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格局下编导专业的“创新型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3-28

传播与版权 2018年3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专业

王 莹

[本文由沈阳音乐学院院级课题项目(2016KYL32)“新媒体格局下编导专业的“创新型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资助]

一、新媒体的研究梳理

所谓新媒体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广播电视相对于传统的纸媒是新媒体,由互联网带来的媒介革命又将广播电视转变为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力量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即是一种新环境,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介形式。2017版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于2017年6月26日在京发布,“共享、智能、移动”较为准确地概括了过去一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基本特点。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精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媒体发展由最初的《威尼斯商报》到精英文化再到大众文化,直至今日的“人—机”共体诞生,受众已经摆脱传统媒体的“靶心论”,取而代之的在数字化信息洪流里实时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传—受”互动。而传统媒体每日仍在生产过剩的信息内容,呈现出供给侧问题:不是受众的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这就要求传统媒体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向信息主战场的转移,完成产业格局的转型。这一切变革都需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以适应媒体环境变化。

二、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与困境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因此传媒方向的人才也出现空前的紧张,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国大学院校在1998年首次在本科中设立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2年艺术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文学转变为艺术学。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如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经从各大专业院校、重点院校向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延伸。截至2015年3月,在我国上至“211工程”重点院校,下至民办院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了191所,每所院校每年计划招生都在100左右,也有院校每年招生人数达到300-500人。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断壮大,带来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多数高校在软硬件建设跟不上专业要求、有的甚至是边发展边补充,为了挣钱盲目扩大招生,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没有监督和保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原本粗放型的传统电视媒体迈向集约型、品牌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行业人才标准不断地提高。沈阳音乐学院作为省属高校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校生越来越多,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怎样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使我院培养的人才适应新媒体行业的现实需求?未来如何吸引更多的生源?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困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扩招与生源锐减的矛盾

据教育部2015年公布的十大就业难专业名单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排名靠前,虽然社会上“艺考热”的势头还在,但生源已远远不能满足191所本科院校的招生需求。其结果就是直接造成部分地方高校招生自主性减弱,生源数量和质量大不如前,甚至部分省份还没有全省联考(如山东省、吉林省),还有的省份采用省联考成绩统一录取,造成生源结构单一,质量下降,数量锐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源相对差的地方高校一下就被推到了“挑剩菜”的境地。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从2008年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80人到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109人,再到2013级的130人。五年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一度达到495人,平均每个年级120余人。可随后几年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2015年仅招收了65人,2016年仅有69人入学。招生状况恶化不仅仅体现在生源的数量,更体现在质量上。优秀生源扎堆报考“985”“211”院校,致使我院招生空间遭受挤压,形成低谷效应。招上来的部分生源仅仅为了追求一本的证书而在考前突击学习了编导专业知识,因此整体生源质量不高,甚至与专业要求相去甚远。在培养过程中对学风、教风、校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我国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相互借鉴性较强,一般以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等课程为模板,因此,一旦模板院校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就会成为普遍问题。教学模式无非就是边学习边教学、边教学边补充的过程,学科之间缺乏关联性和逻辑性,学科本身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严重脱轨。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内容上还集中在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中,如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而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急需能运用新媒体策划制作节目的人才,高校课程建设对于新媒体领域的涉及更是少得可怜,例如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所占比重很小,仅仅作为基础课程的一部分。这就导致新媒体用人单位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毕业生的需求不紧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就业,即使就业了,也存在后续学习周期过长的问题。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

在国外,高校传媒教师多数都有从业经历,是带着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来教学的,具有很高的专业实践水平,经常用具体的项目主导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国内,高校传媒教师多数是学者出身,一些年轻教师更是毕业留校任教的,相对于国外教师而言,理论知识储备较为丰富,但一线从业实践成为短板,普遍缺乏行业经验和业绩,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轨。学者型的师资队伍显然不能从容应对新媒体时代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队伍正面临着提高实践能力的艰巨任务。

新媒体格局下传媒专业在不断细化、对编导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那么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顺势变革,沈阳音乐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地域特色等因素,制订属于自己的发展策略。

三、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创新型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制定专业建设与整体发展规划,突出时代性

沈阳音乐学院以培养“全媒体、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依托学院在艺术领域的优势,及时把脉当下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趋势,以多学科、多媒体交叉融合的基础优势建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体系和发展规划,为主流电视传媒机构和各种新兴媒体培养和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编导人才,从而有效改善和优化沈阳音乐学院编导人才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突出全面性

培养方案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经过十年的摸索,我们发现文理兼招的编导专业,呈现出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文科生偏爱理论学习,虽说文化底蕴逐年增长,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无法将文字作品转化成影像作品,到了用人单位往往需要从技术环节从头学起,往往无法适应快节奏的传媒机构。理科生观念上存在着“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重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上手快”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在传媒机构很快就能独立承担节目制作工作,但“轻文化”使学生文化积累相对薄弱,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显出后劲不足的劣势。能够熟练操作摄像机等技术设备进行现场拍摄,能够熟练使用Premier、Edius等非线编软件进行后期编辑,却不懂如何使自己的拍摄、剪辑风格与节目主题相匹配,更缺乏驾驭选题和提升作品内涵层次的能力。

