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星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身体”消费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真人秀明星身体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鲍德里亚曾将人类社会分为前商品社会、商品社会和消费社会,消费社会遵循商品交换原则,一切事物均可进入消费系统,物品的存在的终极意义是消费。“身体”在经历一千多年的清教传统之后,在广告、时尚、大众文化中出场,人们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给予它多重符号意义。从医疗出发的保健、营养,到时尚出发的瘦身、穿搭。“身体”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特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消费进行自身的审美构造,同时也可以将“身体”变成消费品,完成自身“身体”的商品化。

自2014年以来,中国内地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水涨船高。在短期内就涌现出大量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并且时至今日也未有枯竭之意,反而愈演愈烈,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俨然成为各大卫星频道的支撑性产业。从《爸爸去哪儿》到《花儿与少年》,从《奔跑吧兄弟》到《了不起的挑战》。而真人秀的核心即使“真人”两字,在这些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作为节目的支撑性人员,其“身体”就成为了这些电视节目中的主要消费品。

一、真人秀: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的有机结合体

那么是什么促进着明星“身体”的消费?或者说是什么途径方式帮助明星“身体”在当下成为消费品?

个人认为真人秀是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的相互融合的产物。“身体”作为一种商品,通过大众传媒的包装宣传,再到大力的传播。从而取得收视率,即获得盈利。在这一过程中,明星的“身体”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在手机、电脑、公交站台等等地方的、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在大众传媒依靠其独特的媒体话语形式和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中,推向观众,推向消费群体。从而实现“生产—消费—盈利”的过程。大众传媒虽是用来引导舆论的工具,是“党的喉舌”,是任何国家、任何政权用来传播自己主张的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下,大众传媒也成为消费主义的宣传出口。

时至今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已然绰绰有余,不再是物资匮乏的时代。而在这样的经济社会中,一个物品想要成功进入,所依靠的不再仅仅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它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即它所代表的符号。比如人们选购汽车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汽车的性能,而更加关注汽车本身所象征的意义——它是否能够代表消费者想要表现的财富,代表他们的社会地位等等一系列的象征含义。而对于如今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所贩卖的“身体”也已经成为一定文化的象征符号。

二、“身体”的“功能性美丽”

如果说真人秀节目是对明星“身体”的一种消费,那么媒介到底在消费“身体”的什么部分,而明星又在贩卖他们“身体”的什么?很显然,“功能性的美丽”是不可避免的。媒体通过主观性的镜头拍摄明星嘉宾无可挑剔的颜值、身材以及时尚的穿搭等等,来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吸引广告商进行投资,又再吸引观众为达到如同明星一样的外貌来购买他或她所使用的商品。即使观众对此的真实性持质疑态度,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还是让媒体的消费理念得逞,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毕竟“美丽之于女性,变成了宗教式的绝对命令”。

这样的案例在综艺节目中数不胜数,在《花儿与少年》播出后,微信、微博等等社交性网站上开扒明星同款的衣服和保养品新闻发帖数不胜数,观众甚至能从其中的一晃而过的镜头抽丝剥茧发现目标。而这种“身体”消费形式已不仅仅只限于广告综艺,慢慢更是转向明星的社交性平台账号。以范冰冰在“小红书”中一段不足3分钟的视频为例,在这段小视频中,范冰冰向“小红书”的用户展示了她家中的化妆柜,并向用户推荐护肤单品。在视频发送之后不到半小时,她身后的各大护肤品就被悉数曝光,而她所推荐的产品也水涨船高,纷纷断货。在这类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明星的“身体”成为商品,或成为某些商品的“载体”,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实现其消费价值。

三、“身体”——打破明星光环的途径

除去“功能性美丽”这一“身体”的消费属性,在此类综艺节目中,明星的“身体”也成为了观众体验不同感受的特殊性渠道。真人秀节目其本身就是将真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综艺性和艺术性的再处理重塑后搬上荧幕的结果。也就是将普通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体验的真实事件进行影像化的记录,并通过明星嘉宾的参与,从而使观众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

陶东风曾提出:“消费社会中的文化就是身体文化,消费文化中的经济就是身体经济,而消费社会中的美学就是身体美学。”明星们为了实现自己“身体”的商品价值,就要想办法在真人秀节目中努力实现以自身身体作为消费对象的商业模式。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设定的角色越来越平民化,愈加贴近生活。这种设置的本生也是为了拉近观众与明星之间的距离。

观众的普遍性使得节目不得不贴近生活。而真实化、平民化的表演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作为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的结合性产物——明星的“身体”在这类节目中所贩卖的是一种切身感受与体验。观众通过观看真人秀节目,关注明星在节目中所获得的体验,通过这类“拟像化”的方式从而获得一种虚拟的体验感受。

明星在这类节目中,与其说是在消费“身体”,不如说是在打破自身身份的界限。而“身体”仅仅作为这类消费的载体,“身体”所代表的职业变化,社会地位的转变,甚至于在体验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过程,才是明星“身体”的真实价值,也只有在“身体”所代表的身份被打破时,明星才能完成其以自身身体为主导的消费模式。

比如在综艺《了不起的挑战》中,每期节目中,编导都安排沙溢、阮经天等明星嘉宾体验不同职业。从重庆棒棒到公交车票务员,从火锅店老板到茶艺学徒。明星以假象化的身份职业参与节目,这些不同于明星的职业让观众通过明星的“身体”体验,增加观众对于节目的参与度,拉近观众和综艺之间的关系,并且观众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手段,比如微信、微博甚至视频播放平台下的评论区,对明星的行为、明星所假扮的角色进行点评,与节目互动。而明星的“身体”在此,也就是节目与观众沟通的桥梁。

四、结语

在消费社会中,一切物品都不能避免成为商品。而真人秀则是电视发展历史上一个成功的典型性类型节目,是一次电视发展的重大突破。

在当前中国内地的各大综艺类明星真人秀中,明星“身体”消费的例子比比皆是。“身体”成为他们在节目中吸引观众、抢夺投资、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从“功能性美丽”开始,明星们通过在节目中展现他们卓越的美貌身姿吸引注意。同时,又是通过打破他们明星“身体”的常规概念来完成以他们“身体”为主导的消费模式。“身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已然成为真人秀节目里的消费支撑,成为综艺节目中的符号化象征。

本文从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入手,以中国内地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明星真人秀综艺节目为例,简要探讨了“身体”如何体现鲍德里亚所认为的“功能性美丽”这一特点,又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完成其感受性的“身体”消费。但由于资料受限以及自身能力问题,无法将此消费社会的宏大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尚存不足之处,望老师悉心教导,以求能对此理论有更加深入的研究理解。

猜你喜欢

真人秀明星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我de身体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调查
我们的身体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身体力“形”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