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互联视域下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路径及应用研究

2018-03-28刘菲菲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创智能专业

刘菲菲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我国高校已开始实现不同程度的信息化教学,数字校园步入“云时代”,实现了学习、生活的人性化服务,快速稳定的校园网络,以及无线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为“智慧校园”提供了坚实保障[1]。视觉传达专业因其学科的应用性广、实践性强、互动性频繁,师生的教学方式和互动方式已呈信息化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深入,带来了庞大的数字资源、稳定的网络及手机客户端,智能互联技术正逐渐得到普及,这对于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优化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路径及应用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1 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智能互联技术的联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较早的一门专业,相对其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比较完备,主要包括图形创意、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图表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院校新增了UI界面设计课程,视觉传达专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其对于技术更迭、市场需求和大众审美变化非常敏感,内涵和外延正逐渐扩大。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战略变革和使命重塑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传播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象征[2]。“创新”“创意”是视觉传达专业本身具备的天然属性,作品呈现更多的是纸质印刷或者多媒体表现,因此创业门槛相对较低,一台电脑、一个印刷输出设备就能开始创业,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应用性特征。信息技术的革新,尤其是“智能技术+APP”的大规模应用迫使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在审美理念、表现手段和形式上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市场调研、设计方案构思表现及实物设计制作的能力和素质,还需要利用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知识框架结合智能互联技术进行探索性的创新创业实践,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更新自身设计理念,提高技能水平。

2 智能互联视域下的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的路径

从历史上看,每一种新生产力工具的出现都可能会使某一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变化。智能互联技术对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路径的优化和提升则可能会超过以往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而且会使作为技术主流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视觉传达专业的课堂范围、上课方式和程序、教与学的思维模式、师生课堂角色扮演及交流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1) 转变、扩大教学理念和范围,结合市场需求,利用智能互联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演绎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部分艺术设计类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更多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师上课按照PPT讲述理论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手绘或者电脑制作,忽略了在各种信息化技术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网络原住民”接受知识的渠道,其运用手机端、网络媒介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学会综合运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字化中心,依托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平台,以动画、视频、微课等手段扩大课程原有框架,改变日常教学中理论讲述枯燥,作图不够形象生动,疑难问题解答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有条件的院校可让学生运用专属的云课堂观看相关课程内容短视频,配合课堂教师的知识传授,线上下载课程要求、上传作业,线下教师及时批改、灵活调用资源库颗粒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个性化课程,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以智能互联技术为依托的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应该实现教学资源推送智能化、教学决策数据化,建立混合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果说交互设计、界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目前设计学科的热门领域,是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前的热身准备,那么智能互联技术催生下的新型设计领域将加速建立[3]。可以预见,在大数据、云计算作用下的视觉传达专业形成的服务策略设计、系统整合创新设计、品牌形象一体化等新内容中,教学资源向目标学生推送的智能化渗透使设计专业跨学科的协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更为强大,教师在综合使用智能APP中形成的学生良性反馈数据也使得教学决策有了数据支撑,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内容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教学过程变得更科学、更有依据。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将催生一批新型设计人才——基于大数据、智能技术和创新应用的跨界艺术设计人才,这类人才学习能力强,懂策略,能够实现创新创业。未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应当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进行人机协同的培养,同时注重创造性,让技术进步为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服务。

3) “创设情境、问题讨论、任务驱动”主导下的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方法实践,从知识传授转向知识应用转变。创意和审美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较小,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典型特征,但是如果设计教育固守以往的人才培养方式,继续沿用传统封闭的设计教育理念,设计教育和设计产业之间形成的鸿沟只会越拉越大。结合创新创业的要求,教师可网上发布竞赛,约谈潜在客户发布设计项目或者模拟客户需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于行业需求进行精准分类,目标分析讨论,了解其设计要求,有经验、有想法的教师可以和企业运营、产品部门深度合作,让学生带着课程布置的设计任务参与进来,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参与制订商业宣传计划和产品需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带着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创意能力,提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同化、顺应所学新的知识技能,在深度教学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3 智能互联技术在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中的应用

1) 可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使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材的概念是对传统纸质教材进行升级改造,配合手机端使用,实现新旧媒体融合,打造一书一课一空间,可以实时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支持在线自测、学习和考试。AR增强现实技术是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其图像识别技术可不借助二维码,直接对图像、文字识别,调取资源,通过移动端精彩呈现。目前市面上可以使用的视觉传达一体化教材较少,更多的还在探索制作阶段。视觉传达专业的教材实用图例更新较快,教材出版存在着与当季实际的流行审美趋势相对滞后的情况,如果教材在相关知识点自带二维码,可随扫随学,实时更新图例,无论是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还是书籍制作,都可以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看到立体成像的实际案例,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会更好。新型知识载体扩充了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案例,形式新颖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 无限投屏、弹幕技术、实物展台的配合使用。无限投屏是教师手持智能终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群体,进行移动授课,学生手持终端解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可发送时下流行的弹幕同步显示到教师大屏,教师可根据学生弹幕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挑选解答,实时了解学生实物制作进程。例如印刷工艺课程教师示范晒版的环节,包装课程里教师传授包装纸盒设计制作的过程,书籍装帧、制作书的具体步骤和关键环节都可以通过实物展台功能,将教师的操作同步在教室大屏上,解决了课程实训展示面不够,学生人数多,看不清教师操作的问题。在大屏投放的过程中,学生依然可以发弹幕提问,实时互动,这对于注重动手能力,需要进行设计展示的视觉传达专业“双创”教学有很大帮助。

3) 多种智能化APP混合教学配合资源库共建共享平台、在线开放课程使用。手机端用户的爆发式增长,许多教学类APP应运而生,网易云课堂、TED、雨课堂、职教云、中国大学MOOC学院、爱课程网等智能教学软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运用智能软件解决课堂签到、提问、投票、测验、评价等环节,能够及时跟踪学生学习动态,并对学习情况实时做出评价。同时,智能软件里丰富的课件和公开课也起到了良好的课后补充作用,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进行相关知识探索,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双创”知识学习对于仅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师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很好地补充教师“双创”知识储备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有创新创业课程的平台参与学习,某些资源平台还基于在线教育评价模型,可以认证学生在线学习成果,提供课程学习证书。这对于学生在专业之外进行“双创”知识补充,推进“双创”的进一步落实发展,智能手段、数字资源与日常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能力、大数据存储能力的提升,图形图像算法的日趋成熟,未来智能互联手段和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将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设计创业实践是设计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实用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践[4]。了解智能互联技术结合视觉传达专业带来的教学路径的转变,研究其应用规律,提炼出最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打造智能高效的信息化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在设计教育的未来,构建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中,应该活跃着设计师的身影,在设计教育的课堂上,也应该听到来自产业一线的声音,打破设计产业与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以智能互联手段实现产学研的实时对接,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是迎接下一个深度智能时代到来的最好准备。

猜你喜欢

双创智能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