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之老年社区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2018-03-28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太极拳志愿者书法

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2014年中国共青团中央与中国老龄办等部门积极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鼓励青少年开展老年优待、法律援助、文化体育、为老服务等各类活动。本次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之老年社区文化生活现状分析,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老年学院”这一社区实践服务活动:组织问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探究目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的显著问题,了解老年人群的整体心态以及需求;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中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人参与,之后鼓励支持中年人以及低龄老人组成志愿者群体,建立互助型养老新模式。

一、在老年社区中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入陕西省西安市北郊一个著名的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88.57%),以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展开研究,通过问卷及走访调查,有关老年人中晚年生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该社区有51.43%的老年人年龄在60岁到70岁之间,成为本次调查的对象主体。调查结果显示,62.86%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朋友年龄更多地集中在60岁至70岁之间,多数老年人由于时代和家庭的原因,学历普遍较低。初中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占比28.58%,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老人占比71.42%,其中完全未接受过教育的老年人占比28.57%。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加之经历过长期的信息匮乏,老人们接收新事物能力弱,朋友圈闭塞,对外界的新信息、新事物没有及时的了解。

除了老年人自身的信息匮乏外,如今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问题,由于重视程度、投资力度、投资渠道不同,各个社区养老基础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在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社区中,专为老年人开展活动的占比58.2%,活动主要是以下棋、打麻将为主,活动内容单一,没有使活动中心的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社区文化生活服务活动

为了使我们的志愿服务更加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志愿者们在调查中认真研究了受访老人们的兴趣爱好,结果显示:91.43%的受访者兴趣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健身类的项目,对于一些操作技术类,比如:摄影、智能设备的使用方面受访的老人中仅有10%愿意参与学习。老人们普遍愿意以休闲健身类的项目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想增添过多的认知,学习更多的技能类知识。根据调查结果,志愿者们为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置了以下志愿服务课程:

(一)健身操课

将传统的健身操融合时下新鲜元素,打造适合老年人的新版健身操,让老人们在健身的同时感受流行浪潮。

(二)瑜伽课

轻柔舒缓的瑜伽教学,简单轻松的动作,既锻炼老人们的柔韧性,又让老人们在这喧嚣尘世里寻得一方安谧。

(三)摄影课

主要带学员们了解摄影基础知识,学习摄像机基本操作以及简单的构图方法,体会摄影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乐趣。

(四)书法课

学习基本的书法笔法,让对书法感兴趣却又未曾涉猎的老人们从零开始,一撇一捺体验汉字的无尽韵味。

(五)太极拳课

教授老人们一套全新的陈氏太极拳。拆分动作,详细讲解一招一式,确保老人能够自主完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太极拳,丰富晨练内容。

三、探究老年社区文化生活服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一周的授课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自己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不断交流,认真探究老人们的需求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老人们热衷于健身,但缺乏有力组织

本次活动中所开设的太极拳、瑜伽、健身操课,广受老年人们喜爱,老人们对于健身活动的积极主动,授课过程井然有序。社区的活动中心虽然设施较为完善,但是一直都没有持久的开展过健身活动,缺乏有效而长期的组织。使得大部分热衷健身的老年人只能自发组织,自己跟着录像带进行健身操、太极拳的动作学习,组织力度较弱。

(二)老人们认真好学,但缺乏陪伴和认同感

参加课程的老人们,认真听取每一位志愿者的讲解,有的老人还专门准备了笔记本记录老师们所讲述的重点内容。尤其在书法课程中,老人们在酷暑之下,依然带着书法工具坚持上课,一方面,这表明了老人对于书法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老人们的内心缺乏陪伴与认同感,纷纷表示很珍惜这次能够和更多喜欢书法的同龄人以及年轻人交流自己的书法心得,切磋技艺的机会。

(三)老人们努力追赶时代,需要更多人的帮助

该社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普遍,但是对于除了“打电话”的常规功能以外,老人们对于一些新功能的学习则显得很吃力,由于其实用性,老人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课堂会变得活跃,但较为复杂的步骤也让老人接收难度增大。

(四)对新鲜事物的恐惧心理,使得老人们缺乏探索的主动性

老人们惧怕未知信息和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怕自己因为信息不完善导致经济损失或人身安全,对新鲜事物缺乏探索的主动性。

(五)传统的授课方式较为枯燥,使得原本接受能力弱的老人们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在课程进行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对参与课程的老年学员再次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老年学院”的授课方式,54.92%老年人表示喜欢这种通过与同龄朋友相互交流的方式参与学习,但也有老人表示对传统的授课模式感到枯燥,感觉耽误时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结合上述调查,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还有待提高,在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时还要继续研究,大学时志愿者要继续探索互助型养老的新模式,从行动上助力国家和社会,共同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新问题。

[1]竟明亮.当前影响老年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J].当代继续教育,2016(01).

[2]胡晓,赵鹏程.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求索,2009(02).

[3]陈茗,林志婉.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03(04).

猜你喜欢

太极拳志愿者书法
志愿者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我是志愿者
太极拳:入静和放松的养生效果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为志愿者加油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