风物又经春,嫩绿初齐客思新。记向大堤和雨折,泥他青眼盼行人。

花未飞绵叶剪蓝,风吹无力起眠三。旧游最有难忘处,一路依依近汉南。

折赠谁家怅别难,藏鸦时节絮初残。何当系艇扬州郭,一种青青雨后看。

绿遍江潭客未归,轻阴漠漠拂帘衣。那堪烟雨催春去,深巷人家燕子飞。[1]323-324

此类诗,还有如《舟次寄怀二绝句》《寄呈竹初叔父》《寄序东鲁思两兄》等。钱孟钿的这类诗多少受了李白诗作的影响。众所周知,李白与王昌龄的七言绝句都被誉为唐代诗歌中的精品,具有语短情深、韵味醇厚、音节和谐、一气呵成的特点。无论抒情写景,都擅长运用明快自然的语言,气势汹涌的情思,在短小的篇幅内营造清新飘逸隽永的风格。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二、受杜甫诗风的影响

杜甫作为一个盛唐文化哺育出来的诗人,在早期也曾昂扬奋发,怀抱远大理想,对自己的前途乐观自信。但由于时代巨变和个人生活经历坎坷曲折,他的创作逐渐倾向于对国事民生的关注,即由高歌个人理想的“小我”情思上升到面向社会及广大人民的“大我”情怀。从钱孟钿《浣青诗草》及续草诗集中可以看到杜甫诗歌对其诗学创作的影响。

(一)创作了大量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歌

在杜甫看来,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成为作诗的题材,可以说,在中国诗歌史上,杜甫奠定了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歌的基础。他写日常生活情趣的诗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吟咏与亲友间的情谊,这类诗歌写得最富人情味。如《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梦李白二首》《不见》,表现对好友李白的极度想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露出受饥寒漂泊之苦的情思,等等。总之,杜甫这些表现夫妻、父子、亲朋好友、邻里等之间的人间真情的诗,充分表露了他丰富的内心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内心活动。钱孟钿也创作了不少描写亲朋好友的诗作。如《寄怀陈宫允夫人》《怀若芬妹》《送外子》《送声之弟还京师》《月夜寄怀声之》《忆弟》《寄怀弟妇庄循之代简》《送外子入帘戏赠》《人日寄怀诸弟》《送素溪姊南归》等。第二,记叙日常琐屑小事。如其诗歌《信行远修水筒》《催宗文树鸡栅》《驱竖子摘苍耳》《种莴苣》《春夜喜雨》等。这些诗歌在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饶有兴致、无比热爱的同时,往往又蕴涵了更深一层的意义。钱孟钿也将众多生活小事纳入诗歌题材,如《将抵武林作》《上巳雨》《积雨》《寒食日雪》《卧疾》《舟中食瓜》《舟中闻笛》《江行遇大雾》《频日为索逋所苦作此解嘲二首》等。

(二)诗歌承继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如《浣青诗草》卷二《秋思》,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曰:

银河耿耿入秋清,天末高风隔凤城。复有寒花延暮景,更劳新月照孤檠。思亲泪共猿声落,病客魂惊霜杵鸣。江上鲈鱼迟远梦,故园松竹若为情。[1]263

诗的前4句,描写了异乡秋天夜晚的景象。其中,“更劳新月照孤檠”,渲染了萧飒的氛围。后4句渐渐流露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钱孟钿在陕西,刚刚离开故乡开始随夫宦游的生活,身旁没有太多的亲人,有的只是孤独冷清。再加上长途跋涉之后身体带病,内心感到十分落寞,自然而然会生发浓烈的思归思亲情愫。诗歌中借鲈鱼与松竹,进一步寄托自己愁闷的情绪,让情感得以顺利地升华。全诗的语言刚健遒劲,音调也铿锵有力。诗歌中的“共”“惊”“落”“鸣”几个字,不仅炼声,而且炼意。句式的安排抑扬缓急,顿挫有致。诗歌的意境跌宕开合,深沉的思想情感及雄厚有劲的节奏声韵,充分表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感染力,让人读起来有无尽的意味。

诸如此类的诗歌还可见《次三叔父留别诗韵却寄二首》《客夜》《上巳雨》《白桃花已落寄慨二首》《重九寄曼亭得迟字》等。钱孟钿此风格的诗歌明显受杜甫诗作的影响。杜诗中常见的风格就是沉郁顿挫,如《登高》《秋兴八首》《白帝》《江汉》《阁夜》等。但作为一代大家,杜甫诗歌风格并不偏执一隅,而是百花齐放种类繁多。杜诗中有刚劲豪迈的诗歌,如《望岳·岱宗夫如何》《画鹰》《房兵曹胡马》《前出塞》等,还有清新明快平易的诗歌,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村》《绝句二首》《为农》等。

(三)热衷于创作咏物题材的诗歌

杜甫诗歌中还有许多咏物题材的诗歌,如《蒹葭》《苦竹》《病柏》《枯柟》《花鸭》《栀子》《水槛》《鸥》《猿》《黄鱼》等。这对钱孟钿的诗学创作有一定的启发,其《浣青诗草》及续草诗集中也有不少创作咏物题材的诗歌。如《早桂》《秋海棠》《水仙》《芙蓉》《水槛》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钱孟钿诗钞中可以明显看到其在随夫宦游后的心境比前期多了一些忧愁郁闷,其诗歌也更多地笼罩了一层哀愁苦闷的情愫,如《北风行》:“长年瑟缩形如猱,狂呼转舵甥嘈嘈,已泊荻港心犹忉。”[1]368《重九寄曼亭得迟字》:“三年寥落对清卮,薄宦如萍任所之。露气渐凋林下叶,霜风暗度鬓间丝。”[1]356《又作》:“每逢令节增惆怅,老去情怀只自知。”[1]368等等。钱孟钿随夫宦游了30余年,饱受漂泊别离之苦,故越发觉得杜甫的诗歌有韵味。她在《浣青诗草》卷八中《题曼亭万回诗卷五首》其四云:“莫叹飘零同子美,聊从江上借闲身。”[1]348在《浣青续草》一卷之《泊舟作》中曰:“高吟杜老句,此日始知美。”[1]368她觉得自己是在感受杜甫当年种种漂泊离愁之苦,能从杜诗中寻找一定的心灵慰藉。

猜你喜欢

杜甫李白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杜甫改诗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诗歌岛·八面来风
杜甫与五柳鱼
倒下的那一刻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