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
2018-03-28魏婕
魏 婕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一、引言
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育“四有人才”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普遍欠佳,思政教育的优化空间非常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而提出来的新方法、新模式。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新媒体开始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社交、生产生活的方式开始发展演变,网络数字平台逐步成为新媒体时代下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工具与手段,尤其在高校,大学生接触、了解、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强,故而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思政学科教育的必然举措,鉴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
新媒体时代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厘清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那么何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呢?首先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概念拆分,其中“网络”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平台进行,属于场所的概念,本处不作过深的分析解读。文章重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分为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其中:思想教育就是思想开导教育,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育;政治教育就是政治引导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来说,政治教育的内容多于思想教育,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基础,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的目的。故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就是在网络世界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面向高校学生的思想开导教育与政治引导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政治引导教育,也就是意识形态教育。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高校思考的重要命题,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效性、覆盖度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层面来说,网络思政教育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或者手段进行思政教学,可以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新媒体的采用,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度,并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媒体,会潜移默化地引导与改变学生的认知;
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不得不承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脸谱化、僵硬化、空洞化的趋势,而采取新媒体来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利用时事新闻、国家的大政方针作为案例进行阶段分析,可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使其内容不滞后、不过时、不故步自封;
第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度,主要得益于新媒体的高覆盖性,这个覆盖不仅指覆盖面的广度更广,而且还包括覆盖深度更深,因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成为自媒体,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而实现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刺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基于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分析,文章本部分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探究。
(一)革新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革新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来提升教师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首要举措。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要通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效性与覆盖度,必须首先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让学校、教师都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过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进度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不足或者存在偏差造成的。首先,学校管理层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在教师的绩效考核、学生的学分考核上都加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起老师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学科的脸谱化教学,重视新工具、新模式、新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内容的创新、手段的更新、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与兴趣度。
(二)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新媒体在思政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来推动新媒体在思政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是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举措。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譬如,部分老师思想工作能力强,但是马克思主义等政治理论水平弱;部分老师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能力都很强,但是在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面又不熟练。在此情况下,学校应该大力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如前所述,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来说,学会如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要有把握课堂走向的教学水平,要有做学生思想导师的能力,因此学校及学院要加大这方面的培训;第二,政治引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因此思想政治老师的理论水准要不断提升,学校要多组织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训、研讨、交流等会议,提高思政教师的学识,真正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第三,要强化对高校思政教师新媒体使用能力的考核,使得老师知道如何利用好微博、博客、网站等网络平台来实施思想政治教学,推动新媒体在思政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三)优化思政教学的资源配置,加大对新媒体软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
优化思政教学的资源配置来加大对新媒体软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是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补充举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快速发展,还必须取决于高校管理层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是否足够、是否持续、是否合理科学。第一,在硬件上,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器材的采购制度,要给予老师一定的设备选择空间,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工具及模式;与此同时,对于一般性的新媒体教学设备,学校要重视其管理,确保设备的使用效率较高;第二,在软件上,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要持续地更新网站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运营,真正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对于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软件与教学材料,应该实行共享,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研究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繁的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交方式,故而网络平台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政教育的认识不足、举措不够、效果不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在当前的信息传递与社交模式下,高校应该革新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思政教学的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教师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推动新媒体在思政教学中的高效应用、加大对新媒体软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最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