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
2018-03-28杜莉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杜莉华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非虚构写作源于新新闻主义
“非虚构写作”是舶来品。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处于混乱的状态中,各地兴起争取民权和反战的运动,撕裂的社会环境之下,新闻业和文学界做出调整,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由此产生。“新新闻主义”主张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相结合,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把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由此产生的作品被称为“新新闻报道”,或者是“非虚构小说”。此时的非虚构小说代表作《冷血》(In Cold Blood),是作者卡波特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手法写作,历时多年在六千多字调查笔记的基础上完成创作的。
二、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文学与新闻的新领地
在中国,非虚构先在文学领域兴起,后被引入新闻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在一些学术期刊中出现,但大多是在学术讨论的层面。在此之际兴起的报告文学、新写实小说、纪实文学等,虽然没有冠以“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但实际上与后来流行的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大同小异。[1]非虚构写作概念被广为人知是因为《人民文学》杂志社在 2010 年的一系列举措。2010 年,《人民文学》特别开辟“非虚构”栏目,并举办“非虚构:新的文学可能性”研讨会,发起“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其后,一些高校还开设了非虚构文学写作课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非虚构写作的热潮。之后文学界不断涌现出诸如《中国在梁庄》《没眼人》这样精彩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在新闻领域,非虚构作品可以被狭义地理解为特稿。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被南方周末内部认为是第一篇真正的特稿,[2]虽然不乏反对之声。因为早在这篇报道之前,中国青年报就已经在特稿领域开疆扩土,其名下的特稿专栏冰点周刊因为追寻冰点、写作手法细腻而成为了报业品牌,有人称这一批特稿为第一代特稿。在此之后,特稿在中国不断发展,从依托报纸的第二代发展到如今依靠时尚杂志平台的特稿,特稿的变现能力不断增强。《时尚先生 Esquire》出品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微信平台总阅读量达 3000万+,卖出了电影版权,实现了“内容直接变现”。[3]特稿也不再是传统媒体的所有物,这种报道体裁也被新媒体广泛利用。2015 年,非虚构作品网络平台不断成立,包括界面新闻的正午故事,网易的人间和腾讯的谷雨计划。非虚构写作无疑给文学和新闻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在这个领域,文学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虚构,新闻则愈发注重起文学性。
三、非虚构写作与新闻真实性的冲突
随着非虚构写作被引入新闻领域并且发展兴盛,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的潜在矛盾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到。前文提到,非虚构写作源于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写作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印上了和文学相关的烙印,于是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真实性、文学性和一定的主观性。因为真实在文学与新闻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非虚构本身就蕴含着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潜在威胁。
(一)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
首先,文学中的真实与新闻中的真实不是同一个概念。新闻中的真实包含三重内涵,追求形而下的器物之真。最早的新闻真实的所指很狭窄,只是事件真实,但是在之后的新闻实践中,学界发现如果新闻只是忠实的记录者,那么这种真实很可能变味,新闻成为变相的宣传的工具。而后,有人提出宏观真实的概念,强调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之后出现的过程性新闻真实的说法,则拓宽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解,该理论认为新闻真实性更多的是一个过程,应该在一系列报道,或者是新闻业整体的面貌下关切真实性,应该允许早前的报道在细节上存在偏差,日后的报道中如果试图对其进行修正,也是可以接受的。[4]这三重内涵的拓展,构成了新闻意义上的真实,但是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似真性。似真的真实主要是一种真实的感觉,它的反义词是虚假,而不是虚构,形而下的器物之真并非其孜孜以求的目标。鲁迅笔下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5]的典型说,更表明文学追求的真实感永远都是一种似真性。[6]这两种真实观相互较量,新闻工作者如果选择文学意义上的似真性,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则不复存在。
(二)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
文学性是非虚构写作的第二个特征,其主要含义即为在文本中使用更多的文学技法、在语言上更加考究。谈到语言上更加考究,就不得不提到形容词的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向来是新闻写作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但是对于非虚构写作这种以生产出一个好故事为主要目的的文体来说,让人印象深刻是作者创作时的重要目标,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爱憎分明的形容词。不免暴露记者的个人态度,让文章显得不再那么客观。客观性是真实性的保障,当客观性受到损害的时候,真实性自然也会受损。
(三)非虚构写作的主观性
与文学领域的写作不同,非虚构写作中频繁出现的第一人称,也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潜在威胁。在新闻特稿中,“我”的出现更加频繁。要么是作为一个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要么是作为报道主体直接给出自己的结论,还有一种则是文本中出现大量自己的主观感受,冲淡被采访人的存在感。在这三种“我”的出现形式当中,第二种——作为报道主体给出自己的结论对新闻的真实性伤害最大。客观性原则被引入新闻业已经很久了,新闻业已经达成共识:完全客观做不到,但是可以通过规范新闻方法从而极力接近客观。在这种共识的指引下,新闻和评论要分开的新闻操作手法也已经是业界的常态化手法。然而,作者在文本中大段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对新闻客观性的损伤,也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损伤。
(四)买断采访权——被垄断的真实性
目前非虚构写作越来越与资本市场接轨。《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在成为“爆款”后,被影视公司青睐,最终获取了高额的版权费用,这是中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第一例。在这一文本的写作过程中,记者和其所在的媒体和采访对象签订了排他性条款,即不允许采访对象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并向其支付一定的费用。[7]在商业变现的驱动下,出现了买断采访权这种垄断行为。笔者消极地预测,随着非虚构写作走向市场,买断采访权的行为会越来越多。记者买断采访权违背了上文中提到的新闻过程真实的原则,没有其他的媒体的采访,新闻的过程真实也就无从谈起。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拥有不容小觑的潜力和前景,但是,在其前进的道路上,应该注意新闻规范,在符合新闻规矩的框架内发展。正如“每日人物”在“发刊词”写到:“内容的寒冬还是春天,不过是气候变化。在变化中,坚持内心的核,才能对得起这波涛汹涌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