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育传播模式设计

2018-04-21黄奕宇

传播与版权 2018年3期
关键词:概论教育者应用型

黄奕宇

一、问题提出

《艺术概论》课程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系的人文素质教育基础理论课,也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习者通过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学习艺术理论知识,从而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这对于学习者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由于课程的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抽象思维能力,因而课程教学中容易存在学习者对该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学习难度大,教育者的教学手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教育传播模式进行设计。

二、理论基础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理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1],这种活动发生于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活动。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与学习者进行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互的动态过程[2]。教育者把信息进行编码,通过教育媒体传播给学习者;学习者接收到教育信息后,通过对该信息进行译码了解其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反馈。基于教育传播理论的《艺术概论》课程传播过程设计主要包括艺术概论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艺术概论传播阶段分析和艺术课程传播过程的设计等研究。

经典的传播模式可分为三大类,也可将其看作三个阶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3]。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为代表:拉斯韦尔提出了5W传播过程模式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传播主体),说了什么(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对谁说(受众分析),取得了什么效果(效果分析),而在香农-韦弗模式(又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中,传播同样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这种线性模式将传播过程理解为单向、线性的过程,却忽略了传播的互动特性。控制论模式以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为代表,该模式把传播双方都看作传播行为的主体,并引入了“反馈”的要素,强调了传播的社会互动性。社会系统模式有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德弗勒社会系统模式、马莱茨克模式,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描述为一种社会过程,是将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标志着对传播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将这三大类传播模式引申到教育领域,即形成相对应的教育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胡钦太等学者对信息时代语境下的面对面教育传播过程模式进行了重构,更加重视个体的发展,体现了人与技术的双向互动[4]。史亚光、袁毅基于社交网络提出了以真实的社会关系以及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的传播模式,信息技术作为传播媒介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信息传播呈网状发散,传播范围得以拓展,这种传播模式也为真实课程中教育信息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5]。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育传播模式设计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育传播模式总体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教育传播的目的应当从以教育者为中心、满足教育者的价值实现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主体、符合学习者的受教育需求。第二,教育传播系统的构建应当基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且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的教育实际,应当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简明性。第三,教育传播方式要与信息时代教育者与学习者角色的转变相适应,由信息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信息多向传输的互动传播方式。

以教育传播理论为指导,针对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现状,本研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育传播模式进行了设计,如图1所示:

图1: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育传播模式

(一)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在内容快速生产、更迭与传播的信息时代教学实践中,《艺术概论》课程教育者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数字媒介时代信息内容的广泛性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个性化定制教学内容,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多元、更加充实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教育者可以根据内容的特性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充分发挥艺术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由于《艺术概论》涉及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教材中的内容组织常常会出现理论内容多次重复(例如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在部分教材中前后多次出现)、前后知识点相关性不强、内容组织体系缺乏完整性等情况,从而导致学习者认知困难。著名教育学家黄济先生指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在某些问题上的重复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只是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阐发而已。”[6]可见在进行艺术类课程内容组织时,关键在于能否凸显艺术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特性。因此,在《艺术概论》课程中,教育者可以紧紧围绕艺术学理论,使艺术学理论成为课程内容的核心与灵魂,以艺术产生、发展和接受的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艺术学的学科特征。

(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艺术概论》课程以理论资源为主、实践资源为辅,其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艺术理论知识资源;二是艺术创作审美实践资源;三是艺术历史传统资源[7]。

针对课程教学的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状,本课程首先应结合艺术发展实践开发创新性和前沿性优质资源,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其次,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二次开发;另外,注重案例教学资源的开发,以案例资源引导理论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对课程的兴趣,辅助学习者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增强传播效果。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慕课、优课等现有的优质数字资源平台以及国家级的资源中心和各高校资源中心,遵循整体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将各类资源合理运用。

(三)教育传播媒体

数字媒介时代,媒介融合丰富了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式,在《艺术概论》课程中教育者对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也应当与时俱进,采用多种媒体形式传播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传统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促进课程教学传播的方式,按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视觉媒体。黑板、幻灯片、投影仪、图形图像等视觉媒体操作简单,能够直观、真实地呈现教学信息,是极为成熟的教育传播媒介。第二类是听觉媒体,口头语言、扩音机、录音机、广播、CD播放器都属于这一类别,这类媒体具有丰富的直觉感、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第三类是视听媒体与视听新媒体。视听媒体综合了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的功能,通过动态的视觉图像和声音信息生动逼真地传递教育信息,这类媒体在当前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电影、电视、动画、录像等是课程中常用的视听媒体。视听新媒体以视听内容为核心,借助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传播,以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在教育传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第四类是交互式教育媒体。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教学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计算机网络等实现了教学信息在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多向传播,实现了多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高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得以开展。

(四)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为完成真实任务或问题,学习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8],是一种强调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协商与分享的合作性活动。学习共同体可以分为现实的学习共同体和虚拟的学习共同体。

《艺术概论》课程教育者通过线上、线下分别组建学习共同体,同时挑选比较积极、具有人格魅力、能对其他成员施加正面影响的活跃分子承担意见领袖的角色起调控学习共同体内部意见、引导互动的作用,促进教学信息的传播与吸收。在课堂中,教育者评估共同体个体成员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此确定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群体内的交流与协作,根据知识共享和交流的目的开展群体间的意见交换。线上的学习共同体拓展《艺术概论》教学的平台宽度和广度,通过网络交互,进行课前预习、课中交流和课后反馈,满足学习者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需求,让学习者能随时、随地、随需地进行交流学习。

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习者,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问题解决意识,通过团体合作的方式促进知识建构与信息交流,活跃学习气氛,强化学习活动,加速教学信息的多向传播。

(五)互动与反馈

Web2.0也称为“读写网络”“参与式网络”或“以人为中心的网络”[9],基于web2.0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思想在于用户参与,鼓励发挥各成员的集体智慧,进行协同学习。Web2.0的这种理念,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系学习者文化基础不够厚实,实际教学中的时空限制也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压力,从而导致许多学习者不愿意加入到课堂互动中去。而随着智能手机与智能平板的普及,移动终端设备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微信群组的建立为这类学习者发表意见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另外,借助微信推送功能,教育者可以向学习者推荐高质量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订阅号和公众号,培养学习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思辨能力。

在线上线下学习过程中,借助web2.0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学习者可以自发地向教育者提供反馈,而教育者通过引导、监控保证学习者学习方向的正确性和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在接收到学习者的反馈后,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设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对学习者进行答疑、辅导和帮助。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理念和各传播要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的教育传播模式也需要重新设计。本文基于教育传播理论,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设计了本课程的教育传播模式,试图为真实教育环境中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也为《艺术概论》课程传播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胡钦太.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9.

[3]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8.

[4]胡钦太,林秀瑜.信息时代语境下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2(6):15-19.

[5]史亚光,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2009,29(6):220-223.

[6]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7]熊素玲.高校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2):93-96.

[8]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20-24+29.

[9]刘革平,李倩.e-Learning2.0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9(2):27-29.

猜你喜欢

概论教育者应用型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