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下的舆情反转现象探究
2018-03-28
牛津词典把“后真相”(post-truth)评选为2016年年度英文词汇,它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于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形。但如今,“后真相”的表征和影响已经覆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舆情反转”现象已经成为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传播学中的典型表现特征。
一、“后真相时代”的出现
“后真相”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中,用来概括“水门事件”、“伊朗门丑闻和”和“海湾战争”事件的共同特点[1]。之后,“后真相”经常被运用到政治学领域中。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将“后真相”一词推向高潮,使用频率剧增2000%。
随着传媒环境的改变,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每天面对、接收海量的信息,但此时受众无法通过信息完全辨别事情真相。真相虽然一直存在,但受众对真相究竟是什么表现的毫不在意。相比较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对比各家媒介的信息、寻找真相,受众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情感。即使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信息,也会选择性忽视。客观事实已经敌不过主观想法,受众将未加核实的观点作为证据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论战[2]。
二、后真相时代下的舆情反转
人们通过新媒体所获得的信息并非全部是事情的真相,言之凿凿的新闻报道转眼间成为了谣言的现象屡见不鲜。“无反转不新闻”甚至成为了当下受众看待新闻的一种常有心态,舆情反转也成为了后真相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典型表现[3]。
(一)新闻信息的模糊化
在一些新闻事件中,记者运用模糊的措辞去描述新闻事件,在无形之中引导受众的情绪。然而,随着事实的真相被逐步报道展示出来,受众发现主观意识与事实真相相悖,这时受众会选择重新站队,产生舆情反转现象。
2017年3月24日,《南方周末》刊发了《刺死辱母者》一文,讲述了2016年4月14日,聊城冠县的于欢母子因无力偿还高利贷,从而遭到了恶意讨债,在经历了“极端手段侮辱”、“出警警察借故离”等过程后,于欢刺死了催债者杜志浩,被聊城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此文一出,立刻引发了全民热议,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刺死催债者,网友纷纷称其为“正当防卫”,在网民看来,母亲被辱,儿子岂能坐视不理?但是,冷静下来仔细阅读《南方周末》的文章,记者在报道时是并没有做到客观公允。言辞上的模糊,成为了这场社会新闻报道引发轰动的关键点。对于“辱母”这一关键情节,记者采用了“极端手段”一词,这样模糊性的词语,看似是在回避一些不雅字眼,但实际上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产生了过分解读的现象。网友@张洲在微博中写道“那帮歹徒当着儿子的面,掏出生殖器抽母亲的脸。”并且微博得到了5万的评论量、14万的点赞量和15万的转发量,更是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慨之情,引起了舆论导向的偏差。但据于欢在判决书里的口供,于志浩脱下裤子露出下体后,便被员工马金栋及时劝阻,并没有网传的“生殖器抽母亲的脸”这种恶劣的行为。
(二)预设立场,缺乏客观公正性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能通过词语的选择来传达情绪,记者常常预设立场,带有主观色彩去报道新闻事件,在选取新闻细节时具有偏见性,对局部信息放大描写,通常选择和预设立场一致的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让读者认为这是事实的全部。
在《刺死辱母者》的报道中,记者过度美化于欢母子,从一开始便对于欢母子贴上了“受辱者”的标签,视杜志浩为“恶霸”。这样标签化的报道方式,从弱者的角度出发来描述新闻事实,只报道了被高利贷追债时的惨状,以此去激发网友的愤怒之情,却没有更深层次的去探寻“为什么去借高利贷”这个问题。其实,于欢母亲苏银霞也是劣迹斑斑,“骗贷”的记录也是众所周知,但南方周末的记者去选择性的忽视这些信息,预设于欢母子的弱势立场,以一个女企业家在催债过程中遭受极端侮辱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在对催债者杜志浩的报道中,记者只选择了其劣行进行报道,指出其曾涉嫌撞死一名14岁的女生并逃逸,这相当于在无形之中向读者树立了杜志浩的恶霸形象,使读者产生一种“死有余辜”的心态。于欢案涉及多方,包括被害者及亲属、受辱者、警方、法院等,但记者仅仅采取单一信源,只从于欢角度做了直接采访,而其他信息的来源都是二手或未经核实的,这也同样背离了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客观公正的原则。
三、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
(一)过度迎合受众阅读习惯,夸张式表现
大众传播具有构建社会“拟态环境”的功能,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后真相时代下,网络媒介对现实的构建往往是拼贴式、不完整的,并且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趋向于碎片化、浅阅读。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受众往往追求信息的速度和广度,而忽略深度,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深度阅读,仔细思考,因此也导致了受众容易受情绪指引产生非理性言论。在网络环境中,受众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的热情极高,媒介为了迎合受众需求往往在事情初露端倪时便主观判断进行新闻报道,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事实逐步清晰,舆情也随之发生改变,产生反转。一些媒体为了保持新闻的热度,模糊性、选择性、主观性的进行新闻报道,特别是面对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时,受众更会不加思考的跟随记者的观点看待问题。