围绕这一现象,我们将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针对性的整改,努力实现“以基础教学服务专业教学,以专业教学带动通识学习”的良性氛围。在课程设置改革上,开设了持续五个学期的联合实习作品创作系列课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传媒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并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在第三学期开始开设出镜记者出镜报道、电视导播、电视评论、纪实节目创作和节目创意等专业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强化专业训练;第五学期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与技术选修课,将有志于从事新媒体行业学习的学生进行分流引导,大学四年还将不间断地设置人文素养、形象思维、史论研读、电视理论前沿、新媒体研究、媒介产业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专、专有所长,更具应对就业竞争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打破储蓄式教学创新工作室模式,突出实战性

广播电视编导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按照“传递——接受”的模式完成,课堂侧重各类知识的储蓄式教学,以填鸭式灌输却忽略了90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沈阳音乐学院创新型学习模式是通过建立工作室组织实践教学和实训活动、并与传媒行业合作参与国内外各种视频类赛事,创新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合作、展销、再创作的良性循环。丰富实践教学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各方面专业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训练,将培养目标落实到节目编导流程中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创新型学习”教学模式体现在模块化教学、分阶段培养模式。

模块一:环境开放的学习模块。对外,沈阳音乐学院组织编导学生有效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实习活动。与各学期课程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向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成立校园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公众号,从2016年起开设的节目创意小组,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创意思维,并在具体的节目运营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

模块二:方式灵活的实训模块。通过建立工作室承包具体项目,对学生影视艺术创意与实践能力进行强化实训。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分为微电影工作室、纪录片工作室、广告工作室、宣传片工作室等。也可以打破原有思维禁锢,突破媒体类型的壁垒,按照节目生产流程来设置工作室,如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和影视包装等。以制作产品的流程作为业务能力培养目标专业工作室建立学生的全媒体意识,以应对未来的竞争趋势。

模块三:双主体的创作模块。在创作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单向度的传授关系,而是作品创作的双主体,教师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可以鼓励学生创作热情,挖掘学生潜能,盘活学习氛围。通过作品参赛来凝聚团队精神,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60多份作品参加国内知名赛事,并在中国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短片大赛、亚洲国际青少年影像大赛、“半夏的纪念”、全国首届影像交流节暨全国校园DV和摄影作品大赛、最逗东北人大赛、辽宁新V度影像大赛等多项评选活动中斩获奖项,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调动了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

模块四:面向市场的导师模块。在创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把资深媒体人“请进来”,成为学生的职业导师,成为让学生“走出去”的引路人,搭建与业界座谈交流的桥梁。近年来,我系多次与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优酷网、新浪网等媒体合作,将实践教学成果与影视产品制作紧密结合,实现学生作业向作品的转化,并通过新媒体上的关注度和点击量完成跟踪考核;使学生的作品产业化,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传媒机构,这样既实现教学向生产力的转化,又有效检验了教学效果、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

模块五:实时交流的互动模块。微博、微信的到来使传统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的局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传播,微信时代的到来让手机等智能终端成为真正的社交媒体主力军。现阶段,微信记录生活、表述情感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普遍有个性强、自尊心强、表现欲强等特点,他们更容易在网络上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自己社交圈,这为教学交流互动提供了新思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教师利用微平台呈现学生作品,展示个人才艺,如微视频、微小说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确立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锻炼学生时评能力,提高他们观察事物敏锐度和写作能力,创建完善广播电视编导系微信公众平台,为广大师生作品展示提供更大的舞台。

(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突出互补性

作为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与传媒业界建立密切联系,将编导教育的新理论和传播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培养新媒体格局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显得尤为必要。

沈阳音乐学院计划通过自己培养和人才引进两种渠道,打造一支“校企合一、双职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形成专任教师和业界名师比例平衡,优势互补,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编导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背景,还要有一定的传媒从业经验,鼓励教师到媒体兼职,不断深入一线调研实习,了解业界最新发展状况,保证教师能够更新知识体系,使其知识不落伍、技能不落伍。引进高端人才丰富师资结构切实提高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推进科研建设与改革,突出创新性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国内传媒教育领域中的参考书很少。为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教材建设,重视对优秀实践性教材的评估和发掘,出版全媒体背景下编导专业实践指导的相关教材。教材编写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实践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注重教材内容与新技术、新实践手段发展保持同步,做到所编教材能够反映当今媒介发展现状和本学科研究现状。

四、结语

沈阳音乐学院在探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过程中,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色,摸索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践行实践教学培养的途径,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沈阳音乐学院艺术风格,又掌握了影视节目制作的专业技能,并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媒体意识,完成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与行业前沿契合接轨。

【参考文献】

[1]高祥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14,28(4).

[2]安前进,兰景婷.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及困境探析[J].学园,2014(16).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