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竞争中如何摆脱困境

2018-03-28孙耀清

传媒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生群众发展

孙耀清

(双鸭山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一、引言

新形势下,随着电视媒体行业的变革和发展,社会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把握重点、要点,明确其核心竞争力,不能为了追求形式化,或者是所谓的“时尚”,而丢失了其内在灵魂。让民生新闻回归新闻本质,回归民生根本,让节目的内容更加深入基层,对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的定位,甚至是引入新模式。新时期,面对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和复杂的新闻市场环境,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是快速的,但更期望是高效的,能够代表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政治的进步,惠及更多民众,真正反映“民声”。根据最新媒体行业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议指示,新时期民生新闻节目要想摆脱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困境,还需要积极守住“坚持”,将做好民生新闻工作作为重点,反映平民视角和人民态度,体现人文关怀。唯此才能进一步解读社会问题,让更多人享受国家发展的“幸福”。也是电视民生新闻创新和发展的最根本目标。

二、提高服务意识,坚持视角平民化

民生新闻的发展,无论是节目素材还是目标群体,依靠的都是社会百姓。民生新闻的重点就在于实现真正的平民化,否则会南辕北辙,甚至是不伦不类。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想提升自身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在内容和视角上,电视民生新闻必须要做强“平民化”这个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节目制作理念,能真正反映百姓在生活中所遇、所想和所感及所做,切实反映社会群众的诉求和心声,甚至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一线的民生新闻工作者就要积极与百姓生活零距离接触,提升对社会民生新闻素材的敏感度,能从点滴小事中发现新闻热点,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所以民生新闻切忌哗众取宠,而是要脚踏实地,做到与社会百姓密不可分,越是实在的新闻,在社会上多引起的反响越好。因此新时期,面对空前的发展压力,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工作心态,树立科学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是为了获得好的新闻,而是用一种服务的意识来帮助受访对象解决问题。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在民生节目的制作和采访环节都要更贴近群众基础,对当地人民的生活要更加了解一些。给予社会基层百姓和不同的社会群体更多的关注,因此要放弃传统的新闻观念,不一定非要大新闻才是好新闻,这个定义可以有很多。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将群众的问题当作是这篇新闻报道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切实把握好电视民生新闻的改革和创新方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会更有动力得多。

三、坚持正确导向,传播积极思想

民生新闻的发展要贴近“土地”,不代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来拿来报道。必须是有思想,有传播价值,有代表性的内容才可以。因此摆脱当前困境的第二步,要注意把握社会生活的命脉,能更多地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不是盲目追风,而是真正普遍表现出来的情况。要让民生新闻也能有深度和高度,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能够引起更广泛社会群体的关注,再者民生新闻更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模式来编辑民生新闻。

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过去的发展视角上看,传统民生可能更加关注人民的“穿衣吃饭”等问题,事项相对简单。现在,百姓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无论是消费观念和文化层次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精神上的满足和提升也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因此对民生新闻的整理报道不能受传统观念的局限,而是要积极扩大报道面,寻求全新的节目视角,坚持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优秀思想和作风,关注与时俱进的新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不仅仅是社会信息的传递窗口,同时新闻报道对整个社会的舆论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每位新闻工作者都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能够理性地进行新闻报道,不要掺杂过多的私人情感,特别是一些不当的言论和情绪。严格遵守自身的岗位职业的价值导向,这要求报道人员能够多方面、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同时对于新闻事件的本身也具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理性的判断,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容,能够切实抓住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应对能力。例如“针对房价上涨”这一社会性问题,不仅要向社会观众客观的阐述和说明这一现状,更要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背景以及发展趋势上,讲明为什么房价会上涨,为此国家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等,让社会群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房价的变化,了解未来行业的变化趋势,以防引起恐慌或社会上的不当言论。

四、重视新闻策划,提高报道质量

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节目制作的关键节点就是新闻的策划,好新闻是策划出来的,这句话直接点名了策划对新闻编辑的重要性。电视民生新闻是地方电台的支柱产业,决定了电台发展的好坏及社会地位等。在传统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电视台依靠民生新闻来赢取收视率,效果也还可以。但是从观众的层面上看就非常局限,更多人是去看一些新闻热点,而未从其中获得美的感受。又或者很多人在换到这个电视台时,会因为新闻没有吸引力而换台。因此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以及多元化媒体平台的竞争压力,电视民生新闻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要摆脱现在的困境,用具有创新性的策划方式来指导。

融入新的节目制作理念和方式,创新节目的制作思维,如设计一些专题新闻活动,遵循一个主题,来寻找新闻线索,如“妈妈的微笑”,来寻找社会中最美的妈妈们,通过获得一些他们的感人事迹来传达社会的新思想和新认知,让孩子们通过了解最美妈妈的艰苦来激发孝心,以此弘扬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优秀社会精神和风貌;再如按照时间点来选择恰当的节目主题,比如“备战高考”的主题推广和节目策划让更多的人关注学生的高考,为学生的高考创造更多的社会有利条件,鼓励社会群众能够服务于他们的高考,关心每一位高考生。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除此之外,对于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也要积极结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主题,提升新形势下人们对社会的时代感和认同感以及责任感,增加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以及社会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的竞争中要以内容和内涵取胜,在牢牢抓住群众基础的同时,更要通过创新性的节目形式、节目内容和有意味的主题活动,扩大观看的群体,有效吸引社会不同群体百姓的社会关注,以此鼓励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民生,了解民生,更支持民生,成为民生发展的受益者和推动者。这才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民生群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