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28徐春艳
徐春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1 新工科的提出背景和内涵
1.1 新工科提出的背景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科技和新兴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促进现代工业、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思路。知识的更新和迭代不断加快,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新型工程创新性人才迫在眉睫[1],新工科教育理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后,教育部高教司经反复论证和研讨,于2017年正式推出新工科计划,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指导性文件。
1.2 新工科的内涵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可以理解为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的创新与进步,以及不同学科交叉与交融[2]所形成的新兴工程学科领域、新范式[3]和新工科教育等综合概念。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涉及延展新工科实践育人平台,促进跨学科和跨单位合作,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4]。
2 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现状
2.1 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梯队和稳步发展的师资队伍水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培养、教学管理改革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拓宽双师教师→骨干教师→团队带头人→大师名师的发展路径,构建“金字塔式”教师结构梯队,完善并实施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措施,推荐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申报省市级人才项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有教师690余人,其中博士60余人,正高50人,专任教师中的“双师”比例达85%以上,柔性引进近30名专家教授,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50余人。学院还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统筹安排、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进修。
2.2 建立了产教深度融合及国际化实践平台
依托学院构建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大力推进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拓宽教师企业实践途径,鼓励教师与企业长期结对。选派教师参加境外培训和国际学术交流,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化能力。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的平台,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实施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教育信息化改造工程。专任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鼓励不同专业教师间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激情。
2.3 建立了日趋完善的教师培养与评价机制
学院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评价与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作为新教师上岗,申报高校教师资格,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的条件。初步建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根据学院教师发展和评价需要,近年来制定和完善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
3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实施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的策略
3.1 完善新工科教师“进阶式”培养体系
1)完善培养方案。坚持按需培养、学用一致的原则,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完善新工科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以教师教学能力测评为推手,实施信息化教学专项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构建“进阶式”培养体系。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围绕新工科教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团队带头人→大师名师”的发展路径,构建新工科教师“进阶式”培养体系。设立专项经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赴海外高校进修、访问和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化能力,努力打造“双师、双语、双能、双创”的“四双型”高水平师资队伍。
3.2 强化校企合作,延展实践育人平台
1)以产教融合、技术融合、两化融合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强化教学实验、科学实践、实习实训,改变工程实践环境和工程实践模式,将真实世界的体验融入工程教育。
2)鼓励校企共建,依托“智能工厂”实训基地,集成各类政校企资源,积极推进二级学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升技能培养与训练的环境。
3)拓宽新工科教师企业实践途径,推进“一师一企业”教师培养基地建设,注重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要求对接,与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3.3 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新工科青年教师“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校内教学名师和企业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综合职业能力。
2)以新工科教师企业实践为抓手,继续深化和加强“企业访问工程师”项目,推动二级分院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企业兼职、生产实践、项目开发等途径,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水平。
3)推行校企育人“双重主体”,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吸引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尝试探索产业教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形成高水平的校企混编的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教练型”高水平新工科专业教师团队和技能大师。
4)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访学研修,增强的教师科研能力和国际化能力[4]。以培育教学名师为目的,促进学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发挥榜样作用,设计出名师服务教学、服务专业建设的反哺路径。
3.4 构建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测评新模式
1)进一步明确教师实践能力测评要点。教师实践能力要点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对相关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应用情况的认知能力;将企业项目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完善不同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测评方案。在依托各教学部门实验实训设备、合作企业项目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的工程实践背景,指导和督促各教学部门完善各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测评方案,并酌情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3.5 整合产教资源,完善网络平台培训体系
充分利用学院信息中心的软硬件资源,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培训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培训手段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需求,开展多种高效的培训方式,如借助“中国教师网”等社会化资源,推行网络研修、线上学习、线下交流、现场实践等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尝试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申报高校教师资格,申报相应职称,能否承担教学任务,竞争相关岗位和新录用人员是否继续聘用等重要依据,并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技能比赛和微课竞赛等活动,推广应用成果。
3.6 健全新工科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健全新工科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激发教师竞争意识和内生动力。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评价体系,把关注点放在衡量人才培养成效,创新竞争力的提升,推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实际贡献上。
4 结束语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依托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工厂”实训基地,集成各类政校企资源,在传统工科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延展实践育人平台,加强产教融合实践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实现校企深度融合[5],提升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促进专业的交叉与融合,打造“双师、双语、双能、双创”的“四双型”高水平师资队伍。基于新工科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培育的育人生态,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双师教师→骨干教师→团队带头人→大师名师”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新工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学院实际,坚持优质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积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