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下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作研究
2018-03-28刘涛
刘涛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校有着根本的不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在一定的实训环境下进行,原有的以高职院校各自为阵的实训基地已经显示其对人才培养的不适应性,因此需要建设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
一、概念界定
区域性实训基地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经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综合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1][2][3],本文认为区域性实训基地,是指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主导下,选择本辖区范围内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能够起骨干示范及辐射作用的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政府、企业等投资建设,整合多方资源,主要面向区域内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开放,提供职业技能实习训练和技能鉴定,提高职业能力的公共实训平台(或专门场所)。它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等特点。文中论述的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主要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谈的。
二、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及运作中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稀缺而陈旧,生均实训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学生实践的机会严重不够。即使在相对发达的地区,不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完善模式。如民革北京市委成立的课题组调研发现,北京市各地区及学校间的实训基地发展明显不平衡,即使已建成多个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实训基地发展也明显不平衡:学校实训项目不全;缺乏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由于经费的匮乏,学校自身难以解决学生技能训练时大量耗材的问题,如数控技术实训,由于成本问题,加工金属零件经常用蜡作替代材料,从而难以满足对学生的培养要求。[4]
另外,一些条件具备的高职院校往往满足于既有发展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对建设区域性实训基地的热情不高,没有积极性。加之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导致设备闲置严重,场地和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提供服务的面非常狭窄,如有些高职院校已建设成的实训基地,基本上只是提供给所在学校特定专业的学生使用,每年仅仅是寒假和暑假就有近三个月的闲置期。
而一些有意组建区域性实训基地的高职院校,对组建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研究,因而对如何建设没有清晰的认识,更由于缺乏必要的政府指导、支持和协调,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已建成的区域性实训基地往往只是挂牌,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开展工作,缺乏实质运作。
三、以政府为主导,建设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职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全面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高职院校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生均实验实训设备拥有量等方面有巨大的差距,导致高职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由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及相关设备的投入金额和数量巨大,一般单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问题,而由政府主导进行统筹协调,建设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建立相应的共享机制。这样做,既可以缩小不同高职院校间的差距,又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培养生产、建设等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对在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养成最关键的教学场所,温家宝总理强调:“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5]所以,加强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的需要
高职院校为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训基地,长期以来,各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普遍存在着各自为阵、盲目性和随意性。如不顾自身财力,忽略学校实际需要,追求大规模、高标准,互相攀比,从而导致设备闲置、实训基地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用效率低下。有学者认为,以建筑类高职院校为例,若校内实训基地仅供本校本专业的师生按教学计划使用,招生规模超过1万人的院校,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能达到50%以上,而招生规模在5000以下的,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率比较低,甚至部分学校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不到20%,多数时间实训基地的设施和管理人员都处于闲置状态,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744万人,生均5812人/校。而且随着今后同龄学生的逐年减少,高职在校生也会呈现递减趋势,要改变高职院校内实训基地使用率普遍低下的局面,由政府主导,建设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策略。民革北京市委在对北京地区的职业院校进行调研后认为,北京的职业院校可以建立区域公共实训基地或实训园区,开拓实训基地的多种模式、多种功能。
(三)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需要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面临着和以往有着根本不同的形势: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家“未富先老”将导致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很快丧失,而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的日趋攀升,许多地区和行业都存在着技能型劳动者供不应求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这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已经表明,建设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搭建了高层次的公共实训平台,解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服务手段不足和水平不高等问题。”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已在东部及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苏州、常州、深圳、青岛等率先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实训基地建设及运作中政府主导性的策略探讨
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涉及到政策支持、财政扶持、校企合作、社会参与以及各方面关系的协调等,其建设必须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下,统一规划,按照高职教育的区域定位、专业结构以及院校布局,在辖区内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硬件设备先进和软件技术处于同行领先水平的功能性平台。因此,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法规,为“实训基地”发展提供依据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印发后,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教育部率先提出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建议。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五个计划。如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就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作出具体规划和安排。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6]另外,在上海、江苏、深圳、青岛、北京等地,对建设区域性(公共)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都制定了地方性的法规,从政策层面上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基地”建设和正常运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资金投入大,而建成后的维护运行成本也非常高,例如,在我国国家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6家公共实训基地仅Ι期资金投入就近20亿元,平均每家投入3.3亿元,最多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投入达10亿元,最少的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投入也达1.22亿元。作为西北最大的区域型共享实训基地——宁夏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538亩,建筑面积21万m2),根据审计报告,该基地工程竣工决算金额为6.6亿元。[7]如此巨大的资金来源,没有政府的投入是不可能到位的。另外,“实训基地”建成后运行成本,如人力、实训中的物耗、水电等费用,即使可以通过向使用方收取的方式予以弥补,但设备到期后的更新以及大批量的采购费用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从长远看,无疑将会影响到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评估体系
建设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只是搭建了一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而要想真正使其发挥作用,还在于有效运行。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对实训基地的运行进行相关研究,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经过充分的研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能为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行提供明确的指针和导向,从而可以避免重建设、轻运行,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产出等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是新事物,由于其建设和运行牵涉到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需要在资源共享、专业建设、合作培养、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联系,由政府主导,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可以高度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展政、校、企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高职教育区域性实训基地更好地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