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最美和声》对国内电视节目的影响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音乐节目卫视电视节目

(安阳广播电视台,河南 安阳 45500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出现了一股选秀热,在这股潮流刚起来时,由于观众的新奇以及相对刺激的竞争模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随着选秀节目,尤其是音乐类选秀节目的泛滥,人们已经对其产生了疲劳,很多节目做出来观众并不买账。2013年的一档音乐节目《最美和声》横空出世,大获成功,引起巨大的关注。在众多同类节目的包围下,《最美和声》是如何杀出重围,赢得观众的喜爱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最美和声》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形式突破

在国内众多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基本都是采用“你唱我评”的形式。北京卫视《最美和声》在这方面采取了大胆的变革,打破导师专职点评、选手专事演唱的形式,使导师也最大程度的融入节目,在对选手的演唱进行点评的同时,还需要选择选手与其共同演唱,并肩作战,荣辱与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最美和声》的舞台上,不存在导师和选手之分,他们更像是一对合拍的音乐合作伙伴。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专业歌手在舞台上唱歌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但是《最美和声》的独特之处在于“和声”,需要导师将一些十分经典的歌曲进行一定的改编,然后再加上和声,同时还要亲自上阵与选手一起演唱,因此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这种努力并不白费,换来的是节目品质的提升和选手的进步,同时使一些歌曲焕发新的意义。

(二)模式突破

与其他众多的音乐节目不同,《最美和声》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是,对于音乐演唱之外的东西没有过多渲染和强调,如没有像其他的音乐节目一样,刻意地通过导师之间的口舌之争、相互攻击等增加宣传噱头,进而完成对收视率的诉求。在《最美和声》的舞台上,音乐节目的主体“唱”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唱,为观众带来最为纯粹的音乐享受。《最美和声》将自身定位为一个纯粹的音乐节目,不强行煽情、不虚构故事渲染、不炫技、不浮夸,为了尽可能地保证音乐纯粹性,《最美和声》邀请了知名音乐人王笑东、刘天健,并配置最为顶级的音响设备和现场乐队。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也是一种冒险,但值得高兴的是,这种坚持和冒险获得观众的认同,最终获得成功。知名音乐人甲丁认为,一档优秀的节目除了收视率之外,更要体现出制作方的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责任。

(三)品质突破

在《最美和声》中,一直强调使音乐回归本质,提高节目的质量。在整个节目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虚假的煽情故事,更多的是明星导师与学员之间实打实的和声,十分纯粹的和音,这就使《最美和声》一下子从众多的音乐节目中跳脱出来,贴上自身独特的标签。在《最美和声》中,制作方一直追求以真为美、诚挚和声,其导师之一羽泉一直倡导在舞台上坚持真唱,将真实进行到底。另外,节目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公开透明的选拔,如在比赛中有一个跟了陈羽凡6年的艺人陈俊豪,本以为会稳稳晋级的,但是最好输给了另一外来自广西南宁的学员贾剑龙。

三、《最美和声》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影响

(一)求真务实

在《最美和声》的真实风格的影响下,音乐竞技类节目有重新回归求真务实方向的趋势。在中国电视业界,从来都不缺乏盲目跟风者,在选秀节目获得成功之后,全国大小卫视都开始围绕“选秀”大做文章,从《加油,好男儿》《中国梦想秀》,到小品类的《欢乐喜剧人》《本山带谁上春晚》等等,均是换汤不换药的模仿和复制,没有从自身的作品风格和形式出发来思考。而且这些节目几乎全部都是采用选手舞台表演,导师进行点评,观众进行投票的形式。这些显然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观看的欲望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因此一些节目开始探索新的方式,在节目中多了一些评委选手互动的环节,甚至在节目录制现场出现发飙离场、苦笑打闹、跪拜送礼、当场签约等,但是其革新形式十分有限。而《最美和声》则避开了因袭多年的“你唱我评”的传统模式,进一步将其升级为“我和你唱”,使每一个选手都有并肩作战的伙伴,并由导师根据其特点,亲自为其编排歌曲、指导排练,并最终一起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和声”之美。这种没有任何噱头,看似“普通”的节目形式,反而使其在众多浮夸、脱离音乐主旨的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观众的喜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的轰炸下,观众已经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对于那些浮夸显摆、混乱不堪、虚假宣传的节目,即使当时获得了一时的成功,但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难以长久的发展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只有实事求是的思考节目的正确呈现形式,不编造虚假故事、不刻意制造噱头,从本真出发,唯有如此,方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二)锐意创新

《最美和声》给电视节目带来的新气象,并不仅仅在于其节目的中心内容“和声”概念的革新,同时更是将创新渗透于节目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当前国内的很多节目都是购买的海外版权,如炙手可热的《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最美和声》也是如此,但是《最美和声》在制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搬海外的模式,而是顺应国情,最大力度挖掘具有较高音乐实力和和声潜质的导师,即范玮琪、萧敬腾、胡海泉、陈羽凡等,因此我们在《最美和声》的节目中更多看到的是导师+学员一对一地进行和声展示,或对抗、烘托、胶着,中国传统的珠联璧合之美,都通过这一新的形式得以展现,因而为沉寂的歌坛带来新的气息。四位导师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对学员的开发和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根据节目的规则,也会出现相互交换学员的机会,这样同一个选手在不同导师的打造下就会呈现不同的风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创新和务实,这两种品质正是当下电视节目最需要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猜你喜欢

音乐节目卫视电视节目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的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音乐节目内容的转变与融合
新媒体时代广播音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广播音乐节目的样式分析以及创新方法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