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风家训新媒体传播策略探析
——以郭沫若家风家训为例
2018-03-28韩丹丹
韩丹丹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便是家风的体现。家训是家族长辈教育后代经世致学的话,是在家风的基础上做出的文字提炼,以便在家族里传播、继承,家训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风家训文化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优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一、郭沫若家风家训的由来
郭沫若的祖先原本是福建省宁化县人,清朝初年,为讨生活而离开故乡内迁到四川省乐山沙湾。先祖抵达四川内陆时,是背着两个麻袋的贫民,到第二代高祖承富公时,便有富余,家族开始用玉米酿酒。第三代曾祖贤琳公又扩大酿酒规模,并养猪且贩卖各种油麻烟土。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完成从纯粹的农业生产向农工商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次家族飞跃。到祖父郭明德时,由于四兄弟析产,加上其仗义疏财的作风,家业也就不继,后由郭沫若父亲郭朝沛完成家业中兴。郭氏远祖郭有元由于自身经历坎坷,所以对勤俭持家和子女教育极为重视。他把先哲格言“勤俭黄金本,读书丹桂根”作为家族训诫,刻在门楣之上,以鞭策子孙后人。郭沫若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成才,显然是受到了家族资本和家族文化的支持,所以研究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传播是十分有价值的。
二、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传播现状
(一)2014年以前传统媒体对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传播
1.纸质传播
千百年来,中国产生了很多教化人心、传承家风家训的书籍,其中著名的有《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等,再近一些又有《傅雷家书》等,这些书籍强烈体现着各家家风家训的特点,对家风家训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纸质传播是一种可靠的传播方式,但目前并没有专门记录论述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书籍或文章,所以郭沫若的家风家训在以往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可以说,不研究郭沫若则不会知道其家风家训为何物。
2.电视传播
电视曾经作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它能将抽象的概念以图画和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易于保存,人们也容易接收。2014年以前的电视传播形式难以统计,总体而言,电台为郭沫若做的节目大都侧重于其文化成就与贡献方面,没有出现一档有影响力的对其家风家训进行记录传播的节目。
(二)2014年以后传统媒体对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传播
传统电视媒体对家风家训文化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央视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节目,该节目一经播出,就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掀开了家风家训的传播热。作为一档春节期间的访谈类节目,它抓住人们团聚的时机一举让家风家训文化重回大众视野,让大家都开始思考起家风家训是什么的问题。名人家风家训的探讨显然更具有传播价值。借此契机,开始有人们关注到郭沫若的家风家训。
2015年7月2日,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郭沫若》开拍,郭沫若长女郭蔗英谈及父亲对自己的教诲,郭沫若对女儿强调奉献,这与其家庭仗义疏财的作风无不相关。2016年3月,陆续开始有四川名人家风家训的收集和报道,《华西都市报》于2016年3月19日刊载了《四川名人家风家训——郭沫若篇》,对郭沫若家风家训的由来做了简单介绍。2016年初,由央视科教频道、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家风》在《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这是传统媒体自2014年后对家风家训文化关注的主要表现。
总而言之,传统媒体对家风家训文化的承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2014年后传统电视媒体让家风家训文化重回大众视野功不可没,但缺乏深入的、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和报道,对扩大该文化的影响力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
三、运用新媒体传播郭沫若家风家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当前受众之所以更乐意接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一是由于自身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二是由于技术进步推动信息时代发展,而新媒体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要想让家风家训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
(一)运用新媒体传播郭沫若家风家训的必要性
1.家风家训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家风家训言简意赅,精练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许多体现地域风俗、思想风貌的独特智慧,但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这种形式固化单一的优良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多元文化有着很多差别,其传播自然会遭遇困难。因此,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优秀家风家训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现代信息社会相适应迫在眉睫。
2.受众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
现代人们获得、接收信息主要依靠网络浏览、电子书阅读或观看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新媒体在语言构成方式和传播效率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不仅本身就构成一种文化,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方式,可以说,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郭沫若家风家训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现代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3.新媒体自身传播高效、易于接收的优点
近年来,许多重大事件的报道是从微博平台上曝出的,微信也在传播舆论方面作用巨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将受众由传统的被动地位转换为主动地位,在传播时,传播者能自动适应各自地域、各自文化的特点,将信息高效传播,并能使受众有效接收。新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具备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与自己相匹配的内容。毫无疑问,新媒体将会为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传播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运用新媒体传播郭沫若家风家训的重要性
1.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是家风家训文化未来的传承者
