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摔跤运动中的运动损伤
2018-03-28张晋山
张晋山
阳高县少年业余训练体校 山西大同 038100
摔跤运动是双方运动员直接通过抱、勾、绊等形式进行比赛与训练的活动,运动员经常会受到运动性损伤。这篇文章以皮肤类擦伤、关节性损伤、腰背肌损伤等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部位及特点为写作切入点,在简要分析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员自身运动水平较低、运动安排不合理等造成摔跤运动损伤的原因后,提出一系列预防运动损伤的策略。
一、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其特点
通常来讲,运动员在摔跤运动中形成的运动损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皮肤类擦伤。摔跤作为一项激烈的运动,其运动员双方在对抗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肢体的碰撞,其在倒地过程中为减缓地面对身体的伤害会用肢体等部位去支撑,进而造成皮肤擦伤。第二,关节性损伤是摔跤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其关节脱节与肌肉拉伤最为常见。第三,腰背肌损伤。摔跤运动员在进行比赛与训练时,经常需要长时间保持低角度的站姿来进行防守,其腰背肌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且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造成了腰背肌的损伤[1]。
二、造成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原因
第一,由准备活动造成的运动损伤。通常来讲,摔跤运动员在开始摔跤运动时需要提前进行运动准备活动。若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极易在运动过程中给运动员造成严重的运动型损伤。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摔跤运动与准备活动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其摔跤准备活动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已经逐渐消失;摔跤准备活动过度致使运动员在开展摔跤运动时产生疲惫感等。
第二,摔跤运动员自身运动水平较低。摔角运动员自身运动训练水平不足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来讲,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运动员战略技巧训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运动员身体综合素质训练等要素。摔跤运动员若没有进行全面透彻的运动训练极易造成腰、膝、肘等部位的运动损伤。
第三,由运动安排不合理造成的运动损伤。一般来说,在摔跤比赛或者运动的前期开展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运动员摔跤运动的适应性,但是如在摔跤比赛进行的中后期开展大量的运动极易会造成运动员的疲劳训练,加之如果教练没有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体情况与状态及时调整运动安排就会给运动员造成不可逆的运动性损伤[2]。
第四,带伤运动造成的损伤。这一类要素造成运动损伤主要是一些运动员在受伤后尚未将身体回到原有的状态就继续参加比赛与运动,在无形之中加重了运动损伤。
第五,技术性缺乏造成的运动损伤。摔跤运动是一项讲求实际性与实践性的运动,其要求运动员掌握充分运动技巧。若摔跤运动员自身没有良好的技术性极易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关节的拉伤。
三、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第一,提高摔跤运动准备活动的科学性。运动员在摔跤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与准备活动密切相关。若想要对摔跤活动的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就必须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准备活动。首先,教练要对运动员的身体情况与运动状态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摔跤运动员构建科学有效的运动准备活动方案,通过低强度运动、适当的拉伸活动等专项训练内容来提升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摔跤运动员运动神经的敏感性与兴奋性,为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基础[3]。
第二,加强摔跤运动员的基础素质培养。通常来讲,摔跤运动员若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并对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就必须要对抗打击能力、瞬间爆发力量等内容进行培训,若没有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培训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对此,教练要将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的重点放在摔跤运动员的常规性运动层面,通过多样化训练模式的开展来逐步培养摔跤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肌肉的灵活度、对抗持久力等方面的技能,彻底从根本上对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
第三,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摔跤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可以从根源上将摔跤运动的损伤降到最低。首先,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摔跤运动员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培训与讲座,在端正运动员摔跤运动训练态度的同时逐步提高运动员对摔跤运动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信心。其次,教练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过程中还需要对运动员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性引导,并密切关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对其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及时进行技术性指导。
综上所述,摔跤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其在活动开展中不可避免地会给运动员带来损伤,而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规避,进而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