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四个自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职业素养

2018-03-28黄邦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理论课中华民族

黄邦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互联网+青少年德育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 40006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这是习总书记科学系统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基础上加上文化自信后成为“四个自信”的专门表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准确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青年学生人生领航,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特殊使命,我们只有准确把握,认真领会,从理论高度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使“四个自信”深入头脑,变成信仰,转化为自己的内心动力,挺直腰杆、理直气壮、满怀信心地讲授给教学对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做到信道、明道、传道、乐道。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基础

习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一个种族的思想土壤,如果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也就丢失了自己的种族符号,特别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文化表现形式更显现出种族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曾诞生过四大古文明,分别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中国文明,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前三大文明都在历史长河中神秘消失或被其他文明同化淹没,只有中华文明延绵了五千多年,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这片广阔的中华大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明,曾经引领世界长达1500多年,他们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而且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精神文化,包括哲学思想、治国方略、传统中医、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处事态度、做人规则等,滋养和润泽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德治刑治的治国方略,仁爱慎独的修身理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相处之道,家国情怀的大爱思想,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爱国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等,都是其中的精华。此外,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这些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民族的独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年代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巨大的榜样引领作用,成为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也为我们今天修身、齐家、治国,人与人、国与国相处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方法和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基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增强教学活动的文化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主线,赋予时代的特色,不断创新开拓,与时俱进,为大学生人生前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根本成果,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而来的最具时代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是时代精神的根本体现,它的根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从不同的维度给我们提供了建设美好家国、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友好相处的中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实现课程育人、思政育人,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倡导新风。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前进,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中,把个人的理想同社会的追求紧密联系起来,在奋斗中实现青春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最广泛、最基础、最深厚的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其他三个自信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源泉,是抵御西方文化侵蚀的重要精神屏障。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公开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公然支持“台独”“藏独”分子,攻击我国的人权,利用网络混淆视听,甚至故意抹黑我民族英雄,抹黑我伟人形象,用意非常险恶,就是妄图扰乱我们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妄图撕裂我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肢解我中华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从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站在时代最前列,引导广大青年主动学习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阅读传统经典名著;高校要开设相应的通识教育课,要为广大青年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主流媒体要肩负起传播和浸润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今天焕发出时代的光辉。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教育广大青年一代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和脉,不要忘记自己是谁,自己来自哪里,将来无论身在哪里,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照亮青年一代砥砺前行,增强青年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的认同。

二、 坚定道路自信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向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纵观人类的历史,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跟在他国后面照搬他国模式或道路能取得成功,能实现国家的复兴和强大,一个民族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只能由本民族人民自己来选择,因为道路好不好、适合不适合,只有走在道路上的人才最具有发言权。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选择,我们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信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传统、经济状况和文化渊源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本主义或者其他道路,这是被无数实践经验证明过的。曾经有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进行过无数次的努力,尝试搞过总统制、议会制、多党制、君主立宪制,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中国几乎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国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寻求救国的真理和探索国家发展的道路,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20世纪中国近代史上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从此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有了自己的领路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其间,虽然我们走过一些弯路,经历过一些曲折,甚至犯过极左或极右的错误,但是通过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挨打到建立新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此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97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三次巨大的飞跃,经过短短的几十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升,在众多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日益增多的科技领域领先世界,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最伟大的自信,是用实践证明的道路自信,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来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一条民族复兴之路,是一条走向繁荣富强之路。全体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一条通往幸福美好生活之路上,没有理由不自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多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真理观、历史观和认识论讲清楚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所具有的历史渊源、历史逻辑、文化传统以及实践历程,要让青年一代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一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中华民族全体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到达胜利的彼岸。与此相反,道路一旦选错、走错,就是根本性、方向性的错误,就会走向真理的反面,犯毁灭性的错误,甚至重新回到落后挨打的老路上,更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

三、 坚定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理支撑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正确性的信任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产生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其创立的三大理论成果——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被人类实践活动广为证明的科学真理,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科学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从孕育、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特别是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最强大的认识工具。自从有了这一伟大的理论工具,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逐渐登上了世界舞台,成为解放全人类的强大政治力量,马克思也因此被评为千年思想家,成为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而非封闭的体系,是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是需要它的信仰者不断地根据社会环境及时代背景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进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就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照亮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像一粒种子,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放开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巨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实践的必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已经写进党章和宪法,是我们党和国家新时代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形成信仰,用于指导我们的一切实践和行动,成为治党治国的指导思想。理论自信是教师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理支撑,没有对真理的信仰,我们的课程就没有了说服力,我们的课程就没有灵魂;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就没有理论方向的引领。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伟大理论的引领,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我们的道路选择就会出现偏差,我们的制度选择就缺乏真理的依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诞生了伟大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是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理论武器。反观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伟大的理论指引,要让伟大的理论成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脊梁,成为建设国家的指路明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内心认同、信仰这一伟大理论,才能给学生讲明白、讲清楚,真正让这一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

四、 坚定制度自信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表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制度自信就是要从心底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证明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党的领导生机和活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能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此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等各项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在中国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完全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机构的运行效率,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避免了西方国家多党执政中假借民主法治的外衣,为了一党之私利甚至一人之私利相互推诿、互相扯皮,最终损害普通民众利益的弊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政党合作制度,实现了多党团结协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心协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执政党与各党派的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特别是我党独创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好地实现了民族团结,维护了民族利益、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是民族团结相处的创举。69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近7亿人口摆脱贫困,贫富差距不断缩小,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年一个台阶,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些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我们所选择的制度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符合人民的意愿,顺应了人民的呼声,虽然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我们有能力不断完善、不断改革,真正让这一制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最好的制度。

总之,坚定“四个自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职业素养,我们只有把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由认识层次上升到信仰层次,牢记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才能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理论课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