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是年轻群体,他们有较强的个性和表达的欲望,更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是我国网民的主要构成部分。年轻群体是家风家训文化的未来继承者,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抓住年轻群体的喜好特点,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家风家训文化通过新媒体技术,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扎根于年轻群体,这样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
2.打造乐山市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让一座城市变得伟大,城市文化品牌是指: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重大历史活动、文化产品等具有鲜明的特点,易于让人们指代的表现。如日光城拉萨、春城昆明,这些城市都依托自己独有的资源,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说到乐山人们通常都会想到大佛,而不容易想到乐山的文化名人郭沫若等,如果运用合适的传播方式,利用社会关注家风家训文化的契机,充分挖掘郭沫若的文化价值,将乐山市深深打上郭沫若的烙印,进一步丰富乐山市的文化底蕴。
四、郭沫若家风家训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郭沫若家风家训新媒体传播现状
微博、微信成为郭沫若相关信息传播的主阵地,但关于其家风家训的信息极少。
1.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上并没有郭沫若及其亲属注册的官方账号,只有一些有关郭沫若的文章和几段短视频,文章多讲的是郭沫若的为人之道和风流韵事,并没有介绍其家风家训的文章;短视频都是新中国成立初郭沫若出席文娱活动的影像。
2.微信
微信平台上则可以看到郭沫若的书法、文章等内容。微信公众号平台则有“乐山郭沫若故居”,但目前没有一篇推文。
(二)郭沫若家风家训新媒体传播存在问题
1.关注人数少
新浪微博、微信平台上与郭沫若有关内容的阅读量与其他娱乐、时政等信息的阅读量相比,显得少之又少。
2.运营积极性低
其内容更新极少,如微信公众号“郭沫若故居”自开通以来从未推文,没有提供让受众持续关注的接收内容,以致传播郭沫若家风家训成为空谈。
3.运营模式陈旧
传播技术日新月异,而传播者没有及时跟进。微信公众号“郭沫若故居”完全可以制作并推送郭沫若故居全景图,将刻有郭沫若家风家训的门楣传播开来。新媒体平台上的运营者的运营思维陈旧,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忽视了与受众互动的重要性。
五、推进郭沫若家风家训新媒体传播的策略
(一)顺应时代,丰富内涵
近几年来,我国媒体越来越明显地强调、宣扬主旋律,郭沫若家风家训应当顺应时代,与官方宣扬内容相结合。如郭氏家风家训中“勤俭黄金本”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富强”相结合宣传。每个国家的媒体都会显性或隐性地宣扬主流价值观,这在我国的新媒体客户端上体现明显。如,“腾讯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类别上,自动添加了“新时代”栏目,郭沫若家风家训与“富强、敬业”相结合后,可在该栏推出“郭沫若家风家训中的敬业精神”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信息。
优良的家风家训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这是一种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方式,也是一种借力传播文化的举措。
(二)设立固定宣传机构
说到家风家训,人们会首先想到《朱子家训》或《颜氏家训》,这是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代表之作,然而更多的诸如郭沫若这样的文化大家的家风家训却难以被挖掘、发扬,在名人逝世之后,就必须要设立一个机构或由一个专门人士来进行宣传。
上文提到的微信公众号“郭沫若故居”是利用新媒体专门宣传郭沫若信息的代表,可惜的是,该公众号并没有积极推送相关内容。我们可建立一个以推送郭沫若家风家训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即使刚开始运营会有很多困难,但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有效宣传之后,加上自身有价值的信息,一定可以达到很强的宣传效果。
(三)针对性宣传
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是年轻群体,但在年轻群体内也有很大区别,职业、学历、地域、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同类群体之间会有聚集效应,所以我们应当在新媒体上有区别地编辑信息,以便在同类群体之间有效传播。如,学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并且互相之间联系性强,个性自由、表达欲强,他们往往会更加关注郭沫若的文学艺术,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群体编辑一条如“郭沫若文学中的家风家训”此类的信息,配以学生乐于阅读的活泼俏皮式的文字、图片,学生在阅读信息之后分享至自己的社交媒体,其他学生亦会看见,从而带动信息在该群体之间迅速传播。
(四)建立门户网站及数字图书馆
建立郭沫若数字化门户网站,突出郭沫若的家风家训。网站建设要以家风家训文化为重要特色,包括有关信息的介绍和链接。另一方面,网站可以接收到受众对于郭沫若家风家训信息的反馈,进而提升传播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文化名人网站的建设,可以让人们更深入了解郭沫若,在宣传郭沫若的同时,也提高了乐山市的知名度,进而推动作为旅游城市的乐山市的经济发展。
建立关于郭沫若家风家训的数字图书馆,为家风家训文化提供一个保存的平台,也是一个便于交流的平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所以这是家风家训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手段。
(五)制作短视频
网络视频具有随时观看、便于保存的优点,而短视频的出现正是迎合了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浏览信息迅速的特质,所以网络短视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将郭沫若家风家训的形成故事及其相关故事拍摄成短视频,直观的视听内容可以把简单文字传达的信息生动地传递给受众。
许多电视台会经常播放公益广告,此类短视频亦可作为公益广告在电台播出,既可以为公益事业做贡献,也达到了宣传目的。
(六)与新浪微博名人合作
毫无疑问,新浪微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几乎人人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的今天,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四亿多,很多事件都是由新浪微博第一时间发出,如“4.27米脂杀人案”,是由网友第一时间将消息发至新浪微博平台并迅速受到关注,这是其传播高效率的体现。新浪微博的舆论影响力也十分强大,目前新浪微博粉丝最多的为著名主持人谢娜,其粉丝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0633亿人,可以说,新浪微博平台上名人发布的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到数量极其庞大的群体。
郭沫若家风家训的传播可以与新浪微博平台名人合作,名人对其家风家训的转发,可以让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粉丝直接看到。请他们定期发布家风家训有关话题,并与粉丝积极互动讨论,在不断的交流与互动中,传播郭沫若家风家训。
综上,郭沫若家风家训通过新媒体方式的传播,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在挖掘自身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受众的需求,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入人心的,要使家风家训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得持续地运用最新的传播技术和最恰当的宣传技巧,对受众进行一个长期的影响和感染,这样才能使一种优秀文化在群众中间发散开来。郭沫若家风家训是当代应当保存并传播的优秀文化,我们当主动地去研究并传播它。