《刺死辱母者》一文中,记者运用了“瑟瑟发抖”、“几近崩溃”等词去表现于欢母子的情绪,但这些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记者的主观情绪体现其中。这种故事化的描述虽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使读者有较强的代入感,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煽动了读者的情绪,弱化了读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能力。
(二)透过刻板印象看新闻
报道对新闻的标签化处理容易使受众产生刻板印象。大众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有一种思维定势,不仅常常认为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对的,还容易站在弱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很多情况下并未意识到许多新闻报道是记者给受众呈现的“拟态环境”。与农村、交通、道德等话题相关的新闻容易吸引读者眼球。
不仅如此,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群体刻板印象,受众通过新闻报道中的只言片语便对事件中的某一类人或群体的行为提前定性,在刻板印象的基础上,忽略客观事实,只相信主观臆断,形成带有偏见的舆论。2017年9月14日,@时间视频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视频新闻,报道中称兰州交警认为河南一大货车的车牌有翻牌器,并处以司机“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扣12分罚200元,但车主不服,称汽车出厂就这样。此微博引发网民热议,纷纷质疑兰州交警执法不公。但9月16日,@兰州公安回应,称司机罗某将自动翻牌器设置成出厂状态并发布视频,混淆视听。同时。@时间视频发布致歉声明,称在报道中未能核实信息,仅听信一方说法,向兰州交警及广大网友致歉,并于17日发布了追踪采访涉事司机罗某的语音。受众仅凭一段短视频,在对“交警蛮横”的刻板印象基础上对兰州交警进行舆论攻击,这是后真相时代下对报道客体标签化的后果,受众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贴标签可以省去受众深度思考的时间,但也容易简化事实扭曲真相。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理性、公平、客观的进行新闻报道,不能采信单方信源,要从多信源处获得新闻信息,对采访来的信息特别是二手信息进行核实,向受众传达完整的新闻事实。但随着新闻报道环境的变化,媒介追求经济利益,新闻专业主义越来越缺失。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为社会利益服务,这就要求了媒体要承担社会责任,稳定社会秩序,而非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为了“抢独家”降低新闻价值标准。传统媒体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都比网络媒体要丰富,有着独特的权威性。后真相时代是媒介环境发展的新态势,传统主流媒体应当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把关人”和“公众守望者”的角色。在后真相时代,人人都拥有发布信息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常常被滥用,导致了信息的可信程度大大降低,因此,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传统媒体应掌握话语权,面对不实信息及时进行澄清,并且做到新闻报道措辞的客观性,新闻选择角度的公正性,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同时,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避免盲目跟风社会热点话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核实后再加以评论,减少“后真相”信息的二次传播,保持自身的权威性。
四、结语
虚假新闻并不是近年来的产物,它是新闻伊始便存在的,只不过随着近年来媒介环境的改变,互联网迅速发展,人人都拥有话语权,信息的真实性降低,虚假新闻更加猖獗,在后真相时代下,真相变得更加稀缺和珍贵。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面对断崖式的下降状态,过度迎合受众需求,特别是传统主流媒体对公众议题的设置,能够影响受众的情绪,引导舆论导向,受众对事件的真实性甚少怀疑,但最后,随着事实真相的浮现,受众立场会发生改变,导致舆情反转。然而,“舆情反转”现象频发,必然会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减少舆情反转现象的产生,要有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新闻媒体要做的不仅是传递事实真相,更要注重舆论的引导,构建健康的舆情环境。
[1]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4):5-13+126.
[2]刘洁吟.浅析“后真相时代”真相敌不过情感的原因[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79.
[3]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青年记者,2015(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