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辽宁省保险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18-03-28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险业结构性辽宁省

朱 杰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投资保险系,辽宁 沈阳 110122)

一、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当时国内的滞涨问题,就实行了供给学派的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上解决了各自国家经济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015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理念,奠定了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转型升级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将国家的经济发展重点从拉动需求转变为调整供给,通过扩大有效供给来提高供给质量,从而推进国家各方面的结构调整,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从2016年以来,全国各行各业的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保险业属于典型的供给主导型行业,对其进行供给侧改革效果会很明显。因此,保险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保险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保险业自身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拉动有效供给为切入点,去除保险产品中传统的中低端保险险种,提高保险产品的研发投入,从而使保险产品的质量、创新性、保障性得到有效提高,使现代保险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其职能,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保险行业服务于民生的功能。[1]

二、辽宁省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辽宁省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辽宁省的保险业在国务院印发的“新国十条”的影响和带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辽宁省全年原保险费收入为1 115.7亿元,比2015年原保险保费总收入941.4亿元增长了18.5%;保险深度为5.02%,比2015年3.28%的保险深度增长了1.78%;保险密度为2 548.54元/人,比2015年的2 148.14元,平均每人增长了400.4元。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94.9亿元,比2015年财产险原保险费收入206.9亿元增长了6.1%,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75.2亿元,增长24.7%,人身意外伤害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8.1亿元,增长9.7%,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7.6亿元,增长20.9%。“新国十条”的颁布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奠定了保险业在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地位,也开启了全国加快发展现代保险业的新篇章。《辽宁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2020年全省保费收入达到1 26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4.3%,保险密度达到3 5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达到3 000亿元。当前,辽宁省的保险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国家对保险业的要求相比、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以及与全国各地保险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16年辽宁省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在全国36个地区中排行第10名,总保险费收入为1 115亿元,而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原保险费收入高达2 986亿元,是辽宁省的2.7倍。在辽宁省十三五规划的开年之初,辽宁省的保险业迫切需要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从产品研发、投资优化、质量提升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创新,使辽宁省的保险业能更好地服务辽宁省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高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摆脱辽宁省经济发展落后的困境,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同时也推进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辽宁省保险业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从辽宁省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差、信息不共享等问题。投保人的心理、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在保险业中普遍存在的逆选择,保费成本的提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辽宁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辽宁省保险公司自身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保险公司创新能力弱,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省的金融创新一直处于弱势,平均落后达3—5年。而且,保险业还保持着粗犷式的经营方式,经营观念陈旧,多是靠数量取胜,在质量上无法提升。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多急功近利想快速成单,整体服务意识差,不注重服务质量。[2]这种经营方式进步比较慢,投入成本过高,留存下来的优质客户数量少,保险供给利润水平低。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辽宁省保险业带来的挑战

(一)对保险总需求带来的挑战

我国在2010—2015年GDP增速由10%下滑到6.9%,而辽宁省的GDP发展情况并不乐观。2016年位于东北老工业区的辽宁省经济总量下降比较明显。2016年辽宁省GDP实际增速为-2.5%,而在2015年GDP增速为3%,下滑了近5.5个百分点,是全国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省份,排名倒数第一。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一般都大于1,慢慢放缓的GDP必然会导致保险需求增速的下降。随着人均GDP的降低,个人、家庭或企业等主体对一些非生活必须的消费,如文化娱乐、国内外旅游等方面的支出也会适当减少,势必会影响到对相关的车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需求。

(二)对保费总收入带来的挑战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支柱产业是一些比较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而这些也是辽宁省整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国有大型企业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间接地影响到企业对财产保险的需求,同时保险公司对传统制造业机器损失保险、安全责任保险等专业险种,会因去产能使其市场需求大大减少,从而降低大额的保费收入来源。实际情况也是如此,2014年原保险费收入757亿元,2015年为941.4亿元,2016年为1 115.7亿元,其中2015年比2014年的原保险费收入增速为25%,而2016年较2015年的原保险费增速仅为18%,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三)对保险行业的创新能力带来的挑战

辽宁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为37.1%,到2015年提高到45.1%。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0.5%,占比一半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0%占比相比还落后20个百分点,因此,第三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前景非常乐观。在传统的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等三产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差距比较大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通信、社保、教育、医疗、公共管理等领域。差别较大的领域业务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以及辽宁省要重点发展的领域,其中个别领域已有保险的介入,但对一些新兴产业,保险公司将面临着创新保险产品以及提供新型服务的挑战。[3]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辽宁省保险业带来的机遇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全国经济处于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保险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全国范围来看,政策改革过程中必定释放部分改革红利,国家政策会扶持一些产业,保险业将得到更深远的发展。从辽宁省保险业角度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辽宁省必定会加强第三产业建设,这样会给保险带来更大的需求。这种需求不再只是数量上的需求,更是服务质量的需求。因此,保险公司应该从保险产品的创新上来满足客户的多方面个性化需求,同时,要从提高服务意识上去满足客户的消费心理。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辽宁省保险业带来更多保险需求

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比例2010年为8.8∶54.1∶37.1,到2015年调整为8.3∶46.6∶45.1,其中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快要达到产业比重的一半。随着第三产业的提升,辽宁省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有蓬勃发展之势。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提到要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着相应的风险,辽宁省的保险业若能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并设计出相应的保险险种,必将会为辽宁省的保险需求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辽宁省保险业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行业都将引进高精尖技术,引领相关行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绿色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辽宁省这个老工业基地来说,引入一些高端机器设备会为辽宁省新一轮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生机。针对这种情况,辽宁省在相关文件中明确了保险发展的着力点,其中包括要求保险业要积极探索与这些领域的高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打造辽宁省“保险业+产业”的新型服务模式;鼓励保险企业针对新型的创业创新性企业进行研究,为其提供专业化、定向化的保险产品和相关服务,加强对科技保险的投入;推动保险业与自身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相互组合销售,针对不同的产业结构创新新型的金融产品提供配套的金融支持,提高保险创新的力度,完善“银企保”合作机制;通过这些在提升保险创新性方面的重点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辽宁省保险业的创新能力,带动保险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会助推辽宁省的产业升级,促进辽宁省的经济增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辽宁省保险业催生出新的投资机会

长久以来,投资、出口和消费一直被认为是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一定要提到投资。在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中,投资收入占比达70%以上,超过传统的保险产品销售收入。而对于我国保险公司来说,投资收入所占比重虽然并没有那么高,但投资业务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也会带动整个保险业对承保能力的提高并促进保险产品的创新,同时助推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民生建设。2015年辽宁省积极探索引入保险资金投资工程建设,拓宽筹资渠道,首次将保险资金纳入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资金筹措范围。2016年辽宁省鼓励保险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鼓励各级政府积极委托保险机构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保险服务。当然,这样的保险服务仍处于早期摸索阶段,保险公司应该保持较高的容忍度,营造创业创新氛围。[4]通过对发达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的借鉴,我国在步入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形式下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能够通过改变经济结构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最终还将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各行各业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纷纷在本行业开展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辽宁省的保险业既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发展的机遇,而且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相信辽宁省保险业通过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助推辽宁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为辽宁省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益处。[5]

[1]唐金成,王露浠,周园翔.中国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浙江金融,2016,(10):62-64.

[2]朱杰.辽宁省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商业,2016,(12):92-93.

[3]梁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金融,2016,(8):13-15.

[4]赵新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内蒙古保险业发展研究[J].北方金融,2016,(7):21-25.

[5]郭可.辽宁保险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保险业结构性辽宁省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