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对策初探

2018-03-28安天君

传媒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舆论受众

安天君

(北海市电视台,广西 北海 536000)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慢慢取代后,舆论导向转变为新媒体引导。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未来必然会成为更大的信息传播渠道,那么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出现背景下的舆论导向问题就成了目前工作的又一挑战。为了更好地营造优质的传播环境,更合理地服务受众,直面这一挑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百度文库上对新媒体有过这样的解释: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从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信息传播机制、路径和形态都有了新的变化。它是基于数字网络移动通讯等技术,通过互联网等传播,利用电脑手机等传播设备向受众提供信息咨询的媒体传播形态。这种新型传播形态具有与传统媒体时代截然不同的特性,带来了信息传播机制、路径和形态的新变化。

二、“把关人”与草根博主对舆论导向的影响

(一)“把关人”的弱化导致舆论混乱

19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把关人”一词,该理论起源于美国。信息传播网络中的“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传统大众媒体时期,媒介作为“把关人”对信息内容的控制力非常强,前后要经过记者、编辑和规章制度三道关口,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这种传统的“把关人”模式下,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得到传播。

新媒体时期,“把关人”缺失,网络监控失效,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尤其如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发生事件第一时刻即可拍照发送到互联网,传播人为了实现关注率和获取利益,甚至使用网络暴力信息,传统的“把关人”由此失去了价值而被忽略,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中。虽然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话语权得到了自由发挥,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人们能够以最快速度得到新闻资讯。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把关,新媒体的无约束性和无组织导致了舆论环境混乱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舆论引导,社会无法稳定,舆论也有可能引发不安全风险。

(二)草根博主因利益驱使冲击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手执一部拍照手机,那么人人都是传播者,分分秒秒传播即时发生的新闻便是很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拥有双重身份,不仅是收取信息的人,也是发现并传播信息的人。这种参与力度形成了舆论输出的最大力量圈,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微信、微博、贴吧等传播媒介都可以传播主观或客观的信息,虚拟网络空间上活跃的信息发布者,在向受众随时随地传播着信息。信息传播后,观察者可以发表相同或不同的意见,很容易表现出趋同心理。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也会发展为一个大新闻。

现在流行的草根舆论、草根博主,更是新媒体时代舆论导向的发声者。他们在新媒体上结合实事发布动态,会有上万粉丝形成特定的舆论场,草根自发在新媒体平台形成的舆论场,也有可能被主流媒体作为官方新闻引起重视。新媒体这种传播载体,开发了很多发声平台,虽然可以为广大受众提供交流渠道,但是在当下网络暴力和舆论自由的时代,利益驱使、信息混杂,新媒体和官方舆论的冲击,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摩擦,如果想增加自媒体和官方媒体的共识,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带动社会发展和信息开放,就要有相应的对策。

三、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隐匿身份引发所谓的“言论自由”

毋庸置疑,新媒体的特点具有虚拟性,并且发布者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畅所欲言、言论自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不用考虑言语被人忽略,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进行主观分析,思想约束进而降低。但是有些信息真伪难辨,并且可能伴随着不良的信息来源,由于畅所欲言,甚至不假思索、不用负责任的信息传播出一些负面情绪,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信息碎片化导致真实信息缺失

如今,新媒体时代急速发展,各种网络媒体发布平台成为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交友、获取信息、商品发布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不透明的信息、虚拟的人物设定都可以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由于人们过于依赖网络,这样的舆论平台方便快捷且时效性强,不过从其获取的信息真假难辨。例如,微信只能发布9张图片,微博字数控制在140字,这样的信息并不能说清楚事情的全部事实,那么信息碎片化便导致人们对该信息认知的缺失。因此,新媒体对人们的认知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得到很好的利用。

匿名下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很少顾忌道德底线,比现实中更大胆地发布自己的言论和看法,信息畅通无阻的发布,虚假信息不良传播,使得信息度真假难辨,不能真实表达网络民意。有些网络大咖为了获取利益,危言耸听,利用关注度传播不良信息,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负面情绪引起社会关注,并且发展成为热点新闻,网络暴力愈发严重。新媒体的“标题党”及其碎片化的信息发布,影响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当一个事件发生,新媒体下发布信息后,受众的心理状态呈现逆反负面等情绪,民众更多的是相信舆论导向第一人,根据自己的见解想法分析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图文结合的事件带出很强的意见倾向。娱乐至死的年代,媚俗娱乐的事件传播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网络用词吸引着民众的眼球,带动他们的思维,造成舆论混乱现象,受众附和他们的舆论导向,带有强有力的思维倾向和偏见,并且给他们贴标签,认同其价值观点。人们开始相信这些媒体发布的信息,不断地增加可信度,然后削弱了主流媒体舆论的引导,这种心理出现的从众性和刻板成见往往影响着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舆论导向对策——互联网实名制+信息公开

在互联网的时代,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亟待遏制。网民实名制自然成为互联网信息公开的重要打开方式,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虚假新闻的传播,也可以维护网民的有效权益。匿名虚拟网络带来了安全隐患,诈骗和网络暴力横行当下,如果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大可增加网络安全的监督力度,人人参与其中,有力阻止不真实信息的传播,更深刻地杜绝了网络暴力,维护了社会治安。

在新媒体普及以前,发生大事件后,受众无法在第一时刻得到信息。而互联网普及后,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增加了政府和受众的互动与沟通,民众第一时刻获得准确的信息,公开透明是民心所向。新媒体平台搭建了网民和政府沟通的桥梁,民众可以参与其中,政府可以将第一信息传播给受众。目前政府机构也设置了工作官网和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投诉反馈及互动可在网络上实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很多民众提出的问题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五、结语

由此可见,21世纪互联网传播方式必然成为主流传播手段,使得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佳打开方式。为防止网络暴力的横行,以及有效杜绝信息的虚假性和欺诈性,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化和网络的实名制监督,还要完善舆论引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互联网事业健康有序开展。政府还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合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新媒体舆论的和谐。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舆论受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