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电视新闻采编更接地气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电视节目意识

(兴安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在现代社会,电视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了解外界事物和重大新闻的新兴工具。通过电视,不仅可以在无聊的时候观看综艺节目娱乐身心、放松心情,还可以借助新闻了解时世政事。由此可观,电视产业的发展带给了人们许多便利。然而,很多电视节目也在发展的途中暴露了许多缺点:过于浮夸、弄虚作假、言过其实等等问题。唯有将节目做到“接地气”,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经济收益,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支持,才会使电视节目万古长青。所以,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让电视采编更加“接地气”,受到人们广泛的支持。

一、什么是“接地气”

“接地气”这个词其实本身有许多意思,在本文中是指电视采编人员要用真心完成电视工作,要做到深入真实的生活。影视作品或者是电视节目更要深入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作为观众的广大人民群众从电视节目中体会到自然真实的情感,并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

电视作品内容上是取材于生活的,并且要体现生活和反映生活;形式上是简单直白的广大人民群众易于理解的形式,而非浮华缥缈、晦涩难懂。题材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体现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这样便做到了“接地气”。

二、“接地气”的必要性

(1) “接地气”才可以攒人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才可以被称之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如果现在的电视节目,观众都不认可,那么就失去了最广大的基础和支柱。一个国家中,喜爱高山流水,觉得知音难求的人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人都是喜欢阅读观看通俗易懂的作品。所以说,电视节目必须要做到“接地气”,只有这样,才可以拥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汇聚超高的人气。

(2) “接地气”才可以有才气。电视节目归根结底也可以被称作是作品,它是电视工作人员的作品。要想让这个作品变得完美丰富,就需要电视工作负责人员对其注入“才气”。

艺术本来就是取材于生活的,所以,注入真情实感的作品并且符合主流旋律的一定是好作品。唯有“接地气”,才会带有生活的真实的印记,才会贴近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活。当一个作品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时,它便与那些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却脱离了正常生活与现实生活相隔万里的作品完全不同了,与那些作品相比,它有了温度,可以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3) “接地气”才可以有朝气。通过各类信息可以了解到现代电视产业的发展并不是阶段性的,它是延续的、永久的。要想使电视产业长久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做到电视作品生活化,即上文提到的“接地气”。因为人民群众所热爱的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主流的作品。只有电视作品长久的发展下去,才可以保证电视产业朝气蓬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三、怎样使电视新闻采编“接地气”

(1) 形成“接地气”意识。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形成节目“接地气”的意识。意识对于一个人的习惯和行为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意识是主观的,对于一个人的客观行为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完成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养成“接地气”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自然而然地以这样一种姿态完成接下来的工作。从而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工作顺利完成。

(2) 深入百姓生活。现代的新闻采编工作者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超强的综合素养,还要懂得深入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因为如今的电视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于人民群众,要想拥有人民群众认可的优秀作品,就要让人民群众体会到电视节目中的“真”。如果一个节目,人们看后,对它的评价是“假、大、空”;如果一个新闻,人们读后,对它的感觉是不真实,那么电视产业就会逐渐失去人们的支持。电视采编人员深入百姓的真实生活,就是与百姓真诚交流,将人民群众看作是自己熟识的朋友。要多换位思考,主要目的是了解群众的真实状态,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这才是电视节目镜头以外的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3) 注意小事细节。其实想要使电视节目做到“接地气”,不用刻意地下基层访问。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接触人民群众的最直接便利的方法。只要留心观察,注意身边的小事细节,就可以获得人民群众的心声,了解到人民群众所渴望的是什么。在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语音语调。要说人民群众喜爱听的话,像聊天一样,这样才有希望使人民群众将电视采编人员作为朋友。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视产业是不断发展的,也唯有“接地气”,多换位思考,才会带有生活的真实的印记,才能够深入地了解群众的真实状态,并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活。电视采编人员在工作中的任务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其实,最优秀的作品就是生活本身,带有心酸苦楚,也带有甜蜜温馨。最优秀的演员也就是群众本身,群众来源于生活,奉献于生活,忙碌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说,过于浮华的事物也不适合现在的旋律,要想使作品历久弥新,就要让它“接地气”,具有烟火气,带有生活气息。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电视节目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