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新闻报道

(山西法制报社,山西 太原 030006)

法制新闻是指与法律有关的报道,为了满足民众日益发展的需求,法制新闻报道和宣传也不断推陈出新。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法制新闻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法制新闻容易引发纠纷,为此,对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

(一)多元发展

法制新闻报道是民众在通过媒体接触到法制新闻形式,重点在于报道法制案例的侦破过程以及前因后果。法制新闻报道能够弘扬正气,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引导读者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呈多元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如下。

报道对象范围日益扩大。我国传统的法制新闻报道对象局限于诉讼、犯罪,报道内容通常是一些有关罪与罚的事件或是政法部门的工作情况、事迹,倾向于政法新闻报道,而不是法制新闻报道。近年来,法制新闻报道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由政法部门发展到社会生活中与法制活动有关的各方面内容,无论是民主建设还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都被囊括在法制新闻报道的范围内,逐渐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法制新闻报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中国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前进,法制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报道形式多元化。早期的法制新闻报道形式主要是消息、通讯等传统写作模式,近年来法制新闻报道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报道的形式多种多样。法制新闻报道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报道深度、广度加强,以及趋向于新化和大众化。如,《中国青年报》的法制新闻报道中插入漫画,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又如,《经济日报》中的“法治论坛”专栏报道的内容主要是民众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

(二)规范发展

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教育、推动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呈现出规范发展的特点。首先,报道更具法律规范性。法制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向广大民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政策、理念,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引导民众采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遵守法律、规范行为。法制新闻报道不仅具有社会客观性、教育引导性,还具有独特的法律规范性。其次,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性加强。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法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为此,法制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存在密切关系,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法制新闻报道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也不断加强。最后,更加客观公正。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特性就是客观公正性。司法活动必须遵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准则,法制新闻报道也应遵守这一标准。法制新闻报道不能感情用事,掺杂私人感情,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将事实清楚、明白、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二、法制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在不断改进、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规范化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法制新闻报道浮于表面,逐渐媚俗化。法制新闻报道原本具有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宣传和教育的作用,报道内容如果不具深度,反而十分媚俗,则会导致报道失去其社会功能,对社会法制建设造成阻碍。法制新闻报道具有社会法制传播,丰富民众法律知识的社会功能,一些法制新闻报道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社会功能,呈现出媚俗化的发展趋势,报道内容流于事件表面,而没有将事件的法律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二)报道记者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记者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新闻报道专业水平差。一些记者对国家法律没有形成深入的认识,掌握的法律知识比较匮乏,法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在进行法制新闻报道时显得不专业,导致法制新闻报道的普法性降低。一些记者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报道过程中将犯罪细节详细地描述出来,导致报道携带“媒体审判”的嫌疑。

(三)题材狭窄

目前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虽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但仍然存在题材狭窄的问题,热衷于报道犯罪事件,揭露社会阴暗面。揭露社会阴暗面,报道犯罪事件,能帮助民众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但不利于民众深入认识其他违法行为。法制新闻具有广泛的报道面,不仅可以报道犯罪事件,还可以报道一些民众日常生活中与法制相关的内容。

三、法制新闻报道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一)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功能就是舆论宣传和引导,将党和政府的政策、理念、方针传递给所有的民众。由于法制新闻与民众利益的相关性,广大民众都比较关注法制新闻。为此,要优化法制新闻报道,法制新闻报道首先应保证其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法制新闻报道必须始终坚持服务群众、服务人民的原则,统一舆论导向和舆论引导作用。如,在报道过程中,对典型事例进行专业的分析,向民众宣传报道法律活动,及时解答民众的相关疑问。法制新闻报道应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宣传、教育作用。

(二)注重人文关怀

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如果报道脱离了事实,则报道真实性、可靠性将大打折扣。与此同时,法制新闻报道不能只是局限于客观描述事件,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普及法律知识。例如,发生凶杀案后,许多媒体都将重点放在报道作案过程、追捕过程,内容比较负面,法制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也无法充分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发生犯罪事件后,多数民众关注的重点在于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根源,媒体和记者应坚持人文关怀,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将犯罪嫌疑人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还原在民众眼前,让群众能了解事实真相。

(三)加强对记者的培训

记者是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相关人员,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对法制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作用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法制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也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强化记者的法律意识,增加记者的法律知识储备量。同时,记者自身也应不断学习,对国家法律形成正确、深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

(四)报道内容贴近民众

法制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其报道内容也应贴近民众。为此,法制新闻报道的题材不能局限于犯罪事件,而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工作有关的案件,充分发挥其普法作用。为了调动民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法制新闻报道在描述案件时可以采用故事形式,在分析案件原因和结果是再采取议论的形式,同时从法律角度深入剖析案件,将案件的犯罪点明确指出,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四、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法制新闻报道不断改进、创新,呈现出多元化、规范化的特点。但与此同时,法制新闻报道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法制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保证法制新闻报道的普法作用,应积极探寻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制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