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关于广播电视新闻学教改的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闻学广播电视专业

徐 听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在新媒体背景下,其也是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头痛的问题。就业就意味正式步入社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意味着这是在学校受教育的最终的目标。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学制度还是保持以前那样,那么他们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在现今适者生存的时代,学校只有对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的需求,有德有才、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以,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制度改革,是教育部门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教改的现状和原因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教改的现状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我们所学的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大致有三种可能,一种是所学的专业与就业毫无关联,另一种就是专业对口,最后一种就是有一些关联。当然人人都想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一毕业就能有工作,这自然是好事,但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社会需求不断改变,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需要全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不能只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不去关注社会焦点问题。所以,在很好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广泛地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成为更加重要的目标。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教改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各大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遍布各个媒体,不管是影响力大的媒体,还是一些地方媒体都有一席之地。但在近几年来,广播新闻媒体专业的学生找到工作的只占到十分之一左右,而且比例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就是人力资源中的供求不平衡,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那么人才的竞争压力自然就扩大了,社会广大媒体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位空缺就只有那么多,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其次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很多的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容易好高骛远,将工资待遇和工作的投入与产出比看成他们择业的标杆,要么看不上这个那个媒体的薪酬待遇,要么觉得工作太累。还有就是学生自身的技能素质低下,达不到新闻媒体的招聘要求。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偏重理科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原因都是客观存在,是广播新闻教学单位无法改变的。

那么我们从现实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体制中究其原因,有五点内容。第一是教学方式的落后,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老师为主导的讲课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提高。第二个是新闻教学已经和社会南辕北辙,脱离的社会实际问题,和当今时代的新闻媒体运作体系无法契合,如果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单位仍然保持这种单一而匮乏的教育体制,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第三个就是教育部门和单位的老师在专业习作授课教学时不够深入,讲解浅显,那么学生就很难认识到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第四个就是新闻教学脱离了现实生活,忽视了新闻最根本的性质。新闻本来源于社会生活,更应该高于生活,新闻最为关键的字眼在于一个“新”字,就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最后一个原因是实习期过短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各个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都会进入一个实习阶段,实习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教育单位应该合理设置实习期的时间,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利用改革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提高教师动手实践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古人很早就明白的一个道理,如今也能很好体现。如果老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就很差,那么还期望着学生就有很好动手实践能力就显得很不合理。大多数老师在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当了老师,这样的话,老师的经验不足,没有切实的实践经验,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无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适当提高老师的门槛,教育单位要对教师展开动手实践培训。首先第一个步骤是,定期安排教师到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践,其次是可以通过聘请优秀的从事新闻行业的专家或者一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记者来学校担任专业课的教师,并且还需要定期进行学术会谈,为教育体制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加大职业技能训练的比重

在课堂上学生们在学校大都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在课堂外适当增加职业技能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还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对学生职业技术训练呢?可以实行新闻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工作室一方面为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良好环境,比如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工作室,模拟新闻工作的环境,利用不同国家的语言负责进行一个版面,组版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多接触各种语言文字的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强化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工作室的设立可以跟各个媒体建立联系,负责发表本校学生新闻作品。比如电视台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场合,为了能够让学生多了解新闻的制作过程,负责人和电视台进行协商合作,让学生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再者就是新闻工作室可以参加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和剪辑制作,提高学生对广播电视新闻培训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三)制定新型的教学方案和目标

重组学校的教学结构,制定新型的教学方案和目标。首先,从不同年级的学生本身特点出发,合理分配各个年纪的教学任务。第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新的环境和专业会不适应,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和接受所学内容、积累实践经验,应实施设置专业实验课程。具体过程就是要求每个班级制作一份班级板报,给学生布置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对新闻敏感能力。板报的策划、编辑、记者等角色都是由学生来担任,老师在其中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要做出指导。在大二时,实行专业实习。诸如学生可以在学校一些新闻媒体的社团、校内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播平台上展开职业实践,并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考试考核,评分记录。大三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完理论知识,开始社会实践工作,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自己找实习单位,也可以通过学习领导给学生安排职业实践训练的单位。自己找单位这种方式的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因为有些学生投机取巧,利用各种渠道,开具假的实践证明来欺骗自己和学校。所以,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机制进行教学改革,保证学生良好的实践效果。将学生打造成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三、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本文从就业的角度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学发展的现状和原因,其中大体包括学生自身的问题和客观因素,以及老师的职业实践能力的欠缺、教学方式存在漏洞等,最后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今后的改革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就业率和职业实践技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当前目标的重中之重,教改必须要全方位、科学合理地将老师和学生各个素质同时提高,这样改革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闻学广播电视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