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

2018-03-28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新闻报道

出镜记者指的是在新闻发生现场,以记者在现场报道的方式,对新闻事件、人物进行采访和评论的电视记者。出镜记者,由于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可视性和吸引力,成为连接现场和受众的重要桥梁,现在越来越多的得到受众的关注和认可。当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其中,现场报道因其“新、先”,可视性强,成为出镜记者主要的表现形式。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是在第一时间为观众带回真实的现场情况,而出镜记者作为现场的报道者、目击者和参与者,需要提供的是新闻事件的最新、最准确的资料。那么,新闻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大信息量的地传达现场形势和内容,高质量的完成同步现场报道,这对出镜记者的综合素质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养是对优秀出镜记者的一个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它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发多变的,只有心理素质过硬的出镜记者才能驾驭新闻现场报道的主动权,沉着应战,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新闻现场作出迅速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对于出镜记者的心理素质培养,自信首当其位,它充分表现在出镜记者的言谈举止中。充满自信才能够把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客观、从容自然的表述给接收观众。自信的出镜记者底气十足更让人信服,也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同时,能够调动自身和旁人的一切积极因素,来感染和影响观众。一旦进入新闻现场,能够迅速全身心融入环境,接收各种信息,有效调整出比较积极的播报状态,通过语言、神态,甚至是情绪,向观众进行立体式的信息传递。

二、扎实的新闻专业采访和细致的现场观察能力

首先,出镜记者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采访能力。现场报道随时可能发生新情况,特别是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出镜记者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各种途径迅速了解掌握新闻背景,快速整合有效信息,而且要在现场迅速反应、从容处理、随机应变,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采访报道的思路。其次是要善于通过观察挖掘细节。在现场报道中,一些新闻现象随时会发生变化,为保证新闻现场的同步性和既视感,出镜记者除了要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的关键要素外,还应尽可能通过现场环境、天气、声音、气味、位置、人物、参照物等一些具体细节,获取重要的新闻线索,挖掘最大的新闻价值,然后通过分析判断迅速决定应该报道什么,应该重点报道什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深化主题,呈现给观众更多的信息量,而且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满足了观众收看新闻的欲望。同时,要突出“我”的位置和视角,强调“我在现场”,体现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说现场、说新闻。电视的优势在于画面优先,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画面和声音以及记者的报道充分地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因此,出镜记者要在现场发现细节、放大细节,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替观众去感知,“说”你能看到观众也能看到,你能感受到而观众感受不到的现场的信息。要替观众解读,让观众更好的听明白、弄清楚,既让人看热闹也要让人看门道。比如,2011年7月23日《甬台温铁路动车事故》报道中,浙江台新闻记者高珧在现场报道中,选准直播点和报道视角,通过现场细节的描述,充分调动观众的听和看,近距离、观察式的为观众详细跟踪报道了事故处理的现场情况。

三、过硬的提问技巧

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要求,出镜记者要掌握过硬的提问技巧。对新闻事件发生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是现场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恰当合适的提问,能够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引起采访对象的兴趣,赢得采访对象的尊重,从而获得想要知道或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现场提问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是一项关键的技能,出镜记者不但要会“说”,还要会“问”。“问”得好,才能“说”得精彩。记者采访提问首先要顾及采访对象的感受,做到心中有数,该问的不放过,不该问的不唐突。所提的问题必须做到有的放矢,要么单刀直入,迅速切入要点,要么避虚就实,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现场报道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记者模式化的提问,比如“请问你有什么感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这件事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往往令采访对象生腻,观众看多了也会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因此,出镜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先确定采访主题,对所提问题要精心设计、仔细推敲,采访提问切忌过于笼统、拐弯抹角,或是过于专业、敏感。对于采访对象不好回答时,不能步步逼问,要适当加以引导,消除对方心中顾虑,才能达到畅所欲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出镜记者的语言不一定要像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但普通话水平是衡量和考核一个新闻出镜记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的是出镜记者能够将整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准确、真实地表述,而其中清晰流畅的语言为整个新闻报道增色不少。现在一些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经常出现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尖音严重、儿化音和轻声不标准、方言严重等不规范问题,给观众带来一定收听障碍,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平常要多听多练,熟练掌握和使用普通话。在短时间内快速组织语言、清晰流畅完成采访报道,也是考验出镜记者在突发新闻事件中所具备的基本功之一。我们经常会看到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表达缺乏条理性,语言重复累赘,使得观众听得一头雾水。因此出镜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要精炼、流畅地叙述,避免过多的助词与停顿,从电视节目中其他优秀的出镜记者的表现中吸取经验,提升语言表达的思维逻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中的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新闻素养,一切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才能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才能出新闻精品。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对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与报道艺